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曲鴻瑞 通訊員 劉丹)4月1日下午,巴南區人民醫院接診了4名從石龍鎮大橋村衛生院上轉的病人。「當時這四個人都出現了胡言亂語、手足舞動、面色潮紅、瞳孔擴大等表現。」巴南區人民醫院腎內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看似耍酒瘋的情況,其實是中毒的症狀。
醫護人員一邊對病人進行緊急處理,一邊和鎮衛生院核實基本信息。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稱,當天4個人一起約著喝酒,不過酒不是買來的,而是自製的刺梨泡酒。
「刺梨泡酒?天呀,他們會不會是把曼陀羅當成刺梨泡酒,然後喝了?」聽說4名病人喝的是自製的刺梨泡酒,有醫生表示,自己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就遇到過將野果曼陀羅誤認為野果刺梨,然後將其泡酒後食用中毒的情況。
基於4名病人的臨床表現,在場的醫生也都傾向於野果中毒的診斷結果。
腎內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曼陀羅全株均有毒,種子毒性最大,其果實與野果刺梨十分相似,使用後中毒的臨床表現與阿託品中毒相似,嚴重者可由譫妄、躁狂進入昏迷、血壓下降、呼吸減弱,甚至可能因呼吸衰竭致死。
由於及時得到醫治,4名中毒病人神志逐漸恢復,生命體徵漸漸平穩。
醫生提醒,春末夏初,正是農村各類鮮美野果成熟的季節,醫院這時候每年都會收治許多因誤食有毒野果送醫的患者。「一定不要食用不明野生果實,一旦誤食了有毒的野果,可以用筷子或湯匙壓舌根部引吐,吐後再口服溫水反覆引吐,直到胃內毒物全部吐出,這樣就可以避免更多毒素進入體內,並攜帶所食野果儘快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