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森林能減輕溫室效應嗎?

2020-12-04 孫自由的書房

有人說,大城市空氣不好,以後去農村就行了。其實地球好比是座房子,而且是唯一的房子,你住在裡面,並沒有其他房子可租。你扔的垃圾、產生的廢氣、造成的汙染都在這個房子裡,空氣在流動、水在流動,每個人都無法逃避。每個人都是「地球房主」,我們保護的也不是房子,而是我們「地球房主」自己。

我在《比爾教科學》裡讀到「地球房主」這個說法時,真的覺得再沒有更貼切的比喻。我們以為可以去別的城市,別的國家,可是地球溫室效應會讓全球的溫度升高,冰川融化會讓全球的水面上升,核洩漏會讓全球的水都被汙染。其實,無處可逃。唯一的辦法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房子。

《比爾教科學》這本書,從地球整體的大環境、環境惡化的成因,以及作者親自試驗如何做的角度,來談論環保。但因為作者的科研背景,這本書作為科學入門,也是極好的。

作者比爾·奈,是美國科學教育者、電視節目主持人、機械工程師、喜劇演員、科普作家、發明家、美國行星學會的執行長。擁有康奈爾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曾擔任波音公司工程師。1993—1998年,主持了探索頻道科教節目《比爾教科學》,獲得多項艾美獎。

科裡·S. 鮑威爾,是美國科學作家兼記者,《科學美國人》和《發現》雜誌前主編,與比爾·奈合作多年。

我們接下來就看看,我們如何才能當好房主?

一、我們面臨什麼危機?

眾所周知,現在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洪水、颱風、地震、火山爆發、冰川融化、森林大火、暴雪。其實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罪魁禍首是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二氧化碳造成的,可以把二氧化碳理解為一床被子,它們蓋在地球表面,讓熱量無法散出去,於是乎地球表面成為了一個溫室。

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會導致地球表面的溫度越來越高,冰川融化、森林大火都只是直接結果,間接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洋流改變、海洋生物死亡、氣旋改變、洪水增加等等,都是無法控制的局面。

未來變暖已經無法阻止,因為我們已經排放了幾十噸溫室氣體。即便是溫室氣體中最容易分解的成分,也不會在未來幾十年內消失。

很高興的是,現在國際上已經有《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協議來促進各國對環保的重視,來控制碳排放和積極使用清潔能源,那麼具體應該如何解決能源問題呢?

二、能源問題的解決辦法

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那沒有二氧化碳,就不會有溫室效應了。也就是說,如果有一種能源在供應能量的同時,不產生碳排放,就不會造成溫室效應。

會造成碳排放的是化石燃料,比如石油、汽油、木材、煤炭等,在燃燒他們的過程中,都會造成碳排放。與之相對應的是清潔能源,比如核能、太陽能、風能、水能。

所以從科技的層面,國際和各個公司都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比如,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和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平均每年發電量高達846.8億度。

從國家和公司的角度看,科研、補貼、政策、創新等似乎都可以有所作為,那麼我們身為「地球房東」,我們每個人可以做點什麼呢?

三、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巨大的能量和影響力。每個人對環保做出的貢獻,日積月累是很大的產出。如果還能影響到家人朋友,那更是難以估量的產出。下面,我會從細節處給出一些方法,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靈感。

1.節約能源

隨手關燈、少開空調、選擇公共運輸,使用節能燈、使用廢水衝廁所、買奶茶咖啡自帶水瓶,點外賣不要餐具、網上交費、手機支付乘坐地鐵、網絡購票、走路而非乘車、充分利用現有物品等,都是在節能減排,因為所有的生產過程,都會產生碳排放。

從現階段來看,徹底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減少使用。我們每使用得多一點,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更糟糕一點。這就像是關上門窗,用炭盆取暖,二氧化碳都在屋裡。

2.愛護植物

大家都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的過程。剛才我們提到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就是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每一顆植物,甚至每一個人都是碳基生物,也就是說,植物在固碳。

現在很多人玩「支付寶」裡的「螞蟻森林」,使用者的節能減排行為,會減少碳排放,「螞蟻森林」通過發能量的方式來鼓勵使用者,並且一定的能量總和可以種植一顆真樹。截至2020年5 月底,螞蟻森林的參與者已超 5.5 億,累計種植和養護真樹超過 2 億棵,種植面積超過 274 萬畝,相當於2.5個新加坡。

其實「螞蟻森林」更像是對上面「節約能源」的一種附加獎勵,節能減排的行為本身已經減少了碳排放,種樹又可以同時減少已經存在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3.利用清潔能源

我們提到過,清潔能源包括核能、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其中太陽能、風能、水能都能夠被我們日常生活所利用。

晾乾衣服,而不要用烘乾機,就是在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手錶、太陽能燈都是在利用太陽能;水車,乘船順流而下是在利用水能;風車在利用風能。

《比爾教科學》作者的太陽能手錶,錶盤就是太陽能板,儘管轉化率只有10%,但是也減少了碳排放。

我還曾看到過中國發明的一種書包,書包表面有一塊太陽能板,回家之後,把太陽能板連接的電燈打開,就可以用來寫作業。很多非洲孩子就是這樣學習的。

太陽、水和風是免費的、清潔的、範圍最大的能源,他們幾乎無處不在,或許我們可以想想還能如何利用它們。

4.節約糧食

說到糧食,似乎和能源無關,但事實上,《比爾教科學》中提到,消耗地球資源最多、產生最大環境影響的是農業,農田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遠超過私人汽車、卡車、火車、輪船和飛機排放的氣體總量。根據研究人員的估計,在所有食物中,只有55%成功上了餐桌,剩下的45%被蟲害、植物疾病、腐壞已經我們自己浪費掉了。

既然這樣,如果我們可以充分食用糧食,就可以極大減少碳排放。比如可以多次少買,避免食物腐爛;點外賣、去飯店時,吃多少點多少,做到光碟;在家種植一些簡單的蔬菜,比如生菜、小蔥、蒜苗等。

有權消費,無權浪費。節約糧食,既環保又省錢,何樂而不為。

寫在最後

《比爾教科學》的作者身為工程師,從科學家的角度談環保,有了更多的理論基礎和可能性。我們身為「地球房主」,做得越多,住得就會越好。

相關焦點

  • 溫室效應的定義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就是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如果沒有大氣,地表平均溫度就會下降到-23℃,而實際地表平均溫度為15℃,這就是說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提高38℃。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  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係,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
  • 日本制定減少氟利昂排放對策減輕溫室效應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臺報導,為了進一步減輕地球的溫室效應,日本相關部門組成的專家委員會於12月12日在東京召開會議,制訂了減少氟利昂等有害氣體排放的各項對策。
  • 小雞寶寶考考你下列選項中屬於溫室氣體的是 螞蟻莊園屬於溫室氣體是
    螞蟻莊園屬於溫室氣體是?這是今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題目,問的是下列選項中屬於溫室氣體的是?選項有二氧化碳和壞脾氣,那麼你們知道壞脾氣和二氧化碳哪個是溫室氣體嗎?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小雞寶寶考考你下列選項中屬於溫室氣體的是,一起來看看吧。
  • 關注溫室效應 電裝挑戰「森林數據化」
    原標題:關注溫室效應 電裝挑戰「森林數據化」   2010年以來,全球森林資源總面積呈現線性下滑趨勢。
  • 什麼叫做溫室效應?
    溫室是一間用玻璃蓋成的小屋,用來種植花草。太陽照射玻璃時,會使室內溫度升高,屋頂及牆壁又能保溫,使得花草在冬天或夜晚不會被凍傷。這種利用溫室來達到保溫的效果,就叫做『溫室效應』。  地球的大氣層和雲層也有保溫的功能,使地球在夜晚仍能維持相當的溫度不至於太冷。像月球沒有大氣層,日夜溫差可達幾十度哩!地球正處於一個嚴重的溫室效應中喔!
  • 5億多國人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樹,是真的嗎?真相讓人感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編我的手機上就經常能收到支付寶發來的信息:「您的綠色能量又被誰誰收取了多少克」。這是支付寶在2016年的時候上線的一個小遊戲,叫做螞蟻森林,相信很多人都玩過。螞蟻森林到現在已經運行了四年了,那成效究竟怎麼樣呢?其實,好多網友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我們在螞蟻森林遊戲中種下的樹,是真實存在的嗎?這些樹又種在哪裡呢?通過衛星地圖對比,我們很容易就能看的這些地方發生的變化,一排排的梭梭樹頑強地在沙漠裡扎了根,隨著綠色越來越多,這些地區荒漠化的現象也真正的得到了改善。
  • 溫室效應也能讓海平面降低?
    全球變暖是當下的熱門話題,而造成全球變暖的原因是溫室效應。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已經向地球大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數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加了40%以上。工業革命開始時二氧化碳的濃度為228ppm,而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為440ppm以上。
  • 全球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俗稱「大氣保溫效應」。來自太陽的熱量以短波輻射的形式到達地球外空間,然後穿越厚厚的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吸收這些短波輻射熱量後升溫,升溫後的地球表面反而向大氣釋放長波輻射熱量,這些長波熱量很容易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這樣就使得地球表面的大氣溫度升高,這種增溫效應類似於栽培植物的玻璃溫室,故此得名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 知識點 | 什麼是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太陽的短波輻射能夠透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地表增溫;同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減少地表熱量的外散,使氣溫升高。
  • 化學小知識:溫室效應!
    通過下面的視頻了解一下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溫室效應形成的主要原因: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斷增大,它們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而由於一些天災和亂砍濫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和草原綠地卻在不斷消失,從而導致碳氧循環不平衡,致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多,地球表面溫度上升。
  • 溫室效應有多可怕?螞蟻像人一樣大,整個締造了一個巨蟲時代
    溫室效應有多可怕?螞蟻像人一樣大,整個締造了一個巨蟲時代!
  • 這個世界「第一」竟和螞蟻森林有關?你有貢獻嗎?
    儘管《202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中體現了人類為保護森林所做出的努力,但遠遠無法抵消人類破壞森林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森林的價值眾所周知,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足可見它對我們的重要性,那麼對我們百利無一害的森林為人類貢獻了怎樣的價值呢?
  • 額外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增強
    溫室氣體大多無毒,對人體無顯著危害。但它能引起全球環境的重要變化,因此受到廣泛關注。在過去的65萬年中,溫室氣體濃度基本穩定,其產生的溫室效應使地球保持著適宜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的溫度。
  • 溫室效應是造成氣候異常的主要原因?那溫室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
    氣候異常包括溫室效應和極端天氣等,溫室效應導致了全球變暖,而極端天氣常常會導致一些氣象災害的出現。今天我們主要說說溫室效應是怎麼回事。一、溫室氣體提到溫室效應我們就不得不說人類活動了。自從進入了工業社會,生產力大發展之後,由於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的大量燃燒(還有汽車尾氣的排放,森林面積的減小等),都使得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快速增加。二、原理之前我們提到過,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後到達地面,將其能量傳遞到地表。
  • 地理乾貨丨常見的地理效應之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READING 陽傘效應·定義 陽傘效應又稱微粒效應。存在於大氣中的顆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陽光,減少陽光的入射,從而降低地表溫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輻射到大氣中的熱量,起著保溫作用。
  • 人類能夠挺過溫室效應這個大災難嗎
    我們地球的居住環境和生存資源並不是一直適合我們,能夠源源不斷地給予我們,需要我們自己調節環境和資源在適合我們長久繼續發展的度上,但是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人類根本就不注意這個問題,直到發生了許多自然災害災難,才忽然醒悟,本來自然能夠將我們產生的不適應我們長久生存的物質氣體轉化成我們能夠利用的物質,但是我們人類大肆的獵取,打破了這個平衡,人類工廠的運作產生了許許多多有害氣體,破壞臭氧層,一場硫酸雨就能使一片森林不復存在
  • 溫室效應,你真的了解嗎?
    溫室效應,你真的了解嗎?溫室效應,也稱之為花房效應,主要造成的原因就是人類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植物吸收能力不足而導致大量的二氧化碳停留在上空之中,而這也是人類活動過於激烈而導致的問題,但是目前的人們還是沒有意識到溫室效應的嚴重性。
  • 讀懂溫室效應,這才是知識
    很久以前科學家們就認識到,在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就好象覆蓋在地球上的一個溫室屋頂,可以讓太陽的熱輻射進入大氣層,但不能散失。如果沒有這種天然的「溫室效應」,地球將是一個冰凍的沙漠。但由於人類活動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正在使大氣溫度日益上升,並已經引起了多種問題。
  • 【曝光】螞蟻森林能量成熟時間可以更改嗎
    螞蟻森林能量成熟時間可以更改嗎  對於能量的收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收取自己的,一種是收取別人的。  而收取別人的能量,感覺和當年QQ農場裡偷菜是一樣的形式。  我在想:不知不覺的,我們的潛意識會不會帶有一種「偷」的概念?  我深知「偷」帶來的影響是多麼的可怕,因我曾經歷過。
  • 溫室效應給我們地球帶來的危害
    原來是溫室效應。說起溫室效應,大家應該都並不陌生,隨著人類高科技發展進程越來越快,科學隨之產生的副作用。那嗎?天氣炎熱的時候,很多人在家裡想著。空調帶來的涼爽,但可曾想過空調帶來的負面影響,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的空調的排放的氣體中含有多種化學氣體,大量的甲碗。氟利昂等。輸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導致全變暖的氣體。同時,空調會浪費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