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理科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
再傳捷報
在2020年中國數學奧林匹克
暨第36屆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中
天津一中學子
榮獲5銀1銅
比賽分兩天進行,每天考試時間為上午8:00-12:30,既考查參賽學生的數學基本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基本數學素養,也考查學生的心理素質、意志品質,以及學生的創造性、科學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決賽中,6位同學以學習探究數學知識的態度享受考試,解題過程中雖有遺憾,但也展示出自己的實力,取得了驕人成績:陳泰燁、宗兆輝、李季錕、陸昶安、胡適宇同學獲得銀牌,邱鈺琪同學獲得銅牌。
陳泰燁-銀牌
宗兆輝-銀牌
李季錕-銀牌
陸昶安-銀牌
胡適宇-銀牌
邱鈺琪-銅牌
陳泰燁(銀牌) 來一中前,學數競基本都是一個人,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刷題……一個人的競賽路很孤獨,也很枯燥,直到來到一中,一中給我們提供的是更廣闊的交流平臺,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更濃厚的數競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總有更強更優秀的人,亦或說是對手——在鞭策激勵著你,不斷前進。大家2021年一起加油!
宗兆暉(銀牌) 學競賽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耐力吧,對短時間高強度,和長時間高難度的適應力,尤其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長時間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平常做題的時候不要急於看答案,有90分鐘以上思考同一道題的經歷會對考試時保持平穩的心態有很大幫助。其次就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適當的討論會讓枯燥的刷題變得易於接受。在一中這個平臺,會遇見更多一起學競賽的人,會讓你受益良多。
李季錕(銀牌) 注重一試的學習,在一試難度逐漸降低的今天,一試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以學校晚上組織的一試課為基礎,多刷題,做到熟練掌握大部分類型題。系統學習二試知識,儘量做到沒有短板。這樣在代數(幾何)難度波動較大的時候不會出現直接沒辦法的情況。二試更重要的是在短時間解決較多題目,一旦想偏就極其危險,所以要鍛鍊自己判斷、調整思路的能力。學校組織了系統的二試課程,課程中更重要的是學技巧,學方法,學思想,儘量做到總結歸納。再次見到類似題目時能做到熟練應用。學習競賽的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從別人那裡汲取想法是提升自己的很好的手段。對於同一道題目,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辦法,思路可能截然不同,幾個人討論一下,就能互相促進。所以有幾個好隊友是很重要的。祝大家2021年一起進步!
陸昶安(銀牌) 7月之前,我對數學競賽的理解幾乎處於茫然的狀態,我也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大型考試。初三時我也自己了解過一些競賽書籍,但是我沒有時間去做,也由於規劃不系統、不清晰導致一直沒有系統看書刷題,因此,可以說我的能力幾乎達不到聯賽水平。中考後,王朝老師找我談了一次話,按照難度給我推薦了一些書,系統規劃了暑期的學習內容。我利用暑假的時間,刷完了除了組合以外的聯賽難度的書。並且在8月中旬上了學校的12次線上一試講座,更加了解了聯賽一試的重難點,在9月份的聯賽中拿到152分,一試92,二試60,進入冬令營。得知自己進隊後,除了語文、英語課以外的在校時間,我都會去學校安排的專屬進入省隊同學競賽學習的自習室,每天與高年級學長學姐一起備考決賽。在自習室中,沒有課堂中瑣碎的知識,心能夠靜下來,花一整個小時去思考一道題。隨後我參加了天津市組織的集訓,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我遇到了高手,自己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冬令營的第一天考試,我確實緊張,導致會做的題沒能做出來;第二天我放平了心態,做出來了一道題,最後獲得全國銀牌。最後給大家一些建議:初中的學弟學妹中考一定要留在一中,我相信學校可以培養好你們;教練員布置的任務一定要按計劃認真完成;考試的時候會做的題一定要寫完整的過程,加試和冬令營中感覺能做的題一定要想方設法做出來,完全沒有思路的題儘量不去做。最後感謝我的班主任郭老師還有各科老師對我的指導,使我能夠學習數學競賽的同時沒有高考方面的後顧之憂。祝大家2021年取得更好的成績!
胡適宇(銀牌) 我從小學開始就一直學習數學競賽,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我還在初中益中學校時就開始學習了高中數學競賽,從那時起,一中、益中的教練和老師們就一直給我很大的幫助,讓我參加學校組織的競賽課程、還請到幾位教授來為我們培訓。進入天津市代表隊後,學校還為我們組織了集中培訓,老師們為我們搜集了各類競賽的試題,安排了專門的競賽教室供我們討論、學習。我去武漢、長沙的兩次CMO,學校都派出好幾位老師為我們加油鼓勁。考試結束回到班裡,老師們也都耐心地幫我們解答問題,幫助我們補上之前落下的日校課程。學習數學競賽激發了我的興趣,培養了我的能力,也拓寬了我的視野。祝學弟學妹2021年再創佳績!
邱鈺琪(銅牌) 圓滿的完成了全國數學競賽,回歸到日校的高考複習,回想起這段難忘的經歷仍歷歷在目。高一第一次在階梯教室上的第一堂競賽課至今記憶猶新,吸引我由此開始了數學競賽的徵途。一中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競賽學習氛圍,學校每周二固定的大課和實驗班單獨的中午加練為我打下紮實的基礎,再結合周末的課外學習,高二那年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我信心滿滿地走入考場但成績卻沒有達到預期。郗老師一直鼓勵我給我信心,最終在女奧比賽中獲得了銀牌,使我重拾對競賽的信心,終於在高三的聯賽中取得了好成績,榮幸作為天津省隊的一員參加CMO決賽。在備考過程中同樣感謝傅老師和王老師的培養和鼓勵,使我輕鬆踏入考場。這一段經歷將是我一生寶貴的回憶。
在此,特向以上6位同學及天津一中數學競賽教練員團隊的傅善林、郗鵬、王朝、郭保桐老師表示祝賀!感謝學校各位領導對數學競賽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謝數學組全體教師對數學競賽工作的幫助,感謝一起奮鬥在教學一線的各年級部主任、班主任、各科教師的默默付出,同時感謝在數學競賽發展之路上為學生授業解惑、指引方向的各方數學競賽教練員、教授、以及國內頂級數學競賽研究專家!
希望同學們以本次數學盛宴為起點,繼續在數學的海洋中穿梭遨遊,探索數學的未知領域,享受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的真諦,成為最好的自己,秉承著「樸實敬德,求真正義」的校風,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是目前國內最高水平的大賽,不僅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提高問題的理解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有效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性格、嚴謹的處事方式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天津一中有著完善的數學競賽培訓機制,教練員4人,形成梯隊式培訓。校內競賽課程分為一試課程、二試基礎課程和二試進階課程,一試課程和二試基礎課程均由本校教練員講授,二試進階課程由學校聘請專家教授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
從2020年8月開始,天津一中增加了暑期的一試真題線上講座,由本校的4位數學競賽教練員講授,對近十幾年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試真題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分類歸納講解,共12次課程,面向天津市所有對數學有興趣的同學,各年級同學均可參加,為9月份的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做最後的衝刺,希望可以對想提高一試水平的同學提供幫助,也為國家重大戰略強基計劃提供助力。
在天津一中的數學競賽培訓體系下,近幾年數學競賽成績穩步上升:
2018年共3人進入省隊,3枚銀牌;
2019年共5人進入省隊,2枚銀牌,3枚銅牌;
2020年共6人進入省隊,共5枚銀牌,1枚銅牌。
2018年省一20人;
2019年省一17人;
2020年省一26人;
為強基計劃一類考生的錄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強基計劃招生政策簡介
強基計劃指導思想和原則是服務國家戰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36所強基計劃招生高校名單: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強基計劃招生錄取方式:
各高校根據分配給各省的招生名額在各省分別選拔錄取,分為一類考生錄取和二類考生錄取
一類考生:
假設某高校在某省內招生計劃人數為x,則入圍條件為高考成績達到報名該校強基計劃(每位同學限報一所高校)的考生中前5x名(少數學校為4x)
高考出分之後進行校測,校測包括筆試和面試(一般為15分)
錄取規則:按照綜合成績排名取前x名錄取,綜合成績算法多數高校為:高考成績折合成85分+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筆試面試共15分),少數學校為高考成績折合成90分+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筆試面試共10分)
二類考生:
破格入圍條件:具備學科競賽全國決賽銀牌及以上成績
破格錄取:與一類考生參加相同的考試進行綜合排名,只要綜合成績不低於一類考生錄取的最低分即被錄取,並且破格錄取的考生不佔一類考生招生的名額,沒有名額限制。
2020年高考是執行強基計劃的第一年,天津一中2020屆考生共有30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其中12人被清華大學錄取,18人被北京大學錄取,在這30人中有 7人為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一等獎獲得者,6人為省二等獎獲得者,數學競賽的學習經歷為強基計劃選拔及進入高等學府後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強基計劃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天津一中人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美哉一中,人才濟濟揚美名;與國同生,黨哺育下得繁榮」,天津一中全體師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強基計劃貢獻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有志於參加強基計劃一直在學習數學競賽的同學堅定自己的信念,有任何問題歡迎與天津一中數學競賽教練員團隊聯繫,天津一中將盡最大努力提供幫助。
來源:天津市第一中學
監製 | 李翠松 李莉
編審 | 王瑋
編制 | 王寧
供稿 | 數學組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天津市第一中學。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