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新聞網》7月26日報導,7月25日,一名潛水員在印度尼西亞的科莫多島潛水時,發現了一條極為罕見的巨口鯊。
這名潛水員當時正在科莫多島附近的Gill Lawa Laut潛水點潛水,沒想到竟非常幸運的拍攝到巨口鯊魚,這條巨口鯊當時遊的非常緩慢,它也看到了潛水員,但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只是慢慢的遊過。
人類第一次發現巨口鯊魚是在1976年,美國水文地理考察船「MBC」號,完成了對夏威夷群島北部深4800米水域的考察後,在往回拉一個傘狀防墜器時意外捕獲了一隻長4.5米,重1500斤的雄性巨口鯊,它的嘴有1米寬。這也是人類發現的第一條巨口鯊,之後被保存在火奴魯魯博物館。自那以後,巨口鯊魚僅被發現約60次,十分罕見。
巨口鯊魚以過濾浮遊生物為食,所以並不會主動攻擊別的海洋生物,巨口鯊頭大嘴大,細牙成須狀,嘴巴附近有發光器。尾長,但和一般的長尾鯊科有一定區別,上半葉上翹的不厲害。巨口鯊的吻部較圓潤且不明顯,嘴巴張開寬約1.5米。
巨口鯊的體色呈棕黑色,腹部偏白色,一般體長在4到5.5米之間。棲息於大洋、深海、近海沿岸,棲息深度約5米到1000米,屬於一個鮮為人知的鯊魚族群。國家地理雜誌把巨口鯊魚列為世界上最珍貴的鯊魚種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