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為何放走九頭蟲卻滅了萬聖龍王一家?九頭蟲到底什麼身份?

2020-12-05 看小塗大話天龍

孫悟空為何放走九頭蟲卻滅了萬聖龍王一家?九頭蟲到底什麼身份?

龍這種生物,雖然是人們虛構出來的,但是在中國還是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的,甚至就連古代的皇帝都自稱為「真龍天子」,可見龍在三界之中的地位如何,在各種神話傳說中,龍也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基本上是屬於生物鏈的頂端了,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在《西遊記》當中,龍似乎成了一種卑賤的生物,像是安天大會中的龍肝鳳髓,這已經側面反應出了龍的地位其實並不高。

但是儘管龍的地位不高,在《西遊記》當中仍有四海龍王之稱,掌管著這世間的東南西北四這四片大海,而且還是身居要職,所以說龍儘管在這之中不受到重視,但是如果上升到了龍王這一身份,就不一般了。但是在九頭蟲這一篇章中,孫悟空聯合二郎神將其擊敗,但是並沒有殺死,僅僅斬掉了一個頭,相反,萬聖龍王卻受到了九頭蟲的牽連,被滅掉了。

從這一點就已經讓人感到十分的有趣了,他們既然沒有殺死這個主犯九頭蟲,竟然還殺了身為龍王的萬聖龍王,而且還是將他們一家盡數滅掉了,這就令人非常好奇了,主犯九頭蟲不去追,反倒拉來了一個替罪羊萬聖龍王來做墊背的,這是什麼緣故?

其實從滅掉萬聖龍王一家,卻放走了九頭蟲這一事件來看,就能證明這九頭蟲的身份絕對是相當的不一般,高到什麼程度?高到了寧肯殺掉萬聖龍王一家,讓毫不相關的龍婆去守塔都不願意去殺他。所以我們將九頭蟲的身份換一種看法的話,其實這事情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我們先說說為什麼滅掉萬聖龍王一家,而且讓毫不相關的龍婆去守塔。因為盜取佛寶是重罪,而且還偷了王母的靈芝草,這更是罪上加罪,而如果不將他們一家滅掉的可能會走出風聲,將九頭蟲的這件事情抖出來,那九頭蟲就是無處可逃了,而且將龍婆變相的軟禁起來,原因就是因為她是唯一知道內幕的人,因此只有這個方法,殺掉又太不近人情,守塔是她最好的出路,也是讓九頭蟲唯一能逃過一劫的辦法。

其實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九頭蟲偷寶的事情,其實我們不難發現,但凡是西行遇到的妖王,基本上都是佔山為王而且都十分的兇殘,像九頭蟲這樣的絕對少見,而且偷得還是佛門重寶舍利子,我們應該知道舍利子的屬性,那是佛門中的重寶,驅邪的能耐肯定是有的,但是九頭蟲卻絲毫不受其影響,這說明了九頭蟲起碼是沾佛氣的,隨後我們再看他使用的武器,叫做月牙鏟,月牙鏟也是佛門的寶物。

所以說九頭蟲極有可能就是靈山派下來的,而我們不難發現,靈山派下來的妖怪都是十分的稀有,像是金翅大鵬,而且這九頭蟲也是世間罕見,就連豬八戒這個如此見多識廣的天蓬元帥都不認得他,很有可能是上古的稀有血脈延續而來,所以他是一定不能殺的,如果殺了九頭蟲,就佛山來說孫悟空無法交代,就三界來說,九頭蟲極有可能是僅存的幾個種族倖存者了,這就等於是滅族了,這得多大的業力?

所以說殺掉龍王一家來交差,是最好不過的!

相關焦點

  • 小白龍乃龍王之子,萬聖公主為何卻選擇九頭蟲?你看九頭蟲的後臺
    小白龍乃龍王之子,萬聖公主為何卻選擇九頭蟲?要知道,小白龍的父親乃是四大龍王之一的西海龍王,在古代神話中龍王乃是四海八河的總管,更是司雨大龍神,而龍子是繼承龍王之位的繼承人,可是萬聖公主為什麼會拋棄小白龍,而選擇其貌不揚的九頭蟲呢?
  • 九頭蟲為何要害萬聖龍王?為何只抓豬八戒而不抓唐僧?
    最後九頭蟲跑了,萬聖龍王死了。但是細細品讀原著,孫悟空和豬八戒去降妖的過程中,九頭蟲的許多行為極為詭異、耐人尋味。尤其是九頭蟲抓了豬八戒後的行為,甚是反常。六石認為,這就是為了整死萬聖龍王的前奏,咱們且看原著:《西遊記》原著第63回,孫悟空和豬八戒去迎戰九頭蟲,由於九頭蟲在兵器上的功夫不如孫悟空和豬八戒,就用了自己的動物特性絕招,變成九個頭的怪鳥。原著說九頭蟲「展開翅極善飛揚,縱大鵬無他力氣;發起聲遠振天涯,比仙鶴還能高唳」。
  • 萬聖公主為何寧選九頭蟲不選小白龍?西海龍王:誰瞧不上誰?
    原著中根本沒提到小白龍與萬聖公主有婚約,更別提在結婚當天就出軌了。真實的情況是,萬聖公主與小白龍根本就沒有交集,就連與九頭蟲爭鬥中,小白龍也沒有出場,所以萬聖公主與小白龍的婚姻只是一個美好的傳說罷了。萬聖公主而對於西海龍王來說,讓小白龍娶萬聖公主絕不是什麼好事,西海龍王向玉帝告發小白龍忤逆,其實就是進行一場豪賭
  • 戲說西遊:萬聖公主為什麼棄高富帥小白龍,而下嫁九頭蟲?
    書中記載萬聖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從小生活在萬石山的碧波潭中。而這個萬石山碧波潭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那是在孫悟空和牛魔王打鬥時,牛魔王中途去萬石山碧波潭赴宴了。孫悟空跟了去,原來那裡有龍精,也就是萬聖公主的老爹萬聖龍王。可見,萬聖龍王屬於妖怪一族,自立為王,不屬於神仙一族。
  • 世界妖怪大全——中國篇之九頭蟲
    》主要成就:偷祭賽國佛寶舍利子九頭蟲,《西遊記》中的妖怪,又叫九頭駙馬;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的入贅女婿。九頭駙馬這一難包含了許多信息:二郎神再次印證了自己天庭第一戰神的高富帥地位(雖然他不住在天上),當年孫悟空輸得不冤;孫悟空也在這裡跟二郎神冰釋前嫌,把酒言歡;孫悟空為九頭蟲求情;二郎神也不再追究;九頭蟲最終是逃跑了。同時包含了諸多疑點:九頭蟲盜寶何用?二郎神怎麼在這兒?既然九頭蟲與孫悟空不認識,孫悟空又為何替他求情?九頭蟲為何往北海逃?
  • 難怪萬聖龍王中途拋棄小白龍,選擇九頭蟲為婿,你看九頭蟲的背景
    雖然他的父親是堂堂西海龍王,但是龍族在西遊世界裡地位並不高,相反是低得可憐,因為從玉帝請如來佛祖的宴會上,吃的就是龍肝鳳髓,龍族竟然成為他人的盤中餐,而這也是西海龍王和萬聖龍王兩家聯姻中途中斷的重要原因。
  • 九頭蟲被哮天犬咬掉一個頭後為何往北海跑?孫悟空見此就放了一馬
    但是,九頭蟲是沒有背景的,不僅沒被打死,孫悟空還主動放了他一馬。這是為何呢?九頭蟲原是碧波潭萬聖龍王的女婿。不知為何,突然心血來潮,與老龍王一起,跑到祭賽國金光寺偷了一個舍利,於是全寺和尚受到國王非人的折磨。國王為何看中這個舍利呢?他給孫悟空說了實話。
  • 歪解西遊(三十五)畫虎不成反類犬,NOZUONODIE的萬聖龍王
    可是萬聖龍王和九頭蟲都不是佛門弟子,所以佛寶舍利子對其除了有點寶貝的價值外,沒有什麼太多的實用價值。而且為了溫養這個佛寶舍利子,還讓萬聖公主前往大羅天王母娘娘處偷靈芝仙草,更是畫蛇添足。可以理解的是萬聖龍王覺得自己光是綁架了唐僧可能籌碼不足,加上這樣的至寶就有了足夠的條件跟佛教方面談判。
  • 萬聖老龍王身份很特殊,他再怎麼努力也逃不掉觀音菩薩設的死局!
    那麼萬聖老龍王幾年前是怎麼跟佛家合作的呢?要說清楚這件事,我們還得搞明白萬聖老龍王的真實身份,搞明白了萬聖老龍王的真實身份,也就明白了他的所作所為!3、萬聖老龍王到底是誰?以此也可以推斷,這個萬聖老龍王就是「涇河死龍王」,這才是他的真實身份!4、觀音菩薩的影子貌似這一回好像不關觀音菩薩什麼事啊,楊角風你怎麼起了這麼個小標題呢?
  • 萬聖老龍王和九頭蟲關係非常鐵
    記得孫悟空龍宮借寶當時排名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北海敖順,西海傲閏,小白龍找觀音入夥談交易說自己是西海傲閏之子。  這就有了第一個疑問:小黿龍以及黑水河河神明確的說西海龍王是敖順。那就是說四海龍王順序發生了變化,變化的時間就是取經團成立那一段時間。
  • 九頭蟲是哪裡來的?西遊記告訴我們,他與一個洪荒大妖有關
    正經胡說,純屬娛樂在祭賽國,孫悟空一行遇到個妖怪,非常厲害,他就是碧波潭萬聖老龍王的駙馬——九頭蟲。起初孫悟空還以為他只是吹牛皮,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九頭蟲還真有那份本事。可是這麼有本事的大妖到底是哪裡來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西遊記裡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只是說的比較隱晦而已。根據西遊記可以得知,這個九頭蟲很不簡單,他居然與洪荒大妖有關,那麼,是哪個洪荒大妖呢?這人要說出名字,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並倒抽一口冷氣的。
  • 沙和尚與妖精九頭蟲的神秘淵源:他們來自於山海經中的九頭魔蛇?
    《西遊記》中的妖精九頭蟲是個讓人過目不忘的形象,在民間文化裡還有《九頭駙馬》的連環畫和折子戲,因為他是碧波潭中萬聖龍王的女婿,萬聖公主的夫君。雖然在小說中他是以偷盜佛寶舍利出名的,其實在民間文學裡,他是以吃人而著稱的,就跟流沙河中的水怪沙和尚一樣,是個食人無數的妖魔。
  • 九頭蟲作惡多端,孫悟空為啥不殺他?猴子:若殺死他,我也得陪葬
    可在取經路上竟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九頭蟲作惡多端,孫悟空卻為啥放過了他?更不可思議的是,豬八戒要追,孫悟空卻阻攔了他呢? 一般來講,那些無背景且又作惡的妖怪鐵定是被孫悟空除掉了的,而那些有背景的妖怪,即便闖下無邊的禍端,孫悟空也只是跟他玩玩遊戲,在將要打死他之際,等待他主人前來救援,孫悟空與天庭的這些神仙配合得你來我往的,十分默契。
  • 西遊記最美兩妖,身份尊貴,一個為愛挺而走險,一個為愛喪盡天良
    西遊記最美兩妖,身份尊貴,一個為愛挺而走險,一個為愛喪盡天良。《西遊記》是一部盛產美女的小說,有白骨精、鐵扇公主、玉兔精、蠍子精和玉面狐狸等。而有些人擁有了這些,並且身份尊貴,卻不懂得珍惜!比如萬聖公主,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之女,妖嬈美色,有十二分人才;如此尊貴身份和貌美,卻為愛挺而走險。她先是捨棄前任小白龍,而招九頭蟲為駙馬。九頭蟲和她父親萬聖龍王盜取祭賽國金光寺寶塔舍利。
  • 觀音菩薩真怕孫悟空騙走善財龍女嗎?龍生九子各不同因何而亂?
    因為龍善於吞雲吐霧,呼風喚雨,所以在《西遊記》中便以東南西北四海龍王為代表,做了司雨大神。龍的外形很奇怪,據傳「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種雜亂的基因組合,這也使得「龍性至淫」,幾乎到了「無所不交」的地步。孫悟空喜歡講真話,揭人傷疤,順道再撒上一把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