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媒24日報導,美國時間10月22日晚上9點,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辯論展開,美國總統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開展了一場「更加禮貌、相對克制」的交鋒,與插話頻繁、時而伴有侮辱性言語的首次辯論現場形成鮮明對比。此次辯論備受矚目,這可能是大選投票日前兩位候選人最後一次同時出現在公開場合中。對於已連續數周在全國和關鍵州民調結果居下風的現任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來說,這可能是改變競選勢頭的最後機會。
據悉,在辯論中,兩位總統候選人圍繞新冠疫情、醫保、經濟、國家安全、種族問題等議題針鋒相對。當晚辯論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新冠疫情,這已成為2020年美國大選的關鍵問題,在當晚的辯論中佔據了最多的討論時間。川普一如既往的淡化了疫情的嚴重性,他還說自己的行動避免了250萬美國人死亡,並聲稱自己已對新冠「免疫」。對此,拜登回應指出:美國已有22萬人死於新冠病毒,對那麼多死亡負責的人不應該繼續擔任總統。川普回應「我負全責」,不過他緊接著又「甩鍋」給中國稱,「病毒來到這裡不是我的錯,是中國的錯」。
值得注意的是,兩人在國家安全議題上集中提到其他國家。在討論外國涉嫌「幹預」美國大選時,拜登表示,如果當選,「它們將付出代價」。對於「它們」,拜登特別提及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兩人互相指責對方或家人與中國有商業往來,或是有利益存在。最後,辯論討論了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川普表示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是因為不願意犧牲成千上萬美國人的工作機會。而拜登表示,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是一個致命的威脅。而談及氣候變化問題時,川普用「骯髒」形容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空氣。川普表示,與這些國家相比,美國擁有「最乾淨的空氣」和「最乾淨的水源」。
針對川普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大家都是剛剛從外面來的,「我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今天外面的天空是蔚藍的。」趙立堅表示,我們對美國的大選不感興趣,也希望美國在大選中不要拿中國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