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冷空氣持續「發威」 ,
通州網友深感「快凍裂」了!
一夜之間連通州大運河都結了冰!
先來看一段記者今早拍攝的視頻↓
從區氣象臺了解到:
通州最低氣溫突破建站以來歷史極值!
受西伯利亞南下強冷空氣影響,昨天出現大風、強降溫天氣,大部分地區偏北風5級左右,陣風8~9級。
氣溫大幅下降,今天早晨通州區國家氣象觀測站跌破建站以來全年歷史極值,最低氣溫-22.4℃(出現在7日07:26)。
受補充南下的冷空氣影響,預計今天午後到傍晚、明天白天有4級左右偏北風,陣風7、8級;氣溫仍較低,白天最高氣溫-7℃~-4℃,夜間最低氣溫-18℃~-8℃。
9日開始白天最高氣溫將回升至1℃及以上。
北風呼嘯, 風寒效應顯著!
體感特別寒冷!
市民外出務必做好防風防寒防凍!
請注意防範。
北京的小夥伴們
也可以擁有「潑水成冰」的快樂啦!
1月6日,強勁的冷空氣已抵達北京,夜間至7日早晨最低氣溫在-20℃上下。在北京的小夥伴們不用遠赴東北,在家門口就可以真實體驗一把潑水成冰啦!
小編今天早晨在家門口體驗潑水成冰
這份冬日限定快樂,背後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原理呢?我們要如何才能get到「潑水成冰」的小技巧呢?
「潑水成冰」的原理
要想真正了解「潑水成冰」的原理,首先要對水的三種狀態有所認識。水存在的方式是氣態、液態和固態,彼此之間相互轉化。水要想變成冰,要麼是水凝結成冰,要麼是水蒸氣凝華成冰,兩者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我們經常在短視頻中看到的「潑水成冰」的過程實際上就存在著這兩種物理現象。
一種是潑灑出去的熱水形成無數的小水滴,小水滴在低溫下形成小冰晶。可以說這是真正的「潑水結冰」,它的形成需要滿足「過冷水滴」和環境溫度達到-40℃兩大重要條件。
「過冷水滴」是指水結冰時,水分子的排列由不規則變為正六邊形,水分子要想結冰,必須附著在一些雜質上才可以,因此完全不含雜質的純淨水是很難成為冰晶的。當溫度低於零攝氏度且不是太低時,純淨水可能仍然不會結冰,此時也就形成了「過冷水滴」。水滴越小、越純,冷卻的可能性越大。
大氣中存在著很多直徑小於100微米的液滴,它們即使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依然保持液態。當飛機尾氣所含的雜質遇到這些大氣中的 「過冷水滴」,就會迅速結冰,因此也出現了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飛機拉線」。
來源 | 騰訊
-40℃則是「過冷水滴」瞬間成冰的臨界溫度,當溫度到達這個數值,水滴會產生兩個物理變化,在低溫條件下開始凍結並體積增大,同時釋放潛熱,隨即水滴會由外向內逐漸凍結。因此當氣溫低、水滴小時,水滴的結冰速度就越快。
第二種是潑灑出去的部分水滴首先汽化成為水蒸氣,細小水蒸氣凝華成冰晶或者凝結成小水滴,可以稱作「水蒸氣成冰」。當我們將水潑出去的瞬間,水處於高速運動狀態,在空氣阻力以及慣性離心力的作用下,水會克服表面張力並形成大量的小液滴。
這一變化瞬間增加了水的表面積,熱量因此迅速流失並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遇到冷空氣中迅速飽和,形成無數的細小的冰晶,我們所見的「潑水成冰」現象就此顯現。
凝華現象 來源 | 網絡
「記者在北京體驗潑水成冰」的視頻就是第二種「水蒸氣成冰」。我們在視頻中看到的白茫茫的一片,是水蒸氣遇低溫後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如同寒冷冬天在室外說話或呼吸時呼出的白氣一樣。
再強調一句,體驗需謹慎,注意所在環境是否達到潑水成冰的條件,避免被燙!這樣才能愉快地玩耍並拍出「稱霸」朋友圈的好圖片!
重
要
提
醒
還要提醒家長朋友,雖然河面冰封,但整個冰層不均勻,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有的地方還可能隨時解凍。馬上就要放寒假了,千萬不要讓孩子貪玩下河溜冰, 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