如今,人們不再關注月球,或者說月球是因為惡劣的環境而失去了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和液態水。數十年後,人類再也沒有登上過月球。儘管人類的科技文明已經取得了輝煌的進步,但是在探索月球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所以月球上的各種金屬資源,也成了我們無法企及的夢想。而且,科學家們在最近的監測中還發現,月球正逐漸生鏽,或者與地球有關,甚至會影響人類。
月亮是地球周圍唯一的衛星,由於同步旋轉的關係,它總是向地球呈現同樣的方向,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其實並沒有多大的不同。與用天文望遠鏡所觀察到的行星不同,月球是人類曾經真正到達過的地方,從太空人給我們傳回的數據來看,月球上沒有任何液態水的痕跡,氧氣稀薄也成了一種奢侈。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東西如果離不開氧和水,就不能生鏽,那為什麼月亮上會有這種情況?
月面赤鐵礦
不僅月球上沒有水和氧氣,而且經常受到太陽風的侵蝕,太陽風中含有適量的氫氣,可以抵消月球上氧化物質的作用,而科學家們發現,在月球表面出現赤鐵礦。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不可能有那麼多鐵礦石,這一現象,令科學家們十分困惑。
月亮遺蹟與水的融合
為揭開月球鏽蝕的秘密,科學家們也一直在進行著研究,不負眾望,他們終於發現了奇特的地方。最初的鐵礦石分布與以前水資源存在的地區有很大的一致性,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解開鐵鏽的關鍵。也許是巖石的殘骸與水融合,在多次碰撞過程中慢慢融化而成。這種赤鐵礦不僅分布在懷疑有水資源存在的地方,而且大多位於月球的正面,即我們所看到的正面,因此科學家認為,它與地球也有密切的聯繫。
氧氣將從地球到達月球
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地球的大氣層會將一部分氧氣吹到月球表面。儘管含氧量很低,但對鐵的生成沒有影響。這就是說,可能是地球把赤鐵礦形成的氧化劑源帶走了。所以,地球上微量的氧氣和水的一小部分導致了鐵礦石的生產。
看過這一現象之後,我們還發現其它一些缺水的星球上也有鐵礦石。也許在這些行星附近,都有類似於地球的星體。儘管每一個星體都是獨特的,但我們在研究一個星體時,離不開它周圍的行星。探尋地球不只是個人的探索,而是整個宇宙的認識。
從古代開始,月亮對我們來說就是無與倫比的意義,許多文人騷客把月亮當作相思的載體,與月亮有關的詩文更是不計其數,這代表了人類對月亮的嚮往和熱愛。遠古的人們仰望月亮時,從來不敢想像,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去月球,雖然我們沒在月球上見過嫦娥,卻又看到了另外一面。
國家航空航天局登月
儘管月亮是我們曾經踏上的唯一一顆行星,但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似乎也逐漸忘記了它。事實上,科學家們從未想過放棄月球,只是在當前的技術手段下,想要再次登月,還存在許多問題。國家太空總署曾宣稱,月球探測將在未來重新開始,如果條件允許,也許將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國家航天局的這一計劃,前景非常好,但是要實施所需要解決的各種困難有很多,人類能否再次登月,徵服月球,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