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人口的國家卻有750萬平方公裡的領海,這組數據看起來不起眼,但跟中美俄對比後卻令人毛骨悚然:美國陸地面積約963萬平方公裡,領海為1217平方公裡;俄羅斯陸地面積1709萬平方公裡,領海為756萬平方公裡;而中國僅有396萬平方公裡的領海,實際控制的不足一半。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一個西太平洋最沒有存在感的島國,連最愛玩的中國遊客都對其一無所知。人類對海洋資源越來越重視的背景下,這個島國的潛力才逐漸引起國際關注:607個島嶼一共才705平方公裡陸地面積的群島國家,卻坐擁26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在美國20年持續操作下,密聯邦實際控制的海域達到了750萬平方公裡,足足是本土面積的10638倍之多。
簡單的說,美國將密聯邦打造成一條橫跨西太平洋,約2900公裡單邊長度的四角形島鏈,把臨近的印尼和索羅門群島領海擠壓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最近的島嶼緊挨著關島,距離中國福建也才2000多公裡,可以說既能監視中國和日本海域,又能掌握澳洲進入西太平洋的通道,戰略意義比關島還要大。
密聯邦的人類居住史可以追溯至公元4000年前,島上至今未解的南馬都爾遺蹟,其建造工藝遠非當時的人類所能辦到,科學家們連修建古城的石材出處都找不到,數千年泡在海水中卻不會被腐蝕消失,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考古隊挖掘遺蹟古墓被「詛咒」死亡的原因至今仍未解開。
密聯邦在近代史中的地位相當於「燙手的山芋」,既有利用價值又容易被嫌棄。葡萄牙人16世紀就曾抵達這裡,面對連褲子都不穿的土著人和一無所有的火山和珊瑚島,葡萄牙船隊連宣布主權的欲望都懶得有,最終被西班牙佔領,隨後在貴族中倒騰轉手近十次。1899年又被以50個金幣的價格轉售給德國,一戰後成為日本殖民地。
二戰時,美軍與日軍在帛琉周邊海域大打出手,當時的密聯邦作為不足5萬人口的土著國,卻被逼迫到「參加日軍打美軍,美軍登陸佔領後又參加美軍打日軍」的程度,密聯邦3個島嶼上至今仍有日本天皇修建的「西太平洋戰亡者慰靈碑」,20米外則是美軍修建用來「嘲諷」的紀念碑。

二戰後密聯邦就一直在美國實際控制下,1947年聯合國「順水推舟」的將密聯邦交給美國託管,當時的密聯邦群島本以為會過上關島那般富足的日子,但美國政府卻拆除了群島上所有的工業設施,連日軍留下的軍用港和小機場都被拆的一乾二淨,導緻密聯邦獨立後一貧如洗,全國都湊不齊修建一座議會辦公室的鋼材。
不得已,密聯邦與美國籤訂了《自聯條約》,只有內政和外交權,但防務以及領海皆由美軍負責(實際就是租賃),加入聯合國後又於2003年續籤了20年。從密聯邦首都就能看出來這麼做也確實是無奈之舉,基建設施還不如中國一個城鎮......
2005年後,密聯邦意識到龐大領海面積的重要性,因此尋求擺脫美國影響的同時也在大力發展旅遊業,2010年不顧美國阻擾堅持對全球遊客實施落地籤,還限制美軍士兵在基地島嶼區域外登陸時不得攜帶武器,導致美軍聖誕節時向軍人家屬發放禮物都要用直升機空投。
美國對密聯邦的援助雖然達到了15億美元之多,但主要受惠者集中在美軍士兵家屬以及親美人士,真正的土著人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多少援助,這也是密聯邦如今放眼全球的主要原因。
密聯邦人仍然維持以部落家族為主的管理,各個島嶼之間的族群和語言也差別極大,西班牙人控制的時候留下了西班牙語部落,德國人留下了德語族群,日本殖民期還實行過文化洗牌,美國控制後又以英語課文為主......所以,這個悲催的國家已經基本沒有自己的文明和傳承了,如今雖然一半人會說英文,但實際生活中仍然以各自的部落語言為主,過於封閉也是密聯邦很難吸引外來投資的主要原因。
群島上最大的魚產品加工廠還是聯合國捐建的,創造的GDP約佔4億美元總量當中的70%,所以,密聯邦全國10萬人口卻有65%的超高失業率。但《自聯條約》還要等5年後到期,密聯邦也趁這5年時間不斷的與中國,日本以及印尼等亞洲國家增強聯繫,尤其希望藉助中國的力量擺脫貧窮。
世界銀行以及各大組織也給出了預測:密聯邦雖然失去了第一次「搭東風快車」的機會,但5年後如果選擇不續約並轉向中國的話,密聯邦的潛力將會被大大發掘。因為,中國會很願意在關島後方建立一個西太平洋貿易(或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