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立冬,但是機哥所在的廣東完全沒有入冬的意思,離穿上秋褲的日子還遠著。
天天 20° 以上的氣溫,蚊子自然到處都是,機哥晚上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睡覺,每天坐六號線的時候都很無精打採。
不過機哥聽說,就在廣州,有這樣一波人,啥事兒都不幹,專門把蚊子整箱整箱的往外放。
要放生的蚊子
機哥我當時就怒了,好哇,居然是你們害我晚上沒法好好睡覺了,機哥我決定騎著小黃車去找他們算帳。
好在這時八弟拉住了我說:「機哥息怒,息怒,你仔細看看這條新聞。」
在看完八弟發給我的新聞之後,我才知道這幫人不是在養蚊子,反而是在殺蚊子。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各位機友們且聽我細細道來。
這個研究團隊每次放出來的蚊子其實都是雄性的蚊子,雄性蚊子可是不吸血的,平時吃的可都是植物。
不過這些雄性蚊子都不是普通的蚊子,它們是做了「絕育手術」的蚊子,可能就像你們家的貓主子一樣。
科學家們把蚊子們放在伽馬射線下面照射,雄性蚊子就會失去生殖能力,變成一隻只「小太監」蚊。
科學家在培養不育雄蚊
但是這些不育的蚊子也會去和正常的雌性交配,於是許多原本有繁殖能力的雄性就會失去繁殖機會。
並且有些種類的雌性蚊子只能交配一次,但是雄性一般都能進行多次交配,所以每一隻「小太監」都可以禍害許多的「黃花大閨女」。
在拿蚊子做實驗的科學家
不過現在的科學家也發現這種方法有個小問題,經過伽馬射線輻射後,不育的蚊子總體還是沒有普通個體健康。
這樣的話,它們相比健康的雄性更難吸引到雌性,於是科學家們又找到了一種方法,叫做「胞質不親和性」。
各位機友們不要看這個名字很複雜,其實這個方法實施起來很簡單。
沃爾巴克氏體
這種是用一種名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感染蚊子。它們能生活在細胞內部,包括卵細胞和精細胞。
當被沃爾巴克氏體感染的精子與未受感染的卵子結合時,合子將無法存活。
不過這個方法有個缺點,萬一雌性的卵子也被感染了,那麼受精卵不光能正常發育,而且後代全都會對這個細菌具有免疫性。
能不能想一個一直都能生效的方法呢?
腦洞大開的科學家們又想到了一個辦法,讓蚊子自己毒死自己!
蚊子的內心大概是這樣的:
科學家們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讓蚊子攜帶一個叫做 tTAV 的基因,這個基因能夠使蚊子自己產生有毒的蛋白質。
tTAV 毒死蚊子的過程
這種蛋白質能阻塞昆蟲細胞內的細胞器活動,使其他基因無法激活,從而導致昆蟲死亡。
同時它只會在蚊子體內產生,並且這種蛋白質被食用後也可以被正常消化,對任何捕食蚊子的動物都沒有傷害。
那麼各位機友可能就要問了,實驗室裡面這些蚊子是怎麼避免毒死自己的呢?
其實這個基因的全名叫做「四環素可抑制活化劑變體」,所以只要給蚊子投餵四環素就可以讓它們長成成體了。
成本極低的四環素
當它們被投放到外界以後,會在一段時間後死去,同時它們和普通蚊子交配後產生的後代也會在幼蟲時期被自己毒死。
面對這麼殘忍的計謀,機哥只想對科學家們說:
不過科學家們可不會因此停下腳步,他們想要一種更加一勞永逸的方法。
「要不乾脆讓所有不吸血的雄蚊幫忙一起謀殺吸血的雌蚊吧。」科學家們如是說。
在上面那種方法的基礎上,科學家找到了一種只會殺死雌性的蛋白質,然後用基因技術讓雄蚊能夠生產這種蛋白質。
於是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正常的雌性和這種被改造的雄性產下的卵中,所有的雌性後代都會在孵化後不久就死亡,但是所有的雄性都能成活。
這些成活的雄蚊均攜帶有毒蛋白基因,於是他們又可以繼續謀殺自己的女兒了。
就像鏈式反應一樣,帶毒的雄性越來越多,雌性越來越少,借蚊子自身之手,實現了抑制蚊子數量的目標。
機友們說說,科學家們是不是很機智啊。
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在防蚊這件事上能綁科學家們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