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光年外, 二級文明或已出現, 科學家的推測讓人害怕

2020-08-28 我不是原創8808

憑藉聰慧的大腦以及無與倫比的肢體優勢,人類一步步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建立了文明,成為了「碾壓」其他生物的地球霸主。

默默發展幾千年之後,文明終於在十八世紀迎來了質變,自動化的機器引領人類推開了新時代的大門,科技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

然而,科技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同時也極大增加了人類的野心,讓人類不甘屈居於小小的地球。

在探索未知的渴望下,遠古時期觸摸星空的夙願開始重新浮現,無數的探測器從地面騰空而起,直指浩瀚星海。

1960年,就在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宇宙的廣闊中時,許多科學家注意到了一個異常——宇宙過於「安靜」。

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很早之前科學家們就通過種種方法,計算出宇宙中宜居行星數量是非常恐怖的,也就是說宇宙中應該到處都是文明,可為什麼一個看不到呢?

為了揭開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用盡了手段,在宇宙中大聲的「呼喊」,但大半個世紀過去了,仍然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

不過這也並未讓科學家們氣餒,因為許多遙遠的觀測結果顯示,外星人不是不存在,只是非常的遙遠,距地球1500光年的天鵝座中,一個被稱為「塔比星」的恆星,可能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詳細介紹塔比星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發現過程以及發現方法。2009年3月7日,為了在宇宙中尋找地外行星,NASA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凌日法

它尋找行星的方法很獨特,是利用行星和恆星重疊時,恆星產生的光度變化,來判斷該恆星系是否有行星、行星的大小、形狀,到恆星的距離以及行星公轉的周期等信息。科學家們將這種方法稱為「凌日法」。

在克卜勒望遠鏡運行的九年時間中,科學家們觀察了幾千個恆星系,發現了數百顆位於恆星宜居帶的類地行星。

而在使用「凌日法」尋找行星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距離地球1500光年左右,一個叫「塔比星」(tabby star)的恆星透露出一絲讓人難以理解的古怪。

因為長時間的對比觀察,科學家們發現塔比星的光度曾數次減少,最厲害的一次甚至直接減弱了22%。這種情況是非常詭異的,因為即便它周圍聚集了幾十顆行星,也不會讓它的光度波動範圍超過5%。

如果不是因為行星的影響,那麼塔比星的光度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波動呢?有科學家提出可能是因為宇宙塵埃。

其實從理論上來說,宇宙塵埃確實能夠造成這種結果,但是這種推測很快就被否決了,因為如果真的是因為宇宙塵埃遮住了塔比星發出的光,那麼這些宇宙塵埃在被塔比星光照射的過程中一定會升溫,在紅外觀測儀器中將很容易就能夠看到它們,然而現實中卻並沒有觀察到它們的存在。

而另一方面,塔比星的光度和太陽差不多,想要讓這種恆星亮度驟降22%,所需的宇宙塵埃數量將是驚人的。

更主要的是,宇宙塵埃也並不是無緣無故生成的,它一般是大型天體事件的產物,比如超新星爆炸、天體碰撞等等,但據科學家的觀察,它的周圍並沒有這些天體事件發生過的痕跡。

既然不是宇宙塵埃,那麼究竟會是什麼原因才會讓它的光度驟然下降這麼多呢?在主流理論無法解釋的情況下,有科學家提出了一種可能——戴森球

也就是說,塔比星之所以光度會離奇變化,是因為它外面有一個能量吸收裝置,也就是著名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Freeman John Dyson)提出的「戴森球」。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的研究和區分外星文明,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在1964年提出了卡爾達舍夫等級,將文明按照可使用能量的多少,共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是一級、二級、三級。

其中一級文明指的是,每秒能夠產生10的16次方瓦供文明發展活動的能量,大約和地球每秒接受的太陽能差不多。

人類目前能自主產生的能量,其實還沒有太陽能的三分之一,所以嚴格說起來人類充其量只能算0.6級或0.7級文明。

二級文明指的是,能夠利用母星所在恆星系恆星能源的文明,而戴森球就是科學家們設想出來的,二級文明所使用的一種收集恆星能量的裝置。

三級文明就不用多說了,擁有星系能源的三級文明,其發達程度根本不是現在的人類能夠仰望和想像的。

現在讓我們繼續回歸正題。如果塔比星變暗真的是因為外面有戴森球,也就意味著二級文明可能已經出現,就在距離地球1500光年的天鵝座。

這一推測其實讓許多科學家很是擔憂,因為在整個宇宙尺度中,1500光年的距離其實算是非常近的,如果那裡真的有一個二級文明,那麼他們發現我們肯定要比我們發現他們早很多。

如果宇宙真的是一座黑暗的森林,那麼人類現在等於就是這座森林中已經發出聲音的獵人,其他獵人可能正在趕來的路上,屆時人類將要面對的不知道是迎面的一槍,還是互助的守望。

當然了,科學家的推測雖然讓人害怕,但是推測畢竟只是推測,光度變暗並不意味著一定是戴森球,畢竟人類在宇宙中只算個蹣跚學步的孩子,那深邃的黑暗中肯定還隱藏著許多人類不曾了解的奧秘。

而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塔比星的謎團一定會被揭開,因為旨在尋找智慧文明的SETI協會,已經將他們的艾倫望遠鏡陣對準了塔比星,相信事情很快就會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相關焦點

  • 1500光年外,二級文明或已出現,科學家的推測讓 人害怕
    1500光年外,二級文明或已出現,科學家的推測讓 人害怕憑藉聰慧的大腦以及無與倫比的肢體優勢,人類一步步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建立了文明,成為了「碾壓」其他生物的地球霸主。二級文明指的是,能夠利用母星所在恆星系恆星能源的文明,而戴森球就是科學家們設想出來的,二級文明所使用的一種收集恆星能量的裝置。
  • 1500光年外,二級文明或已出現,科學家的推測讓人害怕
    1500光年左右,一個叫「塔比星」(tabby star)的恆星透露出一絲讓人難以理解的古怪。二級文明指的是,能夠利用母星所在恆星系恆星能源的文明,而戴森球就是科學家們設想出來的,二級文明所使用的一種收集恆星能量的裝置。
  • 宇宙已有二級文明?1500光年外,科學家發現不合理星系!
    不甘心在渺小的地球上度過卑微的一生,把目光放到了浩瀚星海當中,從上個世紀開始探測器一艘接連一艘,這時我們才發現,宇宙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熱鬧,而是過於安靜,安靜的讓人感到害怕。在近一個世紀的堅持中,我們也並不是一無所獲,距離地球1500光年外,有一星系叫做天鵝座
  • 1500光年外有一顆「好動」的星球,科學家:或許已建立了二級文明
    很多人都不相信,宇宙中存在外星生物。從概率上來說,宇宙如此龐大,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大。雖然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一無所獲,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500光年之外的地方,有一個星系名為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就發射了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可是這時人類失望的發現,原來宇宙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多了,太陽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熱鬧,而是安靜的讓人害怕。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發出了信號,還將人類的有關信息發送到了宇宙裡,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任何回應。
  • 150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存在?我們旁邊就有二級文明?
    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就發射了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可是這時人類失望的發現,原來宇宙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多了,太陽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熱鬧,而是安靜的讓人害怕。1、通過概率的方法來計算,宇宙裡類似地球的行星不在少數。這就意味著宇宙中大概率會有其他文明的存在,可是如果真的存在,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呢?
  • 二級文明有可能已經出現,距地球約1500光年,人類是喜還是憂?
    旅行者號飛船不斷向太陽系外推進,期望離開太陽系後被外星文明發現,從而了解地球和人類的存在,來到太陽系與我們聯繫。除了發射星際飛船,科學家們還尋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的信號。如果外星文明也像人類文明一樣進入科技時代,走出宇宙,那麼無線電通信的廣泛使用是必然的。無線信號的傳輸速度已經達到光速。如果宇宙中一個強大的外星文明也發現了地球,它可能會主動向地球發出信號。
  • 1500年前已利用恆星能量,處於二級文明?
    人類探索外太空以及尋找宜居星球的腳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從古人追求的羽化升仙到現代人追尋的星際旅行,都飽含了對於外太空和地外世界的嚮往。而能夠收集和利用恆星能量的文明,按照卡爾達肖夫的假說,至少的二級文明。
  • 比人類更高級文明已經出現?距地球1840光年,引科學家關注
    如今發展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問題,人們也一直在盡力改變,其中利用最多的就是太陽能,但是人類目前利用太陽能的方式比較落後,為此科學家提出一種使用太陽能源的高級方式:戴森球,那麼什麼是戴森球呢?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比人類更高級文明已經出現?距地球1840光年,引科學家緊張關注。
  • 8000光年外,「星際大炮」已瞄準地球,文明未來讓人擔憂
    微觀世界中的不可捉摸,宏觀世界中的浩瀚壯闊,無不讓人嘖嘖稱嘆。讓人害怕的是天體物理學家阿德裡安·梅洛特(Adrian Melott)也指出,8000光年外的伽馬射線暴對地球的影響可能僅限於臭氧層但有一些科學家的想法卻和彼得·圖希爾完全相反,他們不僅認為WR-104會出現伽馬射線暴,甚至認為它將會對地球生態圈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人類文明的未來讓人擔憂。
  • 410光年外,地球結局已提前上演,文明的未來讓人絕望
    十八世紀下半葉,歷經數百年的積累沉澱終於產生了質變,人類不僅生產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文明也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事實上,按照科學家的推測,地球大概率會被紅巨星階段的太陽所「吞噬」,僅留下一些殘骸證明其存在過。如果說之前地球會被紅巨星階段的太陽吞噬還僅僅只是一種推測,那麼上段時間刊載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則坐實了科學家們的這個推測。
  • 宇宙二級文明被發現了?科學家在天鵝座找到證據,疑似「戴森球」
    宇宙浩瀚無垠,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未知,而人類,這個自詡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是地球的「霸主」,自從出現以來,本能地充滿了好奇心,一直在努力地探索著這個未知世界,而且從未停止過。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和推測,將宇宙文明等級進行了劃分。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基於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之後的數年內,又被其他科學家從三級模型擴展到了七級模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級宇宙文明是怎樣的吧!一級宇宙文明在其所在的星球上擁有著「無上」的能力。
  • 科學家:人類找到外星文明的機率極小,而另一種解釋更讓人害怕
    要知道在這個直徑33000光年的球體中,基本包含了銀河系恆星最為密集的區域,甚至還包括了周圍一些星團,如果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那這個範圍內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應該是非常高的。通過數據建立模型,科學家們計算出直徑33000光年的球體體積為6.4x10^116m5Hz2 s/W。
  • 第一條外星信號已抵達45光年之外,費米悖論又被命中,這裡無文明
    出品:川陀太空(原創稿件,頭條獨家謝絕轉載)編者按:1974年,一位科學家向太空發出了一條無線電,向宇宙傳達我們的信息。目前,這條信息已經傳到了45光年外,但許多星球仍然不在它的傳播範圍內。至此,我們至少能夠證明,在45光年之內費米悖論又被命中,這裡無文明。
  • 那裡詭異事件頻發,科學家:文明至少II級以上
    那裡詭異事件頻發,科學家:文明至少II級以上人類探索外太空以及尋找宜居星球的腳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從古人追求的羽化升仙到現代人追尋的星際旅行,都飽含了對於外太空和地外世界的嚮往。這是一顆距離地球大概1400光年,體積比地球大差不多60%的類地行星。根據NASA的推測,這顆行星可能是巖石行星,而且在其恆星系中所處的位置和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是極為相似的,所以認為這顆行星上很可能存在液態水。大概在2個月之後,NASA又在天鵝座發現了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跡象。
  • 中國天眼傳來新動靜,17光年外發現新文明,原來我們錯怪霍金了
    其中有一個即是關於「外星來客」,霍金也不確定外星文明是否要比我們高級很多。所以霍金曾建議最好不要主動與外星文明取得聯繫,因為他也不知道外星文明是否也像我們一樣「崇尚和平」,害怕有不好的後果,害怕我們被更高級的文明所俘獲。人類文明一直在進步,科技一直在飛速的發展。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於是,這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在1950年提出了那個著名的問題:「他們都在哪裡?」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對此堅信不疑,也有人對此保持懷疑。最近幾十年來人類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數千個系外行星,這一事實表明人類世界絕非例外。儘管如此,在外太空發現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不過許多科學家依然認為,我們還沒有發現並不意味著不存在。
  •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
    宇宙中存在2級文明?在1840光年外,疑似有人建造戴森球!於是科學家們就把目光投放在了宇宙當中的其他行星上,希望從這裡可以找到可以讓人類利用的新物質,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有一位英國的物理學家戴森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叫做戴森球。地球作為一顆巨大的行星,很明顯這上面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足以支撐人類未來的永久性可持續發展,也無法讓人類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 地球是高級文明的實驗室?而另一種可能更讓人害怕
    到了現代,不斷發展的科技不僅讓人類能夠看到幾十億光年外的景象事實上,在二戰結束後的那段時間裡,地球上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達到了巔峰,雖然不知道這些頻頻出現的不明飛行物究竟是什麼,但有科學家提出它可能是某種監視器,用來觀察人類或其他地球生物的發展情況。
  • 科學家收到15億光年外的信號,地球位置已暴露?人類或需要重視
    文/貓行圖/網絡科學家收到15億光年外的信號,地球位置已暴露?人類或需要重視!在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星系,而在這些星系中,又存在著數量繁多的星球。比如說,人類所處的星系叫做太陽系,人類所居住的星球叫做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