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病是一種基於強迫症基礎上(OCD)伴有抽動障礙(如圖雷特氏綜合症)在症狀惡化時會伴隨鏈球菌感染等併發症,如「鏈球菌咽喉」和猩紅熱。
熊貓病(PANDAS):伴有鏈球菌感染的小兒自身免疫性神經精神障礙。是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的簡稱。
湖南衛視《一年級》節目已經播出近半,兩位明星老師和幾個個性鮮明的萌娃逐漸被觀眾熟悉,湘郡未來實驗學校的普通老師也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特別是在上一期節目的預告視頻中,孟老師和女兒單獨相處時的溫馨場景,更是觸動不少觀眾。昨晚小花老師更是深夜更微,爆料在這條溫情視頻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孟老師和她女兒的秘密。
原來,孟老師的女兒患上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病——熊貓病。宋佳在微博中寫到:「在孟老師女兒一歲多的時候,被診斷出患上一種罕見的疾病,確診後便被隔離。親眼看到孩子全身被插滿管子,痛苦地喊媽媽的時候,孟老師的心都碎了,恨不得衝進去代替女兒承受所有的苦痛。可是生活還要繼續,工作不能落下。為了不給學校增加負擔,為了班級裡等著自己的孩子們,孟老師選擇向學校隱瞞自己的情況,每天照常上課。
PANDAS,這可不是熊貓的英文,而是Pediatric Autoi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 的縮寫,中文翻譯為伴隨鏈球菌感染的小兒自體免疫神經精神疾病。顧名思義,這類患者都是孩童,他們被確定有A型β溶血型鏈球菌感染之後(strep throat)以及腥紅熱(Scarlet fever)的狀況,隨後迅速發展出強迫症或者是妥瑞症的狀況,主要原因是因為細菌感染引發身體自體免疫反應而幹擾神經細胞及系統的正常運作。
目前致病機轉仍不是很清楚,在2010年7月有一篇動物研究用這類特殊鏈球菌株注射到老鼠體內,某些老鼠會引發類似強迫症及妥瑞症的精神症狀及行為,有些研究懷疑可能是大腦基底核受到影響,這是主管動作控制的區域,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患者的一些症狀類似舞蹈症的表現。在臨床上目前無確定有效的療法可以協助控制改善,若以精神科藥物來控制症狀,效果反應往往很差,而且容易有藥物副作用產生。以功能性醫學角度觀點來看,免疫過度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是治療這類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透過相關檢測來了解身體功能失衡,透過根本的身體功能失衡改善,這類症狀才能根本或獲得控制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