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從事生物質顆粒取暖爐行業的第三個年頭了,現在在山東某生產工廠任職招商經理工作,三年過程中,見過行行色色的客戶,有滿懷信心的、踏踏實實的、關注質量的、關注實力的、就想要便宜貨的等等。今天我想把聽到、看到的講給大家聽聽,沒有別的目的,唯一是希望我從事的這個行業越來越好,選擇項目的朋友都能找到靠譜的廠家,購買產品的取暖用戶都能買到質量上乘的產品。
大家想選擇生物質顆粒取暖爐經營,無外乎是看中了這個產品的易操作性。第一,取暖是剛需,只要冷的地方都需要;第二,生物質顆粒取暖爐使用成本低(基本是空調取暖成本的三分之一,天然氣的二分之一),全自動操作簡單;第三,安裝簡單,打個排煙孔,把壁爐放上立刻可以使用。但是,往往看似簡單的產品,選擇更要慎重
我們在跟客戶交流時,經常能聽見一句話,「這個產品生產也太簡單了吧,就是焊個爐體、做個系統控制下料和排煙、弄上外殼不就可以了嗎?」,就是因為大家的這種心態,所以才會在選擇項目時吃很多虧,直到碰了南牆,才知悔改,但是對手已經發展起來了。對此我有以下幾個觀點。
由於工作崗位關係,我接觸了1000人左右的意向代理商,跟他們有過有大量的信息交流,發現很多朋友都是剛剛了解這個產品,覺得是個生意機會就去廠家考察了。可是在考察過程中也不知道該問啥,該看啥。大多數都是憑個人感覺來去判斷一個公司的好壞,存在諸多疑惑卻不知如何有效的辨別。
第一步:首先看工廠規模和生產方面的投入
有客戶跟我分享過他曾經考察時的「囧途」:兩人同行,前去約好的生產工廠考察,可誰知居然導航到了村的耕地裡,周圍荒無人煙,後來廠方老闆自己開麵包車接他倆換乘,又走了十幾分鐘才到他們的「工廠」,農村大院改造的車間棚裡,各種散落的配件堆放在地,五六個工人在組裝產品,老闆一人負責接待客戶、銷售、發貨、售後等工作。
向上述案例中的小作坊式工廠在這個行業中數量還是很多的,規模小,投資不大,自身生存環境差,又談何保證產品質量和相關的服務?
規模和投入,才是企業間實力不同的核心差距,所以說考察工廠時要先看這個企業的規模,那些沒有組裝線,幾個人圍著爐子轉的工廠,怎麼能生產出好的產品呢?每天都去跑售後,賺的利潤都搭在裡面了!
質量靠譜的生產工廠,擁有流水線的組裝車間和規範化的管理,人員配備完善責任明確,有嚴格的質量管控和質檢體系,越專業,代理商越放心。
第二步:看生產管理的規範化程度,多看細節
越規範的企業代表越靠譜,越不容易出現差錯!看完規模以後,我們就要注意以下這些細節了,這才是決定企業生產管理到底靠不靠譜的重點!
看車間裡各項人員是否齊全:生產、質檢、售後、發貨、庫管等有無專人負責看生產管理水平:配件、設備、工具擺放是否雜亂,車間裡有沒有劃分專門的各項工作區域看有無生產管理流程和制度:如果沒有規章制度和生產標準,單純靠人去監督執行的生產模式,真實的產品生產標準可能沒你聽的那麼好!
第三步:看企業經營思路,眼光長遠別跳進坑裡
企業的經營思路跟產品一樣重要,一定要找經營眼光長遠,想要好好做市場的企業合作!目前很多工廠都是一錘子買賣的思維,公司的發展模式和經營策略如果不長遠,發現問題後你想撤都撤不了,坑的是自己!
區域保護:這是保障代理商的最基礎利益的政策,如果一個公司不能把區域保護寫在合同上,那麼一定要警惕部分不良廠家」過河拆橋「,等代理商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開拓好了市場,需求量變大了,廠家在同一區域內設多家代理商,給別人做嫁衣還要打價格戰惡性競爭!市場控制:有沒有市場控制能力主要看廠家能否有效的對市場環境變化、地區串貨、出現意外危機等做出變化及反應,我們要判斷廠家自身的能力與所說的是否匹配,能不能真的做到而不是在吹牛價格控制:低價亂市的現象所有人都頭疼。有些工廠對價格控制能力嚴重不足,原本的意向客戶在網上一搜、電話一問發現同品牌型號的產品在其他地方的代理商、線上電商那裡價格便宜很多。標價不統一導致有些代理商利潤白白受損,市場越做越小。顆粒配套:除了提供好的產品,廠家有沒有能力提供好的燃料資源給代理商,很多人在顆粒燃料上吃過虧,花錢多還採購不到質量好的顆粒,能提供價格合理、質量穩定的顆粒,好馬配好鞍,會讓生意做的事半功倍!
第四步:看廠家營銷投入,這決定你銷量的上限
現在已經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沒有品牌意識的廠家在終端銷售、打造口碑這塊是很吃虧的;沒有足夠營銷費用、營銷方法的廠家,在競爭紅海中很難幫助代理商去更好的賣貨,只依靠代理商自己的人脈及銷售能力去賣產品,做起來很累而且銷量的上限不高
如何判斷營銷投入:拿出你的手機在你所有了解的搜索渠道(如百度、搜狗、360、UC搜索等)、線上渠道(淘寶、天貓、阿里巴巴批發網等)去搜索產品信息,模擬一個用戶在購買時需要了解信息的場景。各個廠家的信息曝光量、費用投入、品牌宣傳能力、畫面設計能力一看便知!廠家的品牌意識:現在有些工廠品牌意識是很薄弱的,頻繁更換商標、貼牌倒賣、沒有品牌宣傳,這些都會導致代理商銷售時舉步維艱、用戶購買時信任度很差,試想一下一個品牌宣傳這麼差的產品,消費者談何信任呢?廠家營銷思維和培訓機制:不單單是提供產品這麼簡單,負責任、有能力的工廠會有專業的代理商培訓機制,教代理商認知產品、產品優勢的話術、用戶問題回答、如何線下宣傳、豐富的宣傳素材、怎麼樣快速開拓市場的方法。多聊聊這一塊,看看企業有沒有營銷思維和對應的培訓機制,非常重要!
經常聽到別的廠家宣傳所謂的新技術:自動除焦功能、手機遠程控制點火、定時自動推料、啥樣的顆粒都能燒等「新功能」,宣傳賣點很足,可是我感覺有些同行過於激進了,為什麼呢?
首先科普一下,生物質顆粒取暖爐這個產品,在歐洲國家已經有三四十年的使用歷史了,結構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是現在國內這兩年推出的所謂的新功能,大部分都是理想化狀態做的改造,為了產品更有賣點,短期內快速在原結構的基礎上加裝配件、暴力改型。
產品確實是需要不斷地優化升級,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穩定性!這個不是一個工廠十幾個人拍腦瓜就可以搞得定的,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投放和長期的實驗,僅僅通過在自己工廠實驗幾個月就投放市場,產品的穩定性、安全性怎麼能得到保證呢?通過調查行業的數據發現,這兩年推出的這些新功能產品,故障率嚴重高於正常水準,安全隱患問題極高,事實證明是極不靠譜的,可是有些代理商偏偏看中這些新功能,覺得有這個就比老款的有賣點、好賣!在這方面可是吃過虧的人有很多!在產品配件耐用性、結構合理性、使用安全等問題沒得到市場檢驗的情況下,短時間盲目推出未經檢驗的產品是不行的,拒絕理想化改造。
在保證穩定性的情況下,產品功能升級使我們所有人都想看到的,隨著市場和業內供應鏈越來越成熟,技術迭代需要靠所有人的努力。那些不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產品,本身老產品細節做的就不好,還想一口吃成胖子的工廠,您還敢和他們合作嗎?
現在確實有有很多人只關心產品價格,這樣的思維會導致判斷錯誤,一味地貪便宜,覺得產品太貴的沒法賣,現實情況是一分錢一分貨啊,各個廠家的利潤都差不多,為什麼有的貴有的便宜呢?
市場的規律告訴我們,任何產品都要有合理的利潤,太便宜的產品不一定能站住腳跟,因為沒有合理的利潤企業就無法向代理商提供產品質量、服務、研發、售後等一系列保障!大家的初心肯定是想做有口碑的產品,可以長久經營的生意,低價格帶來的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損失更大!
所建議大家在考察工廠時,先去了解一個公司的規模、規範化程度、經營思路、營銷投入等方面後,我們再看這個工廠的招商政策、產品價格是否合適,最後再做出決定。
很多剛接觸這行的朋友,去工廠考察時都是逛一圈看看,心裡有很多疑慮卻不知道如何詢問,心裡還是沒底。下面我準備了幾個訪廠時向廠家提出的問題,結合你看到的實際情況,讓我們去更理性的判斷更自信的做出選擇吧!
找看門大爺問問車間是不是租的,問廠家的生產資質、企業資質。你們公司有多少位員工?有幾個部門?有多少負責生產的,有沒有專門負責銷售、招商、服務、售後、發貨的人員?你們怎麼在生產過程中控制產品的質量?售後問題怎麼解決?你們有多大日產量,一年多少臺的生產能力?能否保證正常供貨(結合你看到的實際情況判斷是不是在吹牛)你們全國有多少代理商,有多少用戶?你們怎麼保護代理商的利益?有沒有各地統一的標價?別地區低價串貨怎麼辦?有什麼應對措施嗎?你們一年的營銷投入大約是多少錢?主要做著哪些宣傳渠道?你們怎麼樣幫助代理商更好的賣貨?宣傳培訓方面是怎麼樣做的?你們訂貨發貨的周期是多久,物流情況是怎麼樣的?最後,我們再問產品的價格、招商政策這些信息。
現在做生意更重要的是做口碑,有信譽、有品質才能真正的賺錢,那些貪圖便宜、找小工廠或者貼牌的「商人」們,雖然短期內可以賺到錢,可是不會長久的維持下去。
無論是想購買產品或者想做這個生意的朋友們,請擦亮眼睛做出理性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