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院線的引進,數碼寶貝20周年紀念劇場版《最後的進化》再次掀起了一股「數碼熱」,很多被數碼寶貝系列動畫陪伴長大的孩子們,紛紛走進影院回味自己的童年,雖然這部劇場版口碑呈兩極分化的情況,但看過劇場版的觀眾卻都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本作的反派boss相當強大,下面小鰻就來和大家聊聊本作的反派。
梅諾雅貝魯奇
《最後的進化》的反派是人類科學家梅諾雅貝魯奇以及她所創造的數碼獸厄俄斯獸。
梅諾雅貝魯奇在《最後的進化》中的所作所為和第二部的人類大反派及川悠紀夫極其相似,他們同樣因為失去摯友而備受打擊,並因此而走上歧途,雖然二人都有著好的初衷,但手段和方式卻非常惡劣極端,並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
為執行計劃,梅諾雅貝魯奇創造了她的「人工數碼寶貝」,即厄俄斯獸,這種行為自然而然的讓人想到了另一位有著「天才」設定的角色——曾自稱「暴龍改造者」、創造了基米拉獸獸的一乘寺賢。
與梅諾雅貝魯奇相比,一乘寺賢只能算是「惡趣味裁縫」,他所創造的基米拉獸雖然很強,但根本就毫無原創性可言,與梅諾雅貝魯奇所創造的厄俄斯獸實在沒法比。
諷刺的是,雖然梅諾雅貝魯奇製造的數碼獸很有原創性,但她作為角色卻是和基米拉獸一樣的「縫合怪」,如果完全拿掉「暴龍改造者」和及川悠紀夫兩個二代動畫反派的特點,那我們就會發現梅諾雅貝魯奇其實只剩下了「性別女」和「說話夾雜英文」兩個特點,人設單薄至極。
厄俄斯獸
梅諾雅貝魯奇所創造的厄俄斯獸有兩個原型,一個是希臘神話中的黎明女神厄俄斯,另一個則是初代動畫的主題曲《Butterfly》,也就是數碼粉心中的神曲「無限大」。
Butterfly意為蝴蝶,對應電影中梅諾雅貝魯奇消失的搭檔閃蝶獸,而厄俄斯獸正是基於閃蝶獸數據基礎所創造出的人工數碼寶貝。
據《最後的進化》導演田口智久透露,在電影企劃一開始,他就已經決定以「蝴蝶」作為故事的最終反派了。在他看來,《Butterfly》是首被神格化的歌曲,究極體厄俄斯獸的蝴蝶女神形象正是導演心中的《Butterfly》,而將其設為最終反派的目的,則是表現「跨越」這個主題。
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大決戰才沒有使用《Butterfly》,畢竟《Butterfly》就是厄俄斯獸,實在不適宜在厄俄斯獸註定被打倒的戰鬥中響起。
厄俄斯獸作為「數碼獸化」的《Butterfly》,在電影中可以說是相當有牌面,究極體的它可以輕鬆吊打奧米加獸,其戰鬥表現甚至可以用「彈指間奧米加獸灰飛煙滅」來形容,確實配上的電影上映前「最強之敵」的宣傳,但一想到它就是《Butterfly》,小鰻就有些心情複雜。
以上就是關於《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中反派角色的解析了,其實小鰻本身對厄俄斯獸無感,但在了解了它的創作原型後,就莫名地喜歡上了這隻數碼寶貝,哪怕它形象並沒有多突出,還是個沒有靈魂只聽創造者指揮的軀殼,或許這就是童年情懷的力量吧,相信很多觀眾對這部劇場版的感情其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