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爾文」脫「水」了?

2021-01-15 高中化學

(作者:肖溪樹)2018年11月13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在法國巴黎開幕。備受關注的國際單位制修訂將在此次大會上進行表決,在SI基本單位量子化演進的大潮中,基於「水的三相點」定義的「開爾文」,自然也在重新定義之列。「開爾文」的 脫「水」後何去何從?

「經驗溫標」知多少?

溫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保證溫度量值的統一和準確,有科學家建立了一些用來測量溫度的標準尺度,我們稱之為溫標。

不同溫度尺標比較(網絡圖)

華氏溫標:是用德國人華倫海特(Gabriel D. Fahrenheit,1686年~1736年)命名的一種溫標。該溫標選取氯化銨和冰水的混合物的冰點溫度為0℉,人體溫度為100℉,分為100等份,每等份為華氏1度,記作「1℉」。


華氏溫標紀念銀幣(網絡圖)

華氏溫標使溫度測量有了統一的標準,為熱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1714年,華倫海特發現液體金屬水銀比酒精更適宜製造溫度計,從而發明了以水銀為測溫介質的玻璃水銀溫度計。

「華氏溫標」作為一種經驗溫標,目前主要在美國以及三個島國使用。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測量溫度都使用攝氏溫標。

攝氏溫標:是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一種溫標,是由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Anders Celsius,1701年~1744年)於1742年提出來的一種溫標。

攝氏溫標紀念郵票(網絡圖)

攝氏溫標的規定是: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為0℃,水的沸點為100℃,中間分為100等份,每份為1℃。1954年,第十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將此溫標命名為「攝氏溫標」,以表彰攝爾修斯的貢獻。

法國著名科學家列奧米爾(網絡圖)

列氏溫標:是用法國著名科學家列奧米爾(René Antoine Ferchault de Réaumur,1683年~1757年)命名的一種溫標。1731年,列奧米爾把一個大氣壓下水的冰點定為0°R,而沸點則為80°R。列氏溫標曾經在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十分流行,但後來被攝氏溫標所取代。

「開爾文」何時「出道」?

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於1848年提出了絕對溫度和絕對溫標的概念。他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奠基人之一,由他創立的熱力學溫標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熱力學溫標也稱絕對溫標或開爾文溫標。

英鈔中的開爾文(網絡圖)

1954年,國際計量大會把熱力學溫標確定為標準溫標。並規定了熱力學溫度單位的定義,即選取水的三相點為基本定點,並定義其溫度為273.16K。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規定熱力學溫度以開爾文為單位,簡稱「開」,用K表示。

水的三相點

1967年,第 13屆國際計量大會給出開爾文的正式定義,即1開爾文等於水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據悉,水的三相點溫度和壓強分別為273.16K和611.73Pa。

實際上,熱力學溫標與攝氏溫標也是有聯繫的。比如,熱力學溫標規定了溫度的極點——絕對零度(-273.15℃),以此溫度點作為溫標的出發點,而熱力學溫標的分度間隔與攝氏溫標的間隔是一致的。

「開爾文」為何要重新定義?

熱力學溫標是一個純理論上的溫標,主要應用於科學技術研究領域。然而,「開爾文」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滿足在低於20 K和高於1300 K的場合使用。因此,重新定義「開爾文」很早就被列入了議程。

從熱平衡的角度來看,溫度反映的是熱平衡系統內部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從能量的角度來講,溫度則是描述系統內部不同自由度間能量分布狀況的物理量。

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

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建議採用自然基本常數―玻爾茲曼常數來定義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玻爾茲曼常數是用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命名的一個物理常數,它能夠把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與絕對溫度聯繫起來。

玻爾茲曼(Ludwig Boltzmann,1844年~1906年)是奧地利物理學家,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玻爾茲曼常數是熱力學的一個基本常量,其數值為1.3806505(24)×10-23 J/K。利用玻爾茲曼常數重新定義開爾文,可以提高對極端低溫和極端高溫的測量精度。

準確絕對地測量玻爾茲曼常數,使其不確定度達到新定義可以接受的水平,是國際計量界面臨的極大挑戰。在中國計量院2017年度十大科技事件中,我國科學家為開爾文重新定義進行的玻爾茲曼常數測量名列其中。

據悉,中國計量院採用聲學共鳴法和噪聲法兩種方法測量玻爾茲曼常數的相對不確定度分別達到2.0x10-6 和2.7x10-6,皆被國際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CODATA 2017收錄,從而為開爾文重新定義做出了重要貢獻。

———————————————————————————————

參考文獻

【1】科學出版社 Elizabeth Gibney.《真正改寫教科書:四個我們熟悉的基礎單位即將被重新定義》,搜狐網,2017-12-20。

【2】沈乃瀲.《計量學與基本物理常數溫度單位開爾文定義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中國計量,2013年。

【3】王魁漢.《溫度測量實用技術》(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

相關焦點

  • 「開爾文」脫「水」?國際計量大會一錘定音!
    中國質量新聞網截圖備受關注的國際單位制修訂將在此次大會上進行表決,在SI基本單位量子化演進的大潮中,基於「水的三相點」定義的「開爾文」,自然也在重新定義之列。「開爾文」的 脫「水」後何去何從?「經驗溫標」知多少?
  • 「熱力學之父」——開爾文
    1824年6月26日,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工程師,「熱力學之父」開爾文出生。 開爾文,原名威廉·湯姆森,因為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和對大西洋電纜工程的貢獻,獲英女皇授予開爾文勳爵銜,所以後世才改稱他為開爾文。開爾文曾提出著名的「開爾文問題」肥皂泡中的「開爾文問題」,是熱力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開爾文一生謙虛勤奮,意志堅強,不怕失敗,百折不撓。在對待困難問題上他講:「我們都感到,對困難必須正視,不能迴避;應當把它放在心裡,希望能夠解決它。
  • 開爾文與玻爾茲曼常數
    這個「無限冷」的想法讓許多物理學家著迷,1848年,開爾文勳爵發表了題為《論絕對溫標》的論文,指出絕對零度事實上是-273 ℃。國際單位制中的熱力學溫度(絕對溫度)的單位以開爾文勳爵的名字命名為開爾文(K)。
  • 七大國際單位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
    熱力學溫度由開爾文定義,符號T,單位K(開爾文,簡稱開),是七大國際單位之一。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定義熱力學溫度單位為開氏度(oK)。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將其改為開爾文(K)。
  • 毛細冷凝:沙堡與開爾文方程
    根據最新發布在《自然》上的論文,由諾貝爾獎得主安德烈·吉姆(Andre Geim)領導的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為存在了150年之久的物理學疑難問題提供了答案:即為什麼可用宏觀方程和大量水的宏觀特徵合理地描述毛細管凝結(一種基本的微觀現象,涉及幾個水分子層)。這是巧合還是自然規律?毛細冷凝會嚴重影響摩擦,粘附,靜摩擦,潤滑和腐蝕等特性。
  • 【走近SI】0開爾文,到底有多冷?
    水三相點的溫度被精確定義為273.16K。這是不含氣體的液態水、固態水(冰)和水蒸氣三相共存達到平衡狀態的溫度。之所以選擇這個溫度作為標準溫度,是因為它既方便使用,又易於復現。相應地,開爾文被定義為水三相點溫度的273.16分之一。我們通過與標準溫度比較的辦法,來測量物體的溫度。在SI中,我們還定義了另一種溫度單位,攝氏度(℃)。
  • 在納米尺度修正開爾文方程,中國這個重大突破登錄《自然》
    美術設計:馬子頌,梁琰開爾文方程的局限水蒸氣為什麼會凝聚呢?我們可以簡單認為,空氣只能承載一定量的水蒸氣,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多到超過一個臨界點,多餘的那部分會從空氣中跑出來,凝聚成水。對小的通道來說,情況又有不同。受表面張力和彎曲界面的影響,水在小通道內會更容易凝聚:在毛細通道限域空間內的氣體,不必達到過飽和狀態即可發生凝聚從而轉變成液體。
  • 關於開爾文電橋的原理詳解
    採用四端子檢測電阻的成熟開爾文測量方法改進測量。結果也表明,應特別注意電路板布局。遵循本文中給出的布局實踐,我們可依賴開爾文測量方法,高精度測量檢測電阻上的毫伏級壓降。 開爾文電橋 在討論超高精度CSM/CSA之前,我們首先將時間回溯,了解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家及先鋒工程師,開爾文男爵(圖1)。
  • 堆出沙堡的背後物理學,確認可用開爾文方程描述
    直到最近,曼徹斯特大學團隊的實驗終於解決這項難題,並且顛覆原本認為水在此微觀規模上會改變性質、結構明顯變離散的預期。建造一座沙堡需要的材料就是沙子和水。此時水仿佛一種膠,通過毛細管作用(又稱毛細現象)將沙粒結合在一起,過去研究表明,打造一座比較穩固沙堡的理想比例是8桶沙子+ 1桶水。
  • 修正經典開爾文方程!中科大建立新理論
    開爾文方程從理論上描述了毛細管內彎曲的液氣界面引起的蒸氣壓變化,被認為是固液界面潤溼領域三大經典理論之一。然而,當通道直徑縮小到水分子大小相當的尺寸時,由於實驗觀測難度大,開爾文方程裡採用的彎月面曲率、接觸角等概念難以被準確定義,而如何在納米尺度下修正開爾文方程,一直是研究者們關心的問題。
  • 開爾文的兩朵「烏雲」——經典物理學的危機
    作為一位大物理學家,開爾文的感覺是敏銳的。然而,他還是低估了這兩朵「烏雲」的威力。它們是從根基上動搖了經典物理學大廈,使經典物理學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開爾文所稱的第一朵烏雲就是指的邁克耳遜一莫雷的「以太」漂移實驗。
  • RO濃水反硝化脫總氮方案及計算書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RO濃水反硝化脫總氮方案及計算書1.設計範圍反硝化濾池脫總氮的工藝設計。反硝化濾池的主要作用是將廢水中的硝態氮通過反硝化過程而轉化為氮氣,從而達到脫總氮的目的。為了保證脫總氮的效果和總體去除率;考慮到冬季運行去除效率的下降,這裡的反硝化濾池設為二級反硝化工藝。一級反硝化濾池出水自流進入二級反硝化濾池。由於反硝化過程需要消耗碳源,當碳源不足時通過投加甲醇補充碳源,保證每一級的反硝化過程的正常運行。
  • 中外學者將經典開爾文方程適用性拓展到亞納米尺度
    開爾文方程從理論上描述了毛細管內彎曲的液氣界面引起的蒸氣壓變化,被認為是固液界面潤溼領域三大經典理論之一。然而,當通道直徑縮小到水分子大小相當的尺寸時,由於實驗觀測難度大,開爾文方程裡採用的彎月面曲率、接觸角等概念難以被準確定義,而如何在納米尺度下修正開爾文方程,一直是研究者們關心的問題。
  • 修正開爾文方程!90後女科學家發現納米限域毛細凝聚新現象
    毛細凝聚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通常由開爾文方程進行科學描述,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在沙灘上堆砌的「沙堡」,離開了毛細凝聚現象,也無法矗立。沙粒之間會形成一個個很小的凝聚水 「彎月面」,在尺寸很小的時候,相互接觸的沙粒間會產生巨大的副壓,這個壓力可以將每個沙粒相互『粘』在一起。可以想像一旦水幹了之後,沙堡便會坍塌成不定型的沙丘。
  • 修正開爾文方程!90後女科學家發現納米限域毛細凝聚新現象
    毛細凝聚作為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通常由開爾文方程進行科學描述,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在沙灘上堆砌的「沙堡」,離開了毛細凝聚現象,也無法矗立。沙粒之間會形成一個個很小的凝聚水 「彎月面」,在尺寸很小的時候,相互接觸的沙粒間會產生巨大的副壓,這個壓力可以將每個沙粒相互『粘』在一起。可以想像一旦水幹了之後,沙堡便會坍塌成不定型的沙丘。
  • 520倒計時: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之坎德拉、開爾文、安培
    人們後來發現,當球體的溫度從水的沸點降低到冰點時,球體中空氣的體積收縮了三分之一左右。這使得人們開始思考,如果一直對球體進行降溫的話會發生什麼。19世界中葉,英國物理學家威廉姆·湯姆遜,即後來的開爾文勳爵,也對「無限冷」(我們現在稱之為溫度的「絕對零度」)這一概念萌生了興趣。
  • 防脫口內扣式消防水帶接口研製成功
    隨著科學先進的、科技含量較高的大功率消防水罐車輛裝備投入消防部隊的推廣運用,部分配套的供大器材沒有及時配套跟進改進技術措施,傳統的消防水帶接扣等器材無法適應滅火救援現場的高強度供水壓力需要,大隊針對現有傳統的消防水帶接扣器材存在諸多弊端不利於大功率供水和配套使用,大膽進行性能最大限度化測試,發現現有廠家生產的和消防部隊配備使用的內扣式消防水帶接口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現有的內扣式消防水帶接口普遍容易斷裂
  • 零下45 攝氏度:科學家成功造出溫度最低的水
    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你肯定知道水的冰點是0攝氏度,但這並非水能達到的最低溫。低於冰點的水名叫「超低溫水」。近日,幾所實驗室的科學家造出了目前溫度最低的水。一支研究團隊成功將液態水溫度降到了230開爾文,另一支則取得了228開爾文的成績(約合零下45攝氏度)。
  • 開爾文的 「哥倫布蛋」 問題
    英國力學大師開爾文爵士 (Lord Kelvin) 於1877年提出過一個問題:「為何熟雞蛋能在平面上直立旋轉,而生雞蛋不能呢?」。這個有趣的 「開爾文問題」 曾吸引了包括格林希爾 (Greenhill,A.G.,1880), 儒可夫斯基 (Zhukovsky,N.E.,1885), 龐加萊 (Poincaré,H.,1910), 契塔耶夫 (Chetayev,N.G.,1957), 魯緬採夫 (Rumyantsev,V.V., 1965) 等大力學家的關注。
  • 攝氏,華氏,開爾文,關於溫度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
    但是關於溫度我們時常也有很多疑問,例如說溫度的單位有攝氏度,華氏度以及開爾文,還有各種溫度計直接就是測量的溫度嗎,溫度到底是什麼,今天就一起來了解那些關於溫度的秘密。而實際上,熱就是一種能的形式,物質吸收熱能就會變熱,例如燒開水,當水吸收到了熱能後就會隨溫度升高而變熱,反之,當物質失去熱能後就會變冷,如將水放入冰箱中,當溫度下降水失去熱能就會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