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製作的大型紀實特別節目《北緯30°•中國行》6月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推出,這是中央電視臺今年重點打造的一項長距離電視採訪行動,也是央視進一步深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具體舉措。《北緯30°•中國行》預計將製作180集,每集45分鐘,除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外,還將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
《北緯30°•中國行》和此前熱播的《邊疆行》、《沿海行》一同構成《遠方的家》欄目「三部曲」。攝製組從浙江舟山群島出發,沿北緯30°線,自東向西一路行進採訪,橫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川、西藏九個省、市、自治區,最後抵達西藏阿里地區,沿途將到訪300多個市縣,總行程預計超過2萬公裡,節目將著重展現北緯30°沿線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
從世界範圍看,北緯30°線及其附近,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同時也遍布很多世界奇觀和歷史之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等自然奇觀都在北緯30°附近;從中國範圍看,北緯30°線橫穿中國腹地,無論從自然還是人文角度,都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的橫切面。這裡地形、氣候多樣,從舟山群島到長江中下遊平原,從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跨越三大階梯,海拔高度由海平面逐漸上升到世界屋脊。這裡風光奇特,普陀山、黃山、張家界、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景觀名聞遐邇,貢嘎雪山、南迦巴瓦峰等十幾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整齊排列,沿線的平原、高山、峽谷、河流、草原、森林構成了「中國最美的風景大道」。在這條緯度線上,湖北神農架、四川三星堆等自然和歷史之謎還有待人們探索。中國北緯30°沿線物產十分豐富,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等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稻米產區,養活了數以億計的人口。同時,這裡還是一個歷史文化的寶庫,吳越、荊楚、巴蜀、藏羌等不同類型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沿途百姓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充滿了神奇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