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軟爪僅8.2g,能舉起超自重220倍的物體!一年半內有望投入商用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智東西11月11日消息,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型纏繞式機械軟體抓手,它不僅具有一般FEA驅動軟爪的優勢,整體輕薄、扁平,同時還克服了傳統模型載荷小的技術難題。據稱,這款發明有望在一年至一年半內投入商用。

這款纏繞式軟抓自重僅8.2g,不僅能夠拾取易碎物品,還能抓取最重為1.8kg(自重的220倍)的重物,而且尤其擅長從細長的管道、溝槽中取物。

此外,它的觸覺敏感度達到了常規模型的15倍,還具有實時觸覺傳感能力。

因其在狹小封閉空間的出色表現,這款抓手在工業易碎物品抓取、狹窄空間探測、油氣開發、野外勘探、抗險救災、醫療輔助、下水道建設等方面有著相當廣泛的應用前景。

▲機械軟爪原型機的抓取能力試驗。A-L展示了原型機通過纏繞的方式抓取物體的表現。A:滴灌器;B:馬克筆;C:圓柱形電鑽頭收納盒;D:塑料三腳架;E:螺絲刀;F:超級膠水瓶;G:鋸子;H:錘子;I:檸檬草;J:黃瓜;K:葡萄;L:540mm長試管。M、N、O展示了原型機在封閉空間內抓取馬克筆、螺絲刀和金屬板手的表現。P、Q、R展示了原型機勾取物體的表現。

一、大幅提升現有軟爪載荷和適應性

近年,隨著材料科學、化學和工學等學科研究的不斷精進和突破,機器人研究領域衍生出了一個新的門類——軟體機器人。

相較於傳統剛性機器人,軟體機器人可以靈活適應周圍環境,貼合複雜平面,在保持柔軟結構的同時施力、運動、改變物體形狀,滿足高精確性工作的需求。

其中,一種名為末梢執行器、又稱「軟爪」的軟體機器人被廣泛用於人機互動、醫療保健、觸覺感知等,成為了相關研究的焦點之一。

11月,來自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的一支研究團隊在《先進材料技術(Advanced Material Technologies)》上發表一篇名為《具剛性調節能力和觸覺傳感功能的仿生高貼合纏繞式柔性材料抓手(Bio-Inspired Conformable and Helical Soft Fabric Gripper with Variable Stiffness and Touch Sensing)》的論文,文中詳細說明了該團隊的研究成果——新型纏繞式軟爪,針對性地解決了軟爪存在的通病。

▲《具剛性調節能力和觸覺傳感功能的仿生高貼合纏繞式柔性材料抓手(Bio-Inspired Conformable and Helical Soft Fabric Gripper with Variable Stiffness and Touch Sensing)》一文發布情況

FEA流體致動器是目前軟體機器人研發中應用最為廣泛、歷史最為悠久的一項驅動技術,基於該技術製成的軟爪具有易於製作、成本低、輕巧耐用、衝程大、高能重比的優點。

因此,UNSW研究團隊也在發明中應用了這項技術。

然而,基於FEA驅動的軟爪常採用類爪或類手結構。由於接觸面積不夠,這類軟爪無法抓握超長、超大、超小、空心球形等特殊尺寸的物品,也無法拾取重物。此外,受形狀限制,它也無法在狹小封閉空間內作業。

而且,使用FEA驅動的軟爪都有一個通病,那便是載荷較小。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UNSW團隊從蟒蛇、象鼻等生物結構中汲取了靈感。

「大象、蟒蛇、章魚等動物在狩獵或者取食時,會使用柔軟的身體部位緊緊地纏住對象,同時不斷增大接觸面積和穩定性,它們的身體構造在探索、抓取、操縱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研究員Dr. Thanh Nho Do講到這項發明的靈感來源。

▲新型纏繞式軟爪的發明從動物的生理結構汲取靈感

但僅僅使用纏繞式結構還不足以解決載荷小的問題,UNSW團隊又引入了由熱塑性材料製成的VSS變剛度結構,賦予軟爪更強的靈敏度和可塑性。

在設定溫度下,僅需短短24秒,軟爪便能完成由軟到硬、由硬變軟的完整調節過程,創下已知調速之最。

實驗中,這款「蛇形」軟爪原形展現出了驚人的抓握力,重8.2g、長13cm的原形機不僅能夠提起超自重200倍的工具盒,還能夠纏握住直徑達30mm的膠捲。

二、非凡的觸覺敏感性

除了載荷小和適應性差的問題,由於欠缺較好的剛性調節和觸覺反饋功能,傳統軟爪在力度控制方面表現平平,無法用於抓握脆弱物體。

引入VSS技術解決了剛性調節問題後,為了提升觸覺傳感能力,UNSW研究團隊將目光投向了傳感器技術研究,尤其是EGaIn等新型液體合金材料的應用。

目前,製備液態金屬軟傳感器主要用到的是微通道(microchannel)結構,方法主要是將液態金屬直接注入彈性體內部的微通道中。相較於微管(microtubule),這種方法並不能有效發揮材料的優勢,而且工藝複雜、費時費力。

這是因為在和微通道排列模式相同的前提下,微管周圍的彈性體材料相對較少,在外界力的作用下,能產生較大形變,因此敏感度大於微通道。

因此,UNSW研究團隊創造性地將液態金屬注入微管中,大幅提升了軟爪的延展性和觸覺靈敏度。

同時,UNSW團隊還為軟爪配備了觸覺反饋裝置,從而更好地掌握力度大小。

目前,Dr. Do已經為這項發明申請了臨時專利,同時尋找合作夥伴,希望能在未來一年至一年半內將之投入商用。

他還談到了這項發明的後續發展:「我們現在想繼續優化合成材料,開發閉環控制算法,同時爭取將軟爪和機械臂相結合,最終做到自主取物。」

Dr. Do對這項技術的前景十分樂觀:「一旦成功,未來在抓取大體積重物的時候,就不需要人類操作了,我們還想將軟爪和近期推出的觸覺手套連接起來,讓用戶能遠程體驗抓手工作,同時感受物體形狀。」

結語:一個值得期待的研究領域

軟體機器人這一年輕的技術方向,在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軟體機器人的發展經歷了由部分軟體到全軟體、由有拖纜到無拖纜的轉變,從人工操作逐漸向自主運行過渡。

但是,作為一門新興技術,軟體機器人技術發展在動力輸出、實際運用等方面還有著許多問題等待著研究者深入探討。

UNSW研究團隊的可喜成果,對於技術研究的整體發展發揮了啟示和鼓舞作用。在材料選擇、模型構築、實際運用方面給出了一些解法和思路。

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以期待這項成果正式投入商用,廣泛應用於勘探、救援、醫療輔助等領域。

相關焦點

  • 「蛇形」軟爪僅8.2g,能舉起超自重220倍的物體!一年半內有望投入商用
    據稱,這款發明有望在一年至一年半內投入商用。這款纏繞式軟抓自重僅8.2g,不僅能夠拾取易碎物品,還能抓取最重為1.8kg(自重的220倍)的重物,而且尤其擅長從細長的管道、溝槽中取物。此外,它的觸覺敏感度達到了常規模型的15倍,還具有實時觸覺傳感能力。
  • 一種「壓電材料驅動的微型夾爪」可抓取自重30倍的物體
    近日,由哈佛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以及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聯合在國際機器人通訊期刊《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通訊》(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發表了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種「壓電材料驅動的微型夾爪」,這款夾爪本身張開的尺寸大約為0.2mm,自身重量0.1g, 但確可以抓取重達3g(30倍)的物體。
  • 「蛇型」機械抓取器誕生,可抓取比自身重220倍的物體
    「大象、蟒蛇或章魚之類的動物會利用其柔軟、連續的身體結構來抓緊物體,同時增加接觸的穩定性,使它們易於探查、抓握和操控物體。這些動物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有高度敏感的觸覺以及成千上萬塊沒有堅硬骨骼的肌肉,例如象鼻就有多達 40,000 塊肌肉。」Thanh Nho Do 博士介紹說。
  • 有感官反饋能抓取本身220倍重物的軟機器人
    有感官反饋能抓取本身220倍重物的軟機器人 機器人大講堂 發表於 2020-11-24 18:21:36 當「仿生學習」進入夾爪領域,柔性抓手會發生什麼變化?
  • 人類最大能舉起多重的物體?驚了……
    《羋月傳》嬴蕩舉鼎而亡,所以問題來了:人類最重能舉起多重的物體?一、嬴蕩舉鼎而亡最新的《羋月傳》中,大力士們嘗試了多次,都未能將周天子的九鼎舉起來。嬴蕩很不服氣,偏要舉鼎,結果在舉起來的那一刻小手一滑,鼎掉下來砸斷了腿,失血過多——秦武王,歿。
  • 螞蟻舉起的重量,能超過自身400倍,那多少只能舉起一頭大象?
    都說螞蟻是大力士,如果為難一下小螞蟻,讓它們把一頭3000公斤重的大象舉起來,這些大力士能做到嗎?雖然想法有點異想天開,一隻螞蟻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到,但是只要數量足夠理論上螞蟻是可以做到的。地球上驚人的螞蟻數量!
  • 十大助推科技甲殼蟲:獨角仙舉起自重800倍物體
    2. 獨角仙獨角仙在獨角仙亞科中,雄性的甲殼蟲頭部都長一根粗壯的獨角,這也是它們名稱的起源。獨角仙是一種常見的大型甲殼蟲,最長可以長到6.5英寸(約合16.5釐米)。在全球許多地方,人們甚至利用獨角仙之間的決鬥來進行賭博。在日本,許多人把獨角仙當成寵物來養。
  • MIT「食人花」能抓起120倍自重物體!摺紙,又顛覆了我的三觀!
    目前的機械臂能抓取的物品種類極其有限——要麼不能太重,要麼形狀有要求,例如方形、圓柱形等。現階段這個抓取器能夠拿起並放下各種東西,包括酒瓶、花椰菜、葡萄和雞蛋等。」這個形狀奇怪的抓取器是一個傘狀型,與普通的機械手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有點像一朵花,抓取器是整體是一個骨架結構,由織物包圍,是從摺紙中得到靈感的。
  • 人類最重能舉起多重的物體? 人類的力量極限是多少?
    人類最重能舉起多重的物體? 人類的力量極限是多少?時間:2016-11-23 12:35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類最重能舉起多重的物體? 人類的力量極限是多少? 《羋月傳》嬴蕩舉鼎而亡,所以問題來了:人類最重能舉起多重的物體?
  • 如何製作卡盤軟爪
    軟爪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工件的重複定位精度使加工工件的中心線能和主軸的中心線完全重合軟爪上的平坦面也能保證工件的長度
  • 2019年美國8個州出現「蛇形物體」,是什麼?
    2019年即將告一段落,我們即將迎來嶄新的2020年,而隨之告一段落的還有全球的UFO目擊,特別是美國,盤點2019年,美國8個州出現了神秘的蛇形不明飛行物,預計明年還會出現更多。
  • 世界最強動物屎殼郎:能舉起相當於自身1141倍重物-動物,屎殼螂...
    馬匹運輸古已有之 將人類拖入工業時代著名的美國大力士保羅·安德森擁有驚人的負重能力,他可以背著8個人行動自如,可以徒手捶釘子穿透2塊木板,還曾經背起過2.8噸的重量,並因此創造了世界紀錄。儘管有些人與他同樣強壯,但還無法在力量上超越他。但是在動物王國,有很多生物都擁有令人震驚的力量,這種力量遠遠超過人類。
  • 如何製作卡盤軟爪,在師傅那裡都學不來的技術!
    ,使加工工件的中心線能和主軸的中心線完全重合,軟爪上的平坦面也能保證工件的長度。 最重要的是,軟爪能和工件的表面最大程度的貼合,既能保證傳遞更大的扭矩,也能避免工件夾傷,這些優勢是硬爪無法比擬的。
  • 阿爾卑斯山脈有一種人魚洞螈,是獨特四爪蛇形生物,終生保持幼態
    在歐洲山脈中,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也是個巨大的分水嶺,生物種類也比較多,其中就有一種獨特的四爪蛇形生物——人魚洞螈,這種生物當初被發現,一度被認為是龍的「幼崽」。
  • 如何製作卡盤軟爪,在師傅那裡都學不來的技術!!
    軟爪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工件的重複定位精度,使加工工件的中心線能和主軸的中心線完全重合,軟爪上的平坦面也能保證工件的長度。
  • 燕山大學「無系留軟體抓手」,1.5kg自重抓起40kg物體!
    值得注意的是,基於仿生纏繞原理設計,UHL軟體抓手可以抓取超過自己重量26倍的物體(40kg),其抓取重量甚至超過了很多剛性抓手。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著名機械類期刊《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上。氣動無系留軟體抓手抓取負載40kg抓手(末端執行器)是機器人和環境發生交互的關鍵部件,包括抓取和操作各種各樣的物品。
  • 受大象鼻子啟發:這個機械手爪能像老手一樣夾起一顆葡萄
    受益於這種啟發,來自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打造出了一個機械手爪,它可以抓取從注射器到錘子的一切東西。 醫學機器人專家Thanh Nho Do在新南雪梨大學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新型的柔軟織物夾持器薄、平、輕且可以抓取和取回各種物體
  • 商用一年「5G大爆炸」奇點臨近
    尤其是上海,作為特大型城市,其5G建設遇到的挑戰更加複雜和個性化,如何打造精品網絡來滿足用戶對5G從「能用」到「好用」的訴求,創新必不可少。一年來,上海電信5G建設「上海模式」不斷取得從0到1的突破。模式一:十倍寬的承載網「車道」承載網是核心網和無線接入側之間的通道,為滿足上海作為特大型城市對超大帶寬的需求,上海電信沒有採用業界普遍選擇的10G鏈路,而是通過新建100G鏈路打造更寬的「車道」,讓5G承載網能跑得更快、能力更強。
  • 蛇形設計,或提高漂浮光伏項目約1.5%效率
    摘要: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蛇形的冷卻塊結構,以提高漂浮太陽能項目中光伏板約1.5%效率。冷卻塊可通過一個低成本的15.6瓦商用12伏直流水泵加注冷卻水。該系統由一個蛇形的冷卻塊結構組成,研究人員稱之為輕巧和微創。
  • 把成年人的身高縮小100倍後,與螞蟻拔河,誰能贏?
    這就意味著,螞蟻能夠將攝入的食物大部分轉化為肌肉的動力,這就使得螞蟻擁有可以舉起自身體重400倍的物體,也能用牙齒拖著是自身體重1700倍的物體移動(玩具汽車)。身高縮小100倍的人會有什麼變化?人的平均身高在170公分左右,如果是縮小100倍的話,人的身高就變成了1.7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