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牛市裡面大家都會賺錢,不曾想我終究虧了錢,還虧了不少。
現在的牛市和以往大不同。想當年,牛市裡面所有股票雨露均沾,多少都會漲點。現如今,牛市裡面只有一小撮股票持續上漲,代價則是其他幾千隻股票跌跌不休。
我想我還是太年輕,都說註冊制改變A股生態,各種資源向頭部集中,我將信將疑。當我還在糾結要不要把手裡的一堆小盤股換成大盤白馬的時候,帳面的虧損已然變得無法直視。
近期,A股資金持續流向行業龍頭、核心資產等頭部個股,且抱團的力度越來越強,小盤股則大面積遭到拋棄,兩極分化十分明顯——
1月4日,三大指數爆紅,兩市下跌個股達到1100家; 1月5日,三大指數爆紅,兩市下跌個股卻達2385家; 1月6日,三大指數全紅,兩市下跌個股更達2980家; 1月7日,三大指數全紅,兩市下跌個股再達3282家。都說A股要走向成熟,而歐美成熟市場都經歷了去散戶化的過程,機構投資者佔比極高。我嗤之以鼻,心想A股1億多散戶,去散戶得搞到猴年馬月。我完全沒想過,這個過程來得如此之快,而又慘烈。機構抱團票猛漲,散戶扎堆票陰跌不止,還有什麼方式比這種風險教育更直接地實現去散戶化呢?
觀察納斯達克指數的成分股,前六大成分股就佔據了50%的佔比,成分股的集中度遠高於目前A股的主要指數。美股市場的頭部化極其明顯,這種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對A股影響深遠,似乎是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牛市來了!滬深300指數突破2015年大牛市的高點,創下13年來新高;滬指和創業板指七連陽;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額連續在萬億元之上!
而我卻覺得我真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