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曾經寫到過: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一個禮儀之邦,當看到別的國家陷入困難之後,中國總是會主動提供自己的幫助。而當別的國家對自己提供過幫助之後,也總是會懷著感恩的心情。所以知恩圖報這一優秀傳統美德一直流傳到今天。但是農夫與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農夫救了蛇之後沒有受到感謝,反而被咬了一口,而早在上個世紀,中國本著能幫就幫的態度,對因為地震災害受損嚴重的鄰國伸出援手,但是沒想到,被幫助的這個國家卻在八年之後恩將仇報。
這個國家說的就是日本,學過地理後就知道日本因為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經常會發生地震。正是因為日本這個地方經常發生地震,所以大家對地震也見怪不怪了,據統計,每年三級以上的地震就已經高達數千起,但每次地震的規模也不是特別大,也不會造成人員的損傷,房屋也不會損傷太多。所以當發生地震的時候,很多人也不會去太過於注重這件事情,畢竟這件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但是在1923年9月1日的中午,關東平原再次發生了地震,很多人都以為這次的地震只是小規模地震,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但沒有想到這次發生的地震竟然高達8.1級,如此劇烈的震動使東京和橫濱兩個繁華都市都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因為很多人沒有防備,有的人根本來不及跑到外面,有的則根本就沒想過往外跑,而且當時正是吃中午飯的時間,人流量較多,所以死亡人數在10萬~14萬之間。這次突然爆發的關東大地震,也成為了20世紀日本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
在後期統計後發現,這場日本歷史上的巨大浩劫,總共有190萬人因為地震受到了影響。因為地震的原因,房屋受損嚴重,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沒有房屋可以居住。人們流離失所,國家卻拿不出資金來進行修建維護,頓時日本的經濟處於潰散的狀態,當時日本在上海的總領事館召開了記者會,並向外界媒體講述了現在國家的受災情況,希望能夠得到他國的支援。
當時中國因為長期的閉關鎖國,經濟不流通,國力與西方列強們比起來要低很多。而且當時日本已經在我國犯下過很多不可饒恕的罪行了,這時就有人提問,我們還要幫助日本度過這次難關嗎?幾經商榷過後,當時北洋政府選擇進行支援。但國庫空虛,拿不出很多錢來。於是便向民間呼籲愛心人士積極進行捐款,梅蘭芳就曾經到各地進行義講,呼籲大家進行募捐,最終募集到了五萬大洋。一些寺廟的和尚也將自己的香油錢捐了出來。最後終於攢齊了3億元,並將這筆錢投入到了日本災後重建工作當中。
在這次募捐活動中,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投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大到老年人,小到小學生,舉國上下都在傾儘自己的所有對日本進行援助。收到資助後的日本立馬對中國表現出滿滿的謝意,並表示自己不會忘了這份恩情的。但是這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不久之後,日本便將之前所表達出的謝意全部拋到腦後。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問,在這之後日本怎麼回報中國的?答案就是根本沒有回報,反而恩將仇報,在救援之後又過去了八年的時間,日本的經濟因為得到援助已經有所緩和,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了。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剛救助完日本的八年之後,也就是1931年,日本就對中國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並坑殺和殘害了很多當時都參與過募捐的中國同胞。
這一行為令人髮指,在九一八事變當中,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傷亡人數不比南京大屠殺少,再次提起時,很多人心中又會重新燃起怒火。九一八事變在中國近代歷史當中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時至今日,雖然已經過去了好幾十年,但仍舊給人們的內心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小結
好心沒好報,這可能是歷史給我們的一個教訓,通過這件事情,我們也可以認識到,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實力,就算做再多的事情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今天的我們更應該心繫國家的發展,努力提高自身,增強國家建設。強者才不會任人宰割,這是歷史中不變的規律,國家的強大需要每個人的付出,將國家與自己聯繫在一起,努力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
引用資料:《大學歷史詞典》《小辭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