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拍攝出有故事有內容的照片?
有故事有內容的照片,更有看頭,更厚重,不單薄。那在攝影時,怎麼才能拍攝出有故事、有內容的照片呢?
為了方便大家練習和拍攝,攝影自學班,還是為朋友們總結了4句口訣:
擺拍道具有故事。抓拍職業內容知。
電影大片不奢侈。局部遐想不丟失。
下面通過具體有故事和內容的照片,為朋友們解析這4句口訣的用法:
1、擺拍道具有故事。
想讓照片看起來有故事、有內容,多數情況下,都需要拍攝到人,拍人分擺拍和抓拍,先介紹擺拍:(後面介紹拍攝方法)
(1)在拍攝時,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故事感的道具,來烘託整個照片的故事氛圍。比如第1張照片中的書本和書包,配合上模特的眼神。可以讓大家聯想到關於學生時代的故事。
(2)這兩張是一組照片,照片中的女主角,在街頭飲酒,有故事有酒,足以表現出故事滿滿。
(3)拍攝方法:第一張照片,要用窗口光,為人像面部進行補光,就是被拍的人的臉,要面向窗戶,這樣人像面部就不至於太暗。第2張街頭夜景,如果有廣告牌,可以讓人物站在廣告牌旁,讓廣告燈箱中的燈,為人物進行補光,如果沒有,就需要攝影師自備LED燈,為模特進行補光了。
(4)在拍攝之前,要告訴被拍的模特,她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這樣可以烘託出故事的氛圍,拍出來之後更有感覺。
2、抓拍職業內容知。
抓拍人物的照片,只要有人出現故事感,就會有很多體現。比如不同職業的人,可以體現出不同行業的故事。
(1)可以拍攝他工作時專注的神情,也可以拍她工作時認真的背影。
(2)第1張的抓拍技巧,很好地利用了畫面中人物手中的光。這個燈光工具,為他自己面部進行補光了。陪體的機械,讓這張照片主體人物的故事感,更加突出。
(3)第2張照片,可以看出,當時的環境是非常雜亂的,攝影師在拍攝這樣的環境時,應該調小區的範圍,讓被拍攝的主體人物,佔據照片大部分面積,減少背景雜物的出現,同時也可以很好地控制照片中不同的顏色,這樣整張照片,就不會太顯雜亂了。
3、電影大片不奢侈。
我們還可以,把照片做成電影效果,來增強故事感:
(1)可以用手機修圖軟體足記,點擊下方藍色的圓打開要修圖的照片。
(2)再點擊上方的大片,把照片調成大片比例。
(3)點擊圖片左下角的添加字幕,可以在頁面下方,選擇喜歡的字幕,注意要翻譯成英文,中英文同時顯示,可以讓照片的電影感更強,電影感強,故事感就強。
(4)再點擊頁面下方的濾鏡,可以選擇適合這張照片的電影效果,這些例子都是以電影名稱命名的。
(5)然後再點擊頁面下方的字幕,在上面4個小圖中,選擇遮幅,來為照片添加上下兩條黑線,形成更強烈的電影效果。
(6)最後為照片進行調色,可以點擊頁面下方的調整,把色調增加一些,讓照片的年代感更強,更暖色一些,故事感也隨之增強。
(7)以上介紹了具體修電影效果及調色的方法,動起手來試一試吧。
4、局部遐想不丟失。
如果朋友們說不想拍人,或者不想拍人的整體,那可以怎麼拍呢?
(1)我們可以把設備放到貼近於地面,拍攝向前走路的人,通過一個局部的畫面,來體現照片的故事。而又因為沒有全面地表現人,會讓觀者心聯想,這個人要去哪裡?他發生了什麼事,他為什麼要去,等等。增強故事感。
(2)不拍人的話,還可以拍人經常使用的東西,比如落在地上的雨傘,也會引起人的聯想,觀者會想像,這張照片拍攝時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地上只有一把傘,人又去了哪裡?有遐想,會更有故事感。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幫您拍攝出有故事感、有內容的照片。
歡迎把您的作品,在評論中分享!
如果喜歡本篇教程,也煩請大家,幫我點讚和轉發!非常感謝!
攝影自學班,等你來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