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許多電影情節來源於生活,但是這些情節卻又是不真實的,許多並不了解真實情況的觀眾,往往就會被電影劇情所誤導,在生活中做出危險的行為,最後危害到我們的生命。
今天牙牙就給大家講述一下冷知識!5個經典電影情節,實際上是違反科學的,在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被這5個電影情節誤導過。
1、流沙不會把人吞沒
電影中還有這樣的一個經典情節,主角一行人陷入流沙,越掙扎陷得越深,最後整個身體流沙吞沒,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生活常識,但是科學家卻對此產生了質疑,並且做出了大量實驗。
大量的實驗證明陷入流沙的人,一般不會被流沙所吞沒,但很大概率會被流沙卡住,除非你做出劇烈動作,讓流沙再次變得鬆動,但是一般人根本沒有這種力量。
2、防彈背心作用被誇大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身穿防彈背心的正派角色,和手持自動步槍的恐怖分子對峙,最後在防彈背心的保護下獲得了勝利,但這真的能做到嗎?
事實上,電影完全誇大了防彈背心的作用,儘管如今的科技已經十分發達,但是防彈背心並沒有想像中的強大,它實際上僅僅能阻擋大部分手槍子彈的衝擊,面對自動步槍是無能為力
3、在心臟中打針不能救人
當電影主角處於瀕死狀態的時候,另一名角色急中生智的抓去了一個注射器刺入主角心臟,結果主角竟神奇的復甦了過來,相信這種情節你一定不陌生,但這確實是導演異想天開的行為了。
這種在心臟處扎針的方式,不僅不能讓你將人從瀕死的狀態中恢復,反而會加速角色的死亡,所以千萬不要在生活中進行類似嘗試!
的。
4、心臟除顫器不能復甦心跳
相信在許多電影中,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經典場景,電影角色因為受傷而被送往醫院,在急救的過程中心臟突然停止了,於是醫生們就會放棄其它的方式,第一時間採用心臟除顫器,而在一些電影中,更為誇張的使用電擊來代替。
事實上此時的心臟除顫器並不是最好的急救措施,同時它還具有一定風險,可能導致心臟被高溫灼燒,在現實世界中,醫生除非是沒有任何辦法了,才會冒險使用心臟除顫器,總而言之,使用心臟除顫器可以稱得上賭一種運氣!
5、在戶外取出身體的子彈
我們已經習慣了在電影中,角色在沒有任何醫療條件的情況下,隨時隨地就取出身體的子彈,事實上,進入身體的子彈基本都是無菌的,所以暫時不會被身體造成傷害,在沒有醫療條件的情況下取出子彈才是最大的危險,這種行為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感染。
上面描述的經典電影情節,你是否有也有深刻印刻呢?或者也給你帶來了生活上的誤導呢?不妨留下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