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環境與生活壓力的改變,現如今不少女性將生育計劃一再推後,加之二胎政策的助力,「大齡產婦」已經成了社會常見的現象。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不少人對這一群體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大齡產子只有弊端,對自身和孩子都不好,殊不知,高齡的背後,卻隱藏著諸多的優勢。
大齡產婦需面臨哪些生育風險
目前,23-30歲被視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此時懷孕生子不僅風險性更小,孩子的質量也可能越高。
一旦年齡到了35歲及以上,就被視為高齡產婦,孕育的風險增加,胎兒患病的風險也更高。
對於孕媽而言,身體機能開始衰退,孕期患併發症的機率大大增加,導致難產的機率增大,且產後恢復更加困難。
對於胎兒而言,卵子質量開始下降,發生遺傳異常,導致流產、早產、患唐氏症候群的機率也大大增加。
上述的這些危害都是客觀存在,且不可逆的,所以,不少人都認為女性最好早點生孩子,而對於那些大齡產婦嗤之以鼻,但是,大齡所帶來的也並不只有弊端,有些優勢也是年輕媽媽無法比擬,不可忽視的。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通過分析英國18000名嬰兒的成長數據發現,30-39歲女性所生的孩子,比20-29歲,及40歲以上女性所生的孩子,普遍智商更高。
後續研究發現,主要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女性,擁有以下諸多優勢:
1、經濟條件更雄厚——孩子教育質量更高
女性到了30多歲才決定生孩子,意味著個人及家庭都已經工作多年,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而現如今,養孩子是一件「燒錢」的事兒,從孕期的護理,到後期的教育,都需要經濟基礎作為支撐。
在優渥家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其受到的教育質量更高,也會成長得更為出色。
2、家庭關係更穩固——孩子家庭氛圍更融洽
關於婚姻,有「7年之癢」這麼一說,那些30歲之後才決定生孩子的夫妻,雖然可能結婚還沒有7年之久,但是相處時間也遠比新婚夫妻多上不少,因此,分歧的稜角也都磨合得差不多了。
此時,夫妻之間感情穩定,家庭關係穩固,這種相對安穩且有愛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對於身心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
3、思想境界更成熟——孩子生存環境更順利
相比於剛剛進入社會城成立家庭的年輕夫妻而言,年齡在30歲以上的夫妻人生閱歷更足,思想層次也會更加成熟一些,這樣一來,在育兒的時候,遇到突發事件或者困難,在心態上能更加的從容面對、解決問題。
此外,這個年齡階段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目標也更加的清晰,且情緒控制力更強,包容度更足,這種無與倫比的優勢,更容易將孩子培養成材。
4、育兒精力更充足——孩子成長環境更有愛
很多人多覺得,年輕的媽媽育兒精力更充足,但其實,在這一點上,大齡媽媽更具優勢。
此時的她們,在經濟上更加富裕,且工作穩定,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陪他們一起成長,而這種優質陪伴,效果遠比忙於工作的父母抽空陪伴來得好。
幸孕姐認為,30歲,乃至35歲只是一個生理年齡,並不是生育孩子的時間節點,大齡孕媽生孩子也並不完全是弊大於利,關鍵看準爸媽如何做。
大齡孕媽做好這6點也能生下高質量寶寶
1、備孕前補充葉酸
最好是從備孕前三個月開始就服用葉酸,以避免神經血管方面的發育問題,最晚也要從知曉懷孕之後開始服用,並持續整個孕期。建議正常女性每日服用量為0.4毫克,特殊情況參考醫生建議量。
2、做好相關孕前檢查
除常規檢查之外,大齡女性最好還能做血脂、凝血功能方面的檢查,以防止隨著年齡增長,血液變得凝滯,從而導致孕期出現血栓,不利於孕育。
3、孕期按期做好畸形篩查
孕期一共有三項畸形篩查,分別是孕11-14周的NT檢查,孕16-20周的唐篩,和孕24-28周的四維彩超(大排畸),通過這三項檢查,可有效查出70%及以上的畸形情況,幫助孕媽生下健康寶寶。
4、補充羊水穿刺檢查
如果孕媽年齡過大,或者身體方面存在健康問題,建議在孕20周的時候,可以補充做羊水穿刺檢查,通過對胎兒染色體的直接分析,判斷其發育是否異常,以防止不健康寶寶成為「漏網之魚」。
5、孕期時刻關注相關身體指標
例如像血糖、血壓等指標數據需按期檢查,以預防出現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不利情況,為妊娠期、分娩期增加風險。
6、最好選擇剖腹產
女性一旦到了35歲以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產難度就越大,容易出現難產,甚至是胎兒窒息的危險情況,建議最好選擇剖腹產,將生產的危險性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