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全球影視持續低迷的狀態下,
美國唯一的一部出彩作品當屬《芝加哥七君子審判》,
而其它的戰爭、婚姻、文藝、喜劇、科幻、犯罪、運動題材,基本沒有亮眼之作,
不得不說,今年的奧斯卡妥妥的是個小年了。
韓國電影也缺少了生機,
《無聲》、《活著》都是小成本製作,結果不盡如人意;
《擔保》雖溫情,卻還是催淚老套路;《從邪惡中拯救我》也是「劇本對不起演員」,
倒是年末殺出了一部雙女主懸疑奇幻電影《電話》,血色又瘋癲,小小的拯救了韓影死氣沉沉的2020年。
相反,今年的國產影視作品倒是有些百花齊放,
《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隱秘而偉大》都是近年來不錯的高質量之作。
去年的法國電影也相當出彩,有一部華麗又凌厲的作品,
一邊是巴黎鐵塔下,浪漫的「流動的盛宴」,一邊是混亂的93街區,觸目驚心的衝突,
這才是巴黎,才是真正的les miserables,優雅和暴力在同一片天空下進行。
還有一部油畫般優雅美感的《燃燒女子的肖像》,
全片基本都是兩位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孤寂的布列塔尼島卻拍出了愛情的真諦:
既有隱忍柔情,也有驚濤駭浪;
從平淡開始,漸入佳境,到最後扔出一個震撼人心情感洶湧的結尾,讓人潸然淚下。
今年的法國電影依舊沒有大製作,
然而,法國人拍出來的愛情片,依然是賞心悅目、滿眼清新,
一部《致我的陌生戀人》將平行時空的愛情玩得美好清新,還帶著點殘忍的味道。
《某處,某人》則是巴黎版的「向左走向右走」,
雖不是新鮮的愛情故事,但獨有一種法式情調的治癒,毛茸茸,暖洋洋,還不討厭的附送了一條愛情哲理:
「只有先找到自己,才能遇見愛情。」
《好夢一日遊》,則是法國人把愛情和現實、科幻和現實碰撞在一起的嘗試;
包括今年的《怦然心動》,也玩得讓人大呼特別,
法國人的超能力電影不是美國個人主義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有超能力的男孩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真愛。
這樣看來,低迷的2020,對法國電影也沒什麼影響,
因為法國的愛情片裡一直都有一種「慢性子」、「佛系」的味道,也不會為了衝獎項,而失去原本的特色~
就好像《春嬌與志明》裡說的:
「有些事,我們不需要一晚上做完,我們有的是時間。」
愛情,看似簡單,斟酌起來,還真是複雜如哲學,
大概也只有法國人能把愛情拍的可深刻,可輕盈,可動人,可殘酷,可童話,可恐怖。
大概,也只有法國電影,能夠讓觀眾們愛上影片中的那些「渣男、渣女」,
《我的陌生戀人》裡男主與妻子漸行漸遠,《好夢一日遊》裡年邁男主最後搖擺著,傾心了年輕女孩,
《阿黛爾的生活》裡那個闖入生活的藍發女孩,以一種決裂式的態度離開了她的生活。
就好像《馬其頓教授與神奇女俠》裡所言:
「愛本來就是帶著痛的!」
這也是法國電影之中,那些渣男渣女們,不僅不讓人恨得牙根痒痒,反而有一種別樣魅力的原因所在吧~
今年,還有一部別樣得法國電影:
《眼淚之鹽》~
通篇都是渣男的故事,卻有一種復古安靜的魅力,小眾又很有衝擊力。
一個普羅旺斯的鄉下男子,來到風光的巴黎,參加木匠入學考試,
在這裡,他與一個年輕的巴黎女子開始了短暫的關係,當他回到家鄉後,又與舊女友複合,準備同居,
此時,痴戀著他的巴黎的年輕女子出現了,他卻狠心找了藉口,推脫了這段關係。
沒過多久,鄉下的女友懷孕了,
可是通過入學考試後的男子,必須去巴黎開始他的木匠學習,
在巴黎的學習中,這個男子又愛上了夜校裡的護士,並開始與其同居……
整個故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故事」,
但是法國人的愛情故事絕對不這麼說:
人是極其複雜的,不能用簡單的渣男與暖男去定義一個男性。
這個故事裡的男主角,前來後去深愛了三個女子,
每一段感情都是深愛的味道,可最後卻是一無所獲,
這樣隨便,甚至不負責任,來來回回的愛情,好像有了一點真諦的味道:
愛情是沒有邏輯的,甚至沒有可以走到底的計劃,每個人都在跟隨內心,隨心所欲。
在常見的「渣男狗血故事」裡,
再加入了一個看的、活的都很通透的老父親角色,還有一點真實,還有一點幽默,還有一點殘忍。
講真,很久沒見到黑白影像的巴黎,
新浪潮的味道,復古、沉思、孤獨、優雅,字正腔圓的法語旁白,都使得影片多了些詩意的味道。
這是一部很標準的小眾「慢」電影,
三位女性的出現,在穿插著老父親的介入,直接促進了渣男主角的成長,
影片讓人昏昏欲睡,有一些片段,卻頗有愛情裡常態和真諦之味的。
第一位巴黎女子,在男主角回到鄉下後,忍不住思念來普羅旺斯找他,
在冬天的寒夜裡,在小旅館裡穿著絲綢吊帶裙,對著鏡子溫柔的塗口紅,靦腆的微笑,給小屋子點上蠟燭,
一切都是剛剛好的味道,可他卻永遠都不會來了。
找酒吧的老闆借一根煙,一個人在清晨的火車站裹著棉衣等火車,
等待愛人時的靦腆和激動,與被愛情拋棄時的心痛和絕望,
這大概是愛情裡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兩種情緒,黑白影像安安靜靜的拍出來,就別有一番刻骨銘心的味道。
第二位女子,則是普羅旺斯鄉下的一種安逸、恬靜的小鎮愛情之美,
看著鄉下女友溫柔的味道,手腳輕盈的擦拭著剛洗完的長髮,配著黑白影像與水流聲,
真有一種很遙遠、很原始的愛戀味道,
完全沒了現代人手機不離手、網絡一線牽的那種浮躁氣質。
而第三位巴黎女友和男主角的相處,
既有新浪潮的復古新潮,也有《午夜巴黎》的叛逆又和諧,
兩男一女住在一起,一起睡覺,一起用燃氣煮飯,欲望和憤怒,和諧又古怪的相處。
第一位的初遇女子,真摯又羞澀,也不乏巴黎女孩的大膽熱切,
第二位鄉下女友,熱情真誠,誠又有一種鄉下女子的膽小害怕改變;
第三位巴黎女友,則是地道的反傳統女孩的味道,可以同時有兩個男友,
三個女子如此不同,也只不過是多情男主的一面鏡子,或者人生課堂~
他的多情流連,在做了自私愧疚之事時會說:
「你看你都害我做了什麼?」
你以為渣男是情場浪蕩子,法國導演卻偏說:
其實他一點都不懂愛!
旅館裡期盼今晚就會來的男人,可能永遠不會來;
和自己約好未來的男友,去了巴黎後就了無音訊也無電話;
愛自己的女友,也喜歡著別的男人。
知他回來,知他不會來,
上一秒好像懂得了真愛,下一秒又問「愛情究竟是什麼」?
法國人就是能把愛情拍的像哲學一般,通俗易懂又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