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蛾,一種常年佔據居家昆蟲求鑑貼熱門榜的動物。如果見到有人發帖詢問「家裡這個拖著袋子的蟲是什麼?在線等」,那基本是衣蛾沒跑了。求鑑定的人如此之多,以至於出現了風格流派……
圖片來自:博物雜誌長微博
因為出現的太過頻繁,鑑定大神們甚至做出了這種「什麼鬼」系列科普:
微博截圖
這種小蟲子到底什麼來頭?它鑽麻袋裡在幹嘛?
衣蛾(Tinea pellionella)隸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谷蛾科(Tineidae)衣蛾屬(Tinea),分布廣泛,是全球性的儲物害蟲。
雖然問的人很多,但其實,鑑定衣蛾幼蟲非常容易。它們會給自己編織一個用絲和其他碎屑顆粒構成的紡錘形筒巢,棲身其中;走路的時候也只探出身體前端。除了衣蛾以外,另外兩種常見昆蟲也會給自己編織隨身攜帶的筒巢,但它們並不生活在人類的房屋中:蓑蛾(蓑蛾科Psychidae)棲息在植物上,而石蠶(毛翅目Tricoptera)是水生昆蟲。
衣蛾幼蟲和它們的紡錘形筒巢。圖片來自waynesword.palomar.edu
各種就地取材的混搭風衣蛾筒巢。圖片來自bioimages.org.uk
顧名思義,衣蛾會吃衣物;但它們真正的目標並不是衣服本身,而是構成某些衣物的材料——羊毛、蠶絲、羽毛、棉花等等,博物館標本和乾燥的食物碎屑例如餅乾也在衣蛾的菜單裡。說白了,它們主要吃動植物遺骸,只是我們人類碰巧用了某些遺骸來做衣服罷了。衣蛾生性膽小怕光,黑暗的衣櫥又意外地給它們提供了理想的棲身之處。不過,對於尼龍等合成材料製作的衣物,衣蛾才不屑於染指呢——除非裡面混紡了羊毛等天然材料。
被衣蛾嚴重蠶食的地毯。圖片來自flickr
和幼蟲相比,衣蛾的成蟲就顯得沒有那麼獨特了,只是一隻翅展1釐米左右,褐色夾雜著銀色光澤的小蛾子而已。成蟲不進食,唯一的使命就是交配和產卵。和很多其他鱗翅目昆蟲一樣,衣蛾依賴信息素來尋找配偶;因此便有以衣蛾信息素為誘餌的陷阱問世,誘騙衣櫥裡尋歡作樂的衣蛾們踏入不歸路。
上圖:衣蛾廢棄的繭和蛹皮。下圖:衣蛾成蟲。圖片來自wiki
衣蛾展翅標本。圖片來自wiki
髒衣服、被人的皮膚油脂等沾汙的織物、地毯等等,都是衣蛾中意的棲身之所。所以如果想要預防衣蛾的話,保持衣物清潔是個好辦法,把衣服封裝起來也能防止衣蛾的入侵。樟腦丸可以起到一定驅趕作用,但一般並不會殺死已經生活在衣櫥裡的蛾子。已經感染衣蛾的衣物,可以用加熱烘乾、冷凍、二氧化碳燻蒸等方法殺死上面的衣蛾。雖然處理單件衣物很簡單,但如果家裡有很多衣服甚至還有地毯的話就很難將已經存在的衣蛾蟲口一網打盡了……
那麼怎麼才能從根本上避免衣蛾的騷擾呢?答案已經在上文提示過了——
穿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