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貓的溫柔可愛,沒事刷手機時也喜歡看寵物視頻。
小時候,家裡養過多年的貓,貓的可愛與頑皮都藏在記憶深處。印象最深的是幾隻特立獨行的貓兒。

(一)野性十足的貓仔
有一隻貓因它獨特的個性而記憶深刻。這是一隻桀驁不馴的貓,一身可愛的暱花,當它還是個小貓仔時,被喜歡貓的哥哥看中了,哥哥就找貓主人——我們的表姐討要,它是表姐家母貓生的小貓仔,表姐很樂意地同意了。在抓它的過程中,遭到它的強烈反抗,哥哥最終是爬到床底將它抓獲,但他的手背也被倔強的貓仔抓破了。

貓仔被哥哥裝入大袋子帶回了家,鑑於它不順的野性,我們不敢大意,把它關在緊閉門窗的房間裡防止它跑了。我們想這樣頑強的貓一定是抓老鼠的能手,因而對它多了幾分喜愛。天真地以為它習慣新家就好了。可是意外還是發生了,它在我們防不勝防時瞅著個機會衝出房間跑了出去,我們驚惶失措地追出去,還是讓它跑脫了。在這之後,這隻野性未脫的小貓仔和我們較上了勁,它每天在屋頂上轉,我們一挨近它就跑,對我們的善意充滿警戒。我們每天把飯放在屋頂上,然後偷偷觀察,它等我們走遠了就會來吃我們給它備的飯。這樣的較量在幾個星期後就結束了,因為小貓仔不見了。我們心疼著急也無可奈何,牽掛著它的安危,不知它到底去了哪裡?會遭遇到什麼?

大半年後,它又回來了,它長大了許多,脖子上一圈深深的勒痕,一看就是長期被繩子拴著留下的印記。它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野性,成了只不漂亮的溫順的貓。媽媽說,它一定是被人抓去拴在家裡,它的野性也在人的強制下一點點消失,讓它變成現在這樣。
媽媽對著它嘆道:「你為什麼當初不聽話,非得讓人把你捉去拴起來,你說你是不是自討苦吃。」
但我們還是很高興,它終於回來了,只是這高興只維持了幾天,因為幾天後它再次不知所終,並且我們再也沒有見過它。
(二)貓媽媽養孩子
貓媽媽養小貓是十分有趣的事。
小時候家裡的一隻母貓生了兩隻小貓。媽媽用大大的蘿框給它們做個窩,在下面墊些稻草,稻草上面鋪上舊棉衣,因為是冬天,貓窩就放在家裡。我們每天看貓媽媽在這個溫暖的窩裡給兩隻小貓仔餵奶,貓媽媽每天都用舌頭去舔自己的孩子,外婆說這是它在給貓仔洗澡。

貓咪最可愛的時候是它長的還不十分大時,貓媽媽出去了,兩個小傢伙不再願意呆在窩裡,它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它們順著蘿框往外爬,爬到頂端時不知怎麼才能下去,一不小心便一頭栽了下來,受驚後開始喵喵的叫起來,這樣的次數多了,它們的動作也嫻熟了,出來的次數越來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了。進去的時候沒有出來這樣順利,剛開始時,貓媽媽發現孩子在外面竄,會叼著它們的脖子把它們帶回窩。再大些,貓媽媽叼不動了,就圍著進不了窩的小貓叫,這時我們就捧起兩隻淘氣的小傢伙把它們送進去,更大些它們就能自如地進出,除了吃奶和睡覺,它們就再也不願呆在自己的窩裡了。這真像嬰兒學走路,從膽怯踉蹌地邁步到自如的奔跑。

貓媽媽對孩子很呵護,對外人充滿戒備,外人來看小貓咪,貓媽媽就會十分不安。家裡這兩隻生龍活虎的小貓準備送人時,童年的我萬般不舍地央求媽媽不要把它們給人,媽媽說家裡不能養這麼多貓。失去孩子的貓媽媽最初幾天總是悽悽惶惶地在家裡每個屋子轉著叫,它在呼喚自己的孩子。
(三)貓的樂趣

童年時會把貓當做小小的玩伴,對它們的各種可愛之舉記憶猶新。
吃飽喝足的貓,像貪玩的孩子一樣喜歡玩。我們家曾有隻特別貪玩的小花貓花花,一片小樹葉有時也會是它的玩具,花花把一片樹葉做道具,用兩隻前爪去撲樹葉,玩得不亦樂乎。
媽媽打毛衣時會把線團放在一個精緻的小竹籃裡,隨著手裡毛衣的編結,線團在竹籃裡滾動。花花先是警覺地看著,爾後撲上去抓起線團在地上玩耍起來,碰上媽媽心情不好時,會生氣地呵斥它,我們就會幫著撿起線團讓花花逃走。這種事花花好像沒記性,會反反覆覆發生。

花花戲鼠最精彩,抓住老鼠時花花發出的叫聲與它平日裡慵懶溫柔的聲音載然不同,處於高度戰鬥狀態嘴裡叼著捕獲的老鼠的花花從喉嚨裡發出:「嗚嗚……」低沉而急促的聲音。花花不會馬上處死或吃掉自己的「戰利品」。它會把老鼠放在地上,自己隱藏起來。這時的花花處於戰鬥狀態,它躲在暗處保持著隨時衝出去的姿態,觀察著老鼠的反應。驚魂未定的老鼠緩過神來掙開自己晶亮的小眼睛,然後試圖逃竄,貓會快速衝出來,抓起老鼠拋起來,這樣的幾個回合下來,老鼠就一命嗚呼。這時我們會覺得花花是功臣,如果爸媽沒看見它的功勞,我們會把自己看見的情景說給爸媽聽,為花花大大地請上一功。

外婆說:貓是愛乾淨的動物。我們也發現貓兒沒事時愛舔自己身上的毛。貓洗臉時很可愛,它先用舌頭舔自己的爪子,然後用爪子在臉上畫圈圈。媽媽常說我們不認真洗臉時跟貓一樣:鬼畫糊。

童年之後,家裡便很少再養貓了,我自己也沒有養過貓。在小區裡看見的流浪貓常常讓我想起那些有貓相伴的童年時光,特別期望這些秉性溫順的貓有個溫暖地安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