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8 1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發現,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氫氣環境中生存和生長。這項發現表明,生命可以生存的系外行星環境遠比之前認為的更加豐富多樣。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4日公開的一篇行星科學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發現,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氫氣環境中生存和生長。這項發現表明,生命可以生存的系外行星環境遠比之前認為的更加豐富多樣。
我們地球的大氣中,氫氣含量微乎其微,但許多質量大於地球的巖質系外行星,其大氣中保持大量的氫氣。此前科學家就曾發現過有一類比地球略大的「超級地球」,擁有這種富氫大氣。
而在宇宙中,富氫大氣環境其實可能比類地球大氣更加廣闊,因此擁有這一環境的系外行星大氣也就更易檢測。一般認為,這樣高豐度的氫對生命是有益的,某些微生物也可以在極端條件下生存。但是關於生物在高純度氫氣環境中生存能力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比較匱乏。
此次,麻省理工學院行星科學家沙拉·賽格及其同事,利用大腸桿菌和酵母——分別代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實驗室內做了生長實驗。他們將培養的大腸桿菌和酵母暴露在100%的氫氣氛圍下,發現二者可以正常繁殖,只是繁殖速度比在空氣中慢;大腸桿菌約慢2倍,酵母約慢2.5倍。研究團隊分析認為,生長較緩慢的原因在於缺少氧氣。
鑑於大腸桿菌之類的微生物會產生各種氣體,其中一些可以作為潛在的生物標誌氣體,當其積累到可觀的程度,便能通過大氣光譜檢測到,從這一角度來講,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部分能力,來弄清楚某一行星是否可能是地外生命家園。因此,這一新發現將對未來人們在系外行星尋找生命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甚至幫助我們重新修改宜居星球的標準。
總編輯圈點
電影作品中出現的外星人形象,一貫不拘一格,不過那還停留在科幻層面,現在事實告訴我們:對外星生命的想法完全可以更大膽一點!在地球上最熱、最冷的地方,在壓力最大、空氣最稀薄的環境,甚至純氫環境中,都可以有微生物「定居」。儘管真正的行星環境不太可能會是100%純氫,但能源源不斷釋放出氫氣的「富氫行星」還是相當多見的。現在,還需要兩個方向的技術同時進步,來輔佐我們尋覓地外生命——能準確地判斷出系外行星大氣細節的工具,以及能夠在這些以氫為主的行星中檢測生物標記的手段。
原標題:微生物可在純氫氣環境生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