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其貌不揚的紐西蘭導演彼得·傑克遜再次推開了中土世界的小木門,為我們奉獻了《霍比特人》三部曲。 作為發生在《指環王》六十年前的故事,這趟冒險依舊從《霍比特人》的家鄉夏爾出發,熟悉的一隊人馬,熟悉的灰袍巫師甘道夫卻將面臨不同的危機和全新的敵人。
而《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正是這嶄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為系列中承上啟下的關鍵,本片也收穫了三部曲中的最高評分。然而與十多年前的《指環王》第二部相比,缺少了聖盔谷史詩般的戰鬥和緊張的多線敘事能否令人滿意?全新的改編又會收穫觀眾們怎樣的評價?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讀《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
線索的減少,換來了每個人物的豐滿。除去十三個鮮明的矮人,個性的反派們也成為《霍比特人》的搶鏡高手。在《指環王》中,化身為死亡和騎士的戒靈一直是眾多觀眾最喜歡的反派形象。但在他們沉默的兜帽中,卻難見個性。
而在《霍比特人》中蒼白獸人阿索格一改這種狀態,超脫於同類的領導力,半臂與疤痕的造型設計都讓這位大魔王與眾不同。還有憋了近兩部終於現身的史矛革,話癆、陰險,在動作捕捉的配合下,卷福為這隻巨龍添足了個性,也讓觀眾對第三部和它的終極對決充滿期待。
即使《霍比特人》三部曲全球票房早已超過30億美元,依舊會產生書迷和影迷意見的分歧。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只有兩百頁的原著小說改編難度太大。其實早在《霍比特人》籌拍時,彼得·傑克遜就力邀執導過《潘神的迷宮》的導演德爾·託羅接棒,希望賦予系列新的風格。 然而檔期一改再改,終究還是彼得·傑克遜拿起了導筒。 為此,他大刀闊斧,不斷填充新內容。 甚至在第二部中,加入了精靈和矮人的三角戀。
在我看來,整個看電影的過程中其實就像是一次重逢,和整個中土和整個世界的一次重逢。雖然其中加入了一些新的設定,比如萊戈拉斯其實在原著中是沒有這樣的一個人物,所以也產生了第二部中非常有趣的情節就是萊戈拉斯給矮人搜身的時候發現他身上的一個徽章,其中就有他的兒子金靂。這個細節對於《指環王》的粉絲就可以想像到在第三部中他們兩人建立起的友誼。
可以預料,許多原著的影迷會把這部電影看成是臃腫、亂七八糟的怪物版的故事。然而重要的是,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們要意識到這並不是簡單的「書的電影」。這是傑克遜的《霍比特人》,而不是託爾金的作品,而他們兩位恰恰最欣賞的也是獨立作品。它們代表不同的媒體,來自不同的世紀,並且有部分不同的目標受眾。 孩子們的書是在託爾金對接下來的三部曲有所了解之前寫的,而在之前,傑克遜已經創作了他的《指環王》三部曲,並且在風格和畫面上都試圖使前傳與它相似,所以,這是可以理解的。
除此之外,可以肯定的是,傑克遜的《霍比特人》三部曲是以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兒童讀物為基礎的,也就是說,這些角色具有相同的名字,並且以某種相同的順序遊覽了許多相同的地方。 儘管在第二部中也增加了新的角色和地點,但是,他們的基本動機也是一樣的。除此之外,觀眾不應該期待太多的「忠於原著」。 因為幾乎沒有什麼東西是能夠不經過充分修飾和充分闡述的,而導演的目的也是主要是為了加入更深刻的風格和更多的戰鬥。
好了,小編今天帶給大家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感謝您的閱讀和理解,如果您對本篇文章有什麼疑問或其它見解,也歡迎您在評論中留下你的看法。感謝您的收藏和關注,小編在這裡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更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