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滅絕是可能發生的,但卻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衝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霍金
前言:
從古至今,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天圓地方的理論一直到現在行星系的觀測,人類對於浩渺的宇宙而言,宛如小小的螻蟻一般。雖然說對宇宙的了解尚且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但是我們一直在用知識和好奇心彌補未知的空白。
01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
1957年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值得銘記的一個年份,在這一年我們成功向宇宙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是人類歷史上進步的一大步,這意味著人類正式向宇宙發起探索,企圖掀開包裹宇宙的神奇面紗。
02探索宇宙的腳步
宇宙的誕生伴隨著無數生命的誕生和毀滅。傳說曾經是地球大陸霸主的恐龍就毀滅在一刻劃破長空的隕石。就是這樣一枚小小的隕石恰如其分地撞擊到了當時墨西哥的某個小島上。我們都知道行星運行的速度需要用光年來計算,而撞擊所產生的能量是呈指數爆炸式增長的。
誰都想不到,小小的一個撞擊動作卻給整個地球的生物帶來了數以萬年的沉寂。而宇宙的力量就是這樣強大,令人無法預測。
0394年的預兆
和幾千萬年以前相似,在1994年的時候,由於科學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科學家們能夠用科學望遠鏡進一步觀測浩渺的星空。3月24日,科學家們發現有一顆小小的彗星似乎脫離了原本的運行軌跡,開始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周期繞著地球開始運行。
善於構建數學模型的科學家們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很快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這顆彗星運行軌跡的預測上。通過嚴密而又具有邏輯的分析和建模,他們發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事情,這顆不起眼的小行星將要在1994年7月撞擊地球。而令人欣喜的是,他們發現,與其他行星不同,這顆行星是圍繞著木星進行公轉的,而不是地球。
這樣的一個發現說明,這顆小小的行星將會受到木星潮汐力的影響,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破裂成碎片,這相當於整體墜落的幾倍影響力。專家們迅速進行更為精準的推測。他們預測這顆行星將會在1994年7月16日的20時15分墜入到木星的大氣層中。
這樣大的撞擊將會造成宇宙大爆炸,如果說核武器爆炸的力量僅僅是一個單位,那麼這次撞擊將產生750倍的核武器的威力。因此,人們常常將94年人類沒有滅絕的原因歸功於木星。因為木星擋在了地球前面,才能使人類倖免於難。
04木星的意義
木星對於地球來說具有特殊的保護意義,木星具有比地球更為強大的吸引力,因此宇宙中殘留的碎片能夠牢牢地固定在木星的周圍,無法隨意撞擊到其他星球。事實上,很多小型彗星在每年都會有撞擊地球的概率,只是說94年的那顆彗星體積相比來說比較碩大,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94年的彗星撞擊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彗星和木星的強大好奇心,科學家們開始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從這一點來說,這個事件對於科學的發展是起到了絕對的積極作用的。
綜述:
宇宙還有許多秘密等待人們去探索,作為宇宙中的匆匆過客,能夠對宇宙有一知半解的知識已經是我們的榮幸,相信我們的後代能夠一直堅持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歇。
參考資料:《宇宙之謎》
圖片來源網絡
文案編輯:目海志弗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