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發布 TOF 3D 超感應技術:更安全的「刷臉支付」來了

2021-01-13 愛範兒

vivo 發布 TOF 3D 超感應技術:更安全的「刷臉支付」來了

一年一度、為期 3 天的 MWC 2018 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下文簡稱:MWCS 2018)在 6 月 27 日上午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 104 個國家、600 多家企業都在本次大會上展示了自家的新品、新技術。

而在這些廠商當中,我們也依然能看到不少國內知名廠商參展。

就在剛過不久的 6 月 12 日,vivo 正式發布了「未來」旗艦 ——vivo NEX,並公布了「零界全面屏」和「第三代屏幕指紋識別」等幾項新技術,成功吸引到了不少人的眼球。

時隔兩周後的今天,vivo 除了在本屆 MWCS 2018 大會上展出了 vivo X21 FIFA 世界盃非凡版和 NEX 兩款新機以外,還在現場首次發布了「TOF 3D 超感應技術」。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這項新技術的發布也自然成為了大會首日開展的焦點之一。

有效深度信息量比結構光高 10 倍

相比去年在 MWCS 上發布的「屏幕指紋識別」,今年 vivo 則是將重心放在了智慧型手機的另一個風口——人臉識別技術上。

雖然人臉識別功能在如今看來已經不算是個特別新鮮的新事物,即便是在單純的軟體層,我們同樣也可以在 2D 圖像的支持下進行各種「刷臉」。

但在體驗和安全的層面上,2D 圖像驗證只是一個形態上的人臉識別,真正做到可靠的還是需要硬體層上的支持。因此,目前主流的 3D 驗證方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結構光,一種是這次 vivo 發布的 TOF 3D 超感應技術。

根據官方介紹,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元件發射近紅外光,通過傳感器計算出紅外光與目標觸達、返回的時間差,從而得到 3D 立體視覺識別。相比於結構光方案,TOF 的有效深度信息點達到了 30 萬個,為結構光方案的 10 倍數。

而與此同時,TOF 的工作距離也較結構光方案提升到了 3 米之遠,讓手機在 TOF 技術的支持下,為用戶實現 3D 試衣、拍照以及 MR 體感遊戲等功能。

TOF 方案的應用

在發布會上,vivo 的產品經理給我們舉出了 TOF 方案的三個場景應用例子。

首先是 3D 試衣。我們現在在網購衣褲時,往往除了考慮衣服尺碼是否合適以外,還會想 A 衣跟 B 褲的搭配是否好看。但由於目前缺少在硬體層上的支持,因此即便是有著相對成熟的 AR 技術,可以給 AR 提供施展的空間也仍然相當有限。

而在 TOF 技術的支持下,手機可以 3 米距離內對用戶進行識別,從而實現 1:1 的 3D 線上試衣,為用戶免去不少退換貨的麻煩。

不過,「3D 試衣」並非僅僅只是通過以上 50 個字就能完美實現。用戶除了需要提前輸入個人信息、讓手機進行建模以外,還需要平臺商家將產品信息進行錄入。所以就目前來看,3D 試衣的確是個很不錯的概念功能,但距離真正且完美地實現,相信 vivo 的前方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相比前面的 3D 試衣,MR(混合現實)體感遊戲和 3D 美顏似乎要更貼近現實一些。

在 TOF 的特性加持下,用戶可將手機變成 MR 體感遊戲主機,在有限範圍內通過手勢、肢體來操控遊戲角色,以獲得更沉浸有趣的遊戲體驗。

再一個是在獲取精細臉部、身體數據的基礎上,系統會藉助 AI 美顏算法為用戶進行「精修」美顏、打光、背景虛化等,以獲得更細緻的美顏甚至美體的效果。

宣布與微信團隊合作,公布 3D 視覺開發者計劃

在本次發布會上,vivo 除了發布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外,還宣布目前已經與微信團隊達成深度合作。

根據 vivo 介紹,目前,TOF 技術已成功支持微信人臉識別支付,預計將會在 2018 年下半年投入商用,並成為國內首家支持微信人臉識別支付的手機廠商。

另外有一點值得一提,vivo 為了能讓 TOF 技術儘快投入實際應用,目前 vivo 官方已經開啟了「3D 視覺開發者」計劃。在會上,官方表示歡迎行業開發者、服務供應商以及手機用戶一體探討、開發並不斷提升 3D 視覺的性能表現和體驗。

TOF 技術的原型機和初體驗

去年,vivo 在 MWCS 大會上用了兩臺與 Xplay6 有著 90% 相似的技術展示機作為超聲波屏幕指紋技術的搭載設備。而在今年,我們同樣也在展臺上看到了兩款搭載 TOF 技術的原型機——一款是「魔改」版的 vivo X20,另一款則是外觀足夠「硬核」的技術展示機。

筆者在 vivo 的展臺上體驗了一次 TOF 的 3D 建模,手機在經過工作人員配對調校後,開始藉助支架進行 360 度錄製。整個錄入過程為 36 秒,期間我需要摘下眼鏡,且目視前方並保持固定姿勢。

錄入成功後,圖像會被發到另一臺設備上,在特定程序中,能看到建模後的圖像。

在 3D 建模體驗區的旁邊的是 MR 體感遊戲體驗,遊戲的主機是前面所說的「魔改」版的 vivo X20。筆者圍觀了幾分鐘其他觀眾的試玩,發現 TOF 在動作追蹤方面其實已經是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新技術已經符合推出市場大量應用的條件。因為就目前來講,TOF 在軟體層方面仍然只是在 Beta 測試階段而已。所以,最完整、完美的 TOF 技術體驗我們最快還得等到今年的下半年。

vivo 臧亞奎: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已經達到了可量產的狀態。

會後,愛範兒參加了 vivo 舉辦的媒體 QA 專訪。對於新技術的發展歷程、vivo 在未來的發展計劃等問題,vivo 軟體部門負責人劉旭東、技術專家臧亞奎為現場媒體進行了解答。

媒體:我們在業內看到有很多類似的人臉識別方案,vivo 為什麼會選用 TOF 技術,有什麼優勢?

劉旭東:其實技術發展的路程是動態的,所以在蘋果 iPhone X 時期,結構光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現在在我們的技術上有更多的優點,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有更優的性能,更重要的一點是對 ID 的影響更小,我們堅定地選擇了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的方案。

劉旭東:這項技術三個優點,第一有效深度信息高,一般的結構光技術方案是 DOE 衍射,衍射現在做的最好只有三萬個點,我們有 30 萬個點,比競爭對手多了 10 倍;第二個優點測距遠,是由於結構光本身的限制,目前只能做一些近距離的識別,而遠距離則是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更有優勢;第三個優點體積小,如果結構光要做的好需要更大的元器件,這一點是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能達到的。

媒體:現在已經到了能量產的程度了嗎?

臧亞奎:現在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已經達到了可量產的狀態。

媒體:目前看到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所需要的硬體模塊還比較大,vivo 又是以外觀為首要設計,怎麼解決這二者之間的衝突?

劉旭東:現場展示的方案只是對於用戶技術展示,並不意味著量產機上會採用這樣的形式,目前我們內部已經有解決方案,更具體的細節因為涉及到產品的保密還不方便透露,請看今年下半年的產品。(莫非今年 vivo 要發三款明星新機?)

媒體:現在 vivo 已經做到了第三代屏幕指紋解鎖技術,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也達到量產狀態的話,今後在產品規劃上這兩個技術是如何規劃的?之前我們看到華為手機 RS 上出現了三種解鎖方式,不知道兩位對這個怎麼看待?

 劉旭東: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是有四方面功能:

1. 基礎拍照功能,TOF 可實現立體影像拍攝,也可以將人像拍的更好更美,在虛化、打光這些細節上不斷調試;2. 增強手機的感知能力,類似 Slim 跟 AR 功能的增強;3. 通過技術改變用戶的交互方式,今天展示了體感遊戲以及手勢控制的一些應用。4. 高精度,需要能識別的細節非常多,所以(這個技術)額外的附加值是能做人臉識別、生物識別。

屏幕指紋解鎖技術跟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從技術端來看是兩個獨立的技術。從消費端來看每一位用戶對產品是有不一樣需求的,用戶對於指紋解鎖還是有非常強的需求,這兩個需求是不衝突的,但是具體產品上怎麼搭配請大家拭目以待。

媒體:之前提到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主要會應用在最核心的幾個技術上,目前拍照部分有沒有展示?想問一下此外 vivo 這邊還有哪些業務在拓展?

臧亞奎:剛剛我們也說到 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因為高深度信息以及好的理解能力,在拍照這一點上它可以改變面部容貌以及實現很自然的光效,這是基礎應用。

其次大家在行業這麼多年一直想把拍照拍得更好,無非從幾方面:

1. 把人拍的更好;2. 把景拍的更好。為此我們引入了雙目和 DSP 技術,這一次我們又再一次引入 TOF 技術把拍照做的更好,比如說增強虛化是我們非常顯性、非常突出的應用。 

拍照還有很多場景大眾可能沒有那麼強的感知,但是我們做了很多細節的提升,比如它能夠幫助產品提升快速對焦。這些都是基礎技術,但在消費者方面我們不會重點宣傳,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的很多技術能力可以應用在拍照領域。

那麼,TOF 技術在未來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它有能實現什麼功能?不久後,我們也會對 vivo 這項新技術進行詳細解讀。

相關焦點

  • vivo又展示了另外一個領先行業的「武器」——TOF 3D超感應技術
    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裡,vivo 先後展示並量產了包括屏幕指紋、升降式攝像頭、屏幕發聲、SIP 封裝音頻模塊等多個堪稱「黑科技」的技術。 6 月 27 日,在上海舉辦的 MWCS 上,vivo 又展示了另外一個領先行業的「武器」——TOF 3D 超感應技術。 什麼是 TOF 3D 超感應技術?
  • 突破立體成像局限:vivo正式發布TOF 3D超感應技術
    2D向3D進化,vivo加速推動行業變革 vivo一直遵循以科技時尚創造非凡生活的理念,堅持以技術加速來突破智慧未來。在去年的MWC大會上,vivo正式發布了屏幕指紋技術,並在後續發布的vivo X20 Plus屏幕指紋版、vivo X21以及最新的AI智慧旗艦vivo NEX上實現量產。
  • 支持微信人臉識別支付 vivo發布TOF 3D超感應技術
    過去一年,vivo在新技術上頻頻發力。繼屏幕指紋、vivo NEX零界全面屏手機後,vivo在今天又帶來了一項全新技術。
  • vivo再秀黑科技!正式發布TOF 3D超感應技術
    【PConline 資訊】正如vivo此前就官宣的消息,vivo將會在今天的MWCS2018上展示全新的技術成果,即發布TOF 3D超感應技術。  這項技術的出現突破了目前手機行業立體成像技術的局限,為未來的影像、人機互動、AR等帶來了無限可能,加速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
  • vivo再秀黑科技,TOF 3D超感應技術成行業之最
    而相比結構光技術,vivo TOF 3D超感應的有效深度信息點高達30萬,為結構光技術的10倍,是目前行業最高的有效深度信息點數量。另外由於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對於基線的需求為零,使得機身的ID設計上有著更靈活的空間,為未來手機形態提供更多可能性。換言之,其能夠在更小的區域內實現諸多功能,佔用面積遠遠小於傳統的3D結構光。
  • 獨家對話vivo工程師:詳解TOF 3D超感應技術 | 凰家評測
    鳳凰網科技 梁程遠目前3D光學成像技術應用到手機產品層面的,按照發布時間次序分別有蘋果iPhone X(Face ID)、小米8探索版、OPPO Find X、vivo TOF 3D超感。但事實上vivo並沒有說明這個10倍的數據邏輯關係,所以幾乎所有科技媒體都對此產生了「「10倍」認知誤區」。他們認為iPhone X的原深感鏡頭3D結構光的散斑點陣數是3萬,vivo TOF 3D超感應的測距點是30萬,所以後者就是就是前者的10倍。這裡犯了一個很明顯的錯誤。那就是結構光這3萬個點,是紅外投射器經過DOE衍射,打在被測物理表面上的3萬個隨機散斑。
  • vivo技術專家:TOF 3D超感應技術新品下半年亮相
    優先保證ID設計是第一位手機的技術發展路程是動態的,在蘋果iPhone X時期,結構光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到了現在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或許擁有更優的性能,更重要的一點是對ID的影響更小,所以vivo堅定地選擇了vivo TOF 3D 超感應技術的方案。」
  • 10秒建模的手機3D掃描,vivo正式發布TOF 3D超感應技術
    而處在創新浪頭上的vivo再接再厲,在上海舉辦的MWC大會上給世人又帶來一項黑科技——TOF 3D超感應技術,結合此前vivo一系列的超前表現,新科技的發布將大會主題引向「遇見美好未來」。搭載這項技術的手機可以理解成手持3D掃描器,利用連續光脈衝反射對接收數據進行分析和建模,最終完成對目標物體的精確識別。
  • vivo TOF 3D超感應技術發布,細數vivo這幾年的技術成就
    6月27-29號在上海舉辦2018MWC大會,這個移動通信界的重要盛會各廠商也都會把自家最新技術拿出來展示,此次vivo更是將vivo TOF 3D超感應技術帶到了大會上,按照vivo的研發習慣,兩三個月內有望在新機上看到此功能。
  • 探索黑科技——VIVO TOF 3D超感應技術!
    而從今年來看,卻在主打科技,從VIVO NEX的發布,到6月27號在MWC上海站上展示的TOF 3D的傳感鏡頭。我們可以看到VIVO滿滿的誠意。首先,先說一下TOF 3D超感應技術究竟是什麼吧。按照vivo的官方介紹,vivo TOF 3D超感應技術通過發射近紅外光,傳感器計算紅外光與目標的觸達返回時間差,從而實現立體視覺。
  • vivo再次燃爆手機行業,TDF 3D超感應技術正式發布
    前不久正式發布的VIVO NEX 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以黑科技的方式詮釋著全面屏手機,徹底顛覆了人以往劉海屏的處境,vivo向無邊框屏又邁出了新的一步,相信隨後也會更多的全面屏方案出現,vivo可謂是開啟了先河,在創新方面不愧是行內標杆,那麼今天vivo在MWC2018上海正式發布TOF
  • Vivo發布3D超感應新技術 支持微信人臉識別支付(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6月27日舉行的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站上,vivo發布了一項新技術-TOF 3D超感應技術。該技術可實現更為安全、精確的面部識別體驗。未來,該技術還將應用於3D拍照、3D試衣、MR體感遊戲、3D列印等領域,為智慧終端加速開啟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 vivo展示TOF 3D超感應技術
    備受關注的是,vivo還在MWCS現場首次發布了「TOF 3D超感應技術」,這項技術的出現突破了目前手機行業立體成像技術的局限,為未來的影像、人機互動、AR等帶來了無限可能,加速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引發現場媒體和參展者的熱烈關注。vivo一直遵循以科技時尚創造非凡生活的理念,堅持以技術加速來突破智慧未來。
  • vivo MWCS2018上再放大招,TOF 3D超感應技術確認!
    ●TOF 3D超感應技術據悉,vivo TOF 3D超感應技術是採用紅外攝像頭、TOF雷射發射器、距離感應器、光線傳感器等元件組成模組,通過發射脈衝來精度讀取用戶面部信息,高還原用戶的面部特徵。從現場的圖片來看,TOF 3D超感應技術建模也相當簡單,首先是根據模型動畫來旋轉頭部,接著是將頭緩慢轉至左右側90度,最後手機獲得信息後在建模當中。●TOF優勢, 區別於3D結構光技術那跟3D結構光技術有何不同?
  • vivo全新系統OriginOS體驗:高自由度的「平行世界」
    從廠商的角度來看,vivo一直以來都清楚,對於硬體足夠強勢,技術水平已經有著足夠競爭力的vivo來說,系統UI註定是vivo長賽道的最後一塊拼圖。《易評機》欄目也在第一時間對OriginOS進行了嘗鮮體驗,一起來看看這款讓人期待已久的深度定製系統到底有哪些變化。
  • 彎道超車蘋果,vivo NEX雙屏版TOF 3D超感應技術全解析
    在vivo NEX雙屏版上,我們終於見到了此前vivo在MWC上所發布的TOF 3D超感應技術,TOF全名Time Of Flight意為飛行時間,其原理是通過給目標連續發送光脈衝,然後通過傳感器接受目標返回的光,從而得到目標的物距離。
  • 平衡隱私安全雙需求,「維感科技」以ToF3D技術重新定義安防
    2013年,芬蘭一家科技公司首次推出創新型支付技術——刷臉支付,自此,基於生物識別的刷臉技術在全球火熱鋪開。該技術在我國大面積應用是在2017年iPhoneX推出了刷臉解鎖和刷臉支付之後。歷經幾年的高速發展,現如今,刷臉支付、刷臉門禁和基於人臉識別的安全監測等在國內已成常態。然而,人們在享受密碼通行便利的同時也交出了隱私權,身份識別的濫用和隱私信息洩露事件屢見報端。受眾理性回籠,如何兼顧安防與隱私成為這場社會性拷問的焦點,而ToF技術正有望成為這場科技與人性追逐角力的平衡點。
  • 現場體驗TOF 3D超感應技術,忍不住為vivo點讚
    還有那塊44臺vivo NEX組成的手機屏幕牆,據說總價值約22萬元,要不要這麼土豪!克制下情緒,咱今天的主要目標是新技術。相信從展臺的相關介紹大家也有所了解,TOF 3D超感應技術支持3D人臉識別和解鎖、安全支付、AR美顏、體感遊戲、AR試衣間等多場景應用。是不是一聽到這些新奇的玩意,就忍不住想要嘗試一番呢?
  • 平衡安全監控和隱私保密需求,「維感科技」以ToF 3D技術重新定義安防
    來源:創業邦2013年,芬蘭一家科技公司首次推出創新型支付技術——刷臉支付,自此,基於生物識別的刷臉技術在全球火熱鋪開。該技術在我國大面積應用是在2017年iPhoneX推出了刷臉解鎖和刷臉支付之後。歷經幾年的高速發展,現如今,刷臉支付、刷臉門禁和基於人臉識別的安全監測等在國內已成常態。然而,人們在享受密碼通行便利的同時也交出了隱私權,身份識別的濫用和隱私信息洩露事件屢見報端。受眾理性回籠,如何兼顧安防與隱私成為這場社會性拷問的焦點,而ToF技術正有望成為這場科技與人性追逐角力的平衡點。
  • 3D視覺成像的下一站 淺析TOF 3D立體攝像頭技術
    然而,如今的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屏幕內的視界」,除了需要拍攝更具立體感的照片,更安全的面部識別/支付、3D試妝、AR裝潢、AR遊戲、體感遊戲、全息影像交互等需要「3D視覺成像」技術支撐的應用環境(圖1),才是智慧型手機未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