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愛因斯坦,聽到最多的是:「愛因斯坦他發明了什麼?」
也難怪,相對論和能量公式都比較難懂,所以讓人只隱約記得愛因斯坦與原子彈有某種內在關係。這實在是冤枉,連愛因斯坦的在天之靈也會憤憤不平的。
弄不清愛因斯坦身份的人,是混淆了科學與發明的關係,就如同將牛頓與愛迪生視為同行一樣,是一般科普知識欠缺所致。打一個不很恰當的比喻:科學是路,發明是車,車離不開路,路制約車。沒有路,再好的車也是一堆漂亮的鋼鐵零件;沒有科學,再好的發明也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毫不誇張地說,根據愛因斯坦創立的科學理論而衍生出的發明創造,涵蓋了現代文明的每一個角落,在我們衣食住行的每個細節都閃現著愛因斯坦的影子。但因為缺少感恩和追問的習慣,我們竟習以為常,毫不知情。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併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
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在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天德皇軍隊通過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們都湧向窗前喝彩助興,小孩子們則為士兵發亮的頭盔和整齊的腳步而神往,但愛因斯坦卻恐懼得躲了起來,他既瞧不起又害怕這些"打仗的妖怪",並要求他的母親把他帶到自己永遠也不會變成這種妖怪的國土去。中學時,母親滿足了愛因斯坦的請求,把他帶到義大利。愛因斯坦放棄了德國國籍,可他並不申請加入義大利國籍,他要做一個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
大戰過後,愛因斯坦試圖在現實的基礎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夢想,並且在"敵國"裡作了一連串"和平"演說。他的思想和行動,使他險遭殺身之禍:一個抱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俄國貴族女刺客把槍口偷偷對準了他;德國右翼刺客們的黑名單上也出現了愛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懸賞兩萬馬克要他的人頭。為了使自己與這個世界保持"和諧",愛因斯坦不得不從義大利遷到荷蘭,又從荷蘭遷居美國,而且加入了美國國籍。他認為,在美國這個國度裡,各階級的人們都能在勉強過得去的友誼中共存下去。
愛因斯坦有一張最著名的吐舌頭的照片,拍攝於 1948 年 12 月,這一年,69 歲的愛因斯坦因為腹痛被送往布魯克林猶太醫院。醫生在檢查中發現愛因斯坦的心臟主動脈上有個葡萄大小的動脈瘤,愛因斯坦知道後回答說:「隨它爆吧(Let it burst)。」
出院的時候,醫院門口滿是記者,愛因斯坦就在這時衝著鏡頭吐了吐舌頭,這就是這種照片的由來。
7 年後,這顆動脈瘤破裂,愛因斯坦去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