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破獲宇宙「大案」

2020-10-07 西安日報

中新網北京10月6日消息,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備受學界關注的、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最新由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攜手破解,他們通過監測恆星「心跳」形成的「心電圖」發現,絕大多數富鋰巨星其實都是紅團簇星,而不是傳統上所認為的紅巨星

恆星演化示意圖。(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國際科研團隊 供圖

恆星演化示意圖。(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國際科研團隊 供圖)

七國天文學家合作「破案」

北京時間10月6日凌晨,中國、日本、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丹麥等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剛研究員、施建榮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閆宏亮副研究員與周渝濤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該國際科研團隊藉助中國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巡天數據和美國克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的星震數據,以及日本昴星團望遠鏡、中國麗江觀測站2.4米和1.8米望遠鏡等,通過採集大量富鋰巨星的光譜及震動數據,研究得出與傳統觀點截然不同的結論。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的恆星演化理論,對最終解開鋰元素起源之謎至關重要。

天文學家通過恆星監測恆星的心跳和分析它們的光譜揭秘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喻京川/繪製,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

為什麼要聚焦鋰元素?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科普解讀稱,說到鋰元素,現代人並不陌生,無論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還是無人機、電動汽車,都在使用鋰電池供電。這個在近十年才陸續進入大眾視野中的「新興」元素,其實幾乎和宇宙一樣古老。

事實上,鋰是宇宙最早形成的元素之一。伴隨著137億年前的大爆炸,鋰元素在宇宙誕生後的20分鐘內就出現了,作為構成當今物質宇宙的基本元素之一,鋰元素可以說連接了宇宙的過去與現在。不過,鋰元素在宇宙中很多天體內的含量卻與理論表現出較大差異,也一直困擾著天文學家。

紅團簇星和紅巨星內部結構示意圖。(青木和光/繪製,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

富鋰巨星「巨鋰」來源不明

富鋰巨星就是這種矛盾的一個典型例子。「巨星」是恆星在演化到生命晚期階段時的名字,因為它們經歷了一個「發福」的過程,和處於青壯年的恆星相比身形巨大得多。顧名思義,「富鋰巨星」的鋰元素含量遠超同類的「巨星」天體,它們在晚期的小質量恆星中只佔1%,但其大氣中所蘊含的鋰元素卻比其餘的99%高出成百上千倍。

例如,之前報導過由LAMOST所發現的富鋰巨星王者——TYC429-2097-1,其鋰含量超過太陽3000倍之多,是目前人類已知的鋰豐度最高的恆星。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汽車(約14億輛)全部換成電動汽車,並且用這顆恆星上的鋰做成電池給它們供電,那麼可以同時讓這14億輛電動汽車開到任何一個你在夜空中能看到的恆星處,「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星際穿越」。

正是由於富鋰巨星中巨額鋰元素來源不明,這其中很可能涉及對恆星演化理論和標準恆星模型的挑戰,因此,天文學家一直試圖解開這些「少數派」神秘面紗,弄清大量的鋰元素究竟從何而來,特別是考慮到鋰元素的起源與演化還與宇宙中各類尺度的天體息息相關。

國際團隊研究使用巡天數據的中國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在星空下的資料圖片。(陳穎為/攝,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

「心電圖」揭開富鋰巨星真實身份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介紹,為解開鋰元素在這些晚年的小質量恆星中的起源之謎,就必須要知道大量的鋰究竟是在何時出現。恆星逐漸變老的過程在天文上叫做演化,如果能夠知道富鋰巨星所處的演化階段,就等於知道了鋰元素的形成時間,進而反推它們的起源。

科學界對富鋰巨星的演化階段一直存在多種說法,傳統上一般認為小質量富鋰巨星多數為「紅巨星」。造成這種認知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從恆星的外表來看,它們的溫度和亮度的確符合「紅巨星」的特徵;二是在朝著紅巨星演化的過程中,恆星內部可能產生十倍於普通對流速度的特殊對流,這種環境反而有利於鋰元素的形成,符合產生富鋰巨星的預期。

但是,這裡面一直存在著一個致命的隱患——隨著恆星的繼續演化,紅巨星中心的氦會積攢得越來越多,壓力和溫度也越來越高。終於在某個瞬間,氦核被點燃了,一個穩定燃燒的新心臟出現,恆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紅團簇星」。和剛剛進入「紅巨星」的恆星相比,這兩個年齡相差可達百萬年的恆星從表面上看長得幾乎完全相同。

日本昴星團望遠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國際科研團隊 供圖)

因此,一直被認為多數是「紅巨星」的富鋰巨星,其真實身份值得懷疑,它們可能只是看起來年輕而已。

問題是如何鑑別?儘管長相相似,但這兩類恆星的「心臟」卻完全不同。最新發表的這項研究,就是通過監聽一大群由LAMOST光譜中所發現的富鋰巨星的心跳來實現的。在研究中,天文學家使用了一種被稱為「星震學」的技術,測量了富鋰巨星心臟的跳動規律,如同給每顆恆星做了「心電圖」。不檢查不要緊,一檢查卻發現原來超過80%的富鋰巨星根本不是學界之前所認為的「紅巨星」,它們的真實身份是更加晚年的「紅團簇星」。天文學家就這樣被富鋰巨星「矇騙」了數十年。

進一步研究還發現,不同類型的富鋰巨星在鋰含量、恆星質量等多個方面均與傳統認知存在顯著不同。這些發現很難用目前的理論進行解釋。因為數十年來,絕大多數相關的理論都是基於「紅巨星」這一前提所提出的,甚至直到今年很多相關的理論研究也還在討論紅巨星內的種種機制。但是,由於內部的物理環境全然不同,原有的理論顯然並不適用於「紅團簇星」。

美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測量星震-心跳示意圖。(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國際科研團隊 供圖)

恆星「心電圖」是怎樣測量的?

在鑑別「紅巨星」和「紅團簇星」的過程中,恆星的「心跳」起到決定性作用。恆星的「心跳」其實來自於恆星的震動——星震。那麼,恆星到底是怎麼「心跳」的呢?星震學又是如何通過恆星的「心跳」了解真相呢?

以太陽為例,它每時每刻都在成千上萬個頻率上「低聲細語」。雖然科學家並不能夠真的「聽到」太陽的聲音,但是這些噪音使得太陽的亮度發生微小的變化。所以只要記錄其亮度的變化,就可以知道太陽是如何振動的了。就像人們的心跳一樣,恆星的振動代表著它身體內部的信息,這些內部信息用其他常規方法無法獲取,而星震的方法就如同醫生的聽診器一樣傾聽著恆星的「心跳」。

浩瀚星空的驚豔畫面。(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國際科研團隊 供圖)

不同演化階段的恆星在振動頻率上也有著明顯的差異。「紅巨星」和「紅團簇星」由於不同的燃料和能量傳輸形式,它們的心臟跳動有著十分顯著的區別:一般來說,「紅巨星」的心率更快一些,而年紀更大的「紅團簇星」則心率更慢。

肩負測量「心電圖」功能的是Kepler衛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於2009年發射的一顆用於搜尋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其長達4年不間斷的測光觀測使星震學技術成功應用到富鋰巨星的研究當中。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表示,多年來,富鋰巨星的身份一直迷惑著人們,由中國天文學家主導國際科研團隊最新完成的這一研究工作,通過「星震學」聽診恆星「心跳」,解開了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之謎,該研究成果促進了恆星演化理論的完善,將加深人們對宇宙物質形成的認識。

恆星心跳-星震示意圖。(圖源NASA,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

恆星心跳-星震示意圖。(圖源ESO,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

來源:孫自法/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破獲宇宙「大案」
    2020-10-06 14:54:12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破獲宇宙「大案」:鎖定富鋰巨星真身中新網北京10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
  • 鎖定富鋰巨星真身 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破獲宇宙「大案」
    鎖定富鋰巨星真身 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破獲宇宙「大案」 恆星演化示意圖(青木和光繪製,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備受學界關注、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最新由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攜手破解,他們通過監測恆星「心跳」形成的「心電圖」發現,絕大多數富鋰巨星其實都是「紅團簇星」,而不是傳統上所認為的「紅巨星」。
  • 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破獲宇宙「大案」:鎖定富鋰巨星真身
    這一備受學界關注的、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最新由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攜手破解,他們通過監測恆星「心跳」形成的「心電圖」發現,絕大多數富鋰巨星其實都是紅團簇星,而不是傳統上所認為的紅巨星。
  • 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破獲宇宙「大案」:鎖定富鋰巨星真身
    這一備受學界關注的、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最新由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攜手破解,他們通過監測恆星「心跳」形成的「心電圖」發現,絕大多數富鋰巨星其實都是紅團簇星,而不是傳統上所認為的紅巨星。
  • 尋找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背後——天文學家聯手破獲宇宙「大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北京時間10月6日,中國、日本、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表。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備受天文學界關注、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又將帶來哪些最新認識?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中方專家,請他們講述這一宇宙「大案」破獲背後的故事。
  • 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備受天文學界關注、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又將帶來哪些最新認識?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中方專家,請他們講述這一宇宙「大案」破獲背後的故事。
  • 天文學家破獲宇宙「大案」:鎖定富鋰巨星真身
    這一備受學界關注的、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最新由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攜手破解,他們通過監測恆星「心跳」形成的「心電圖」發現,絕大多數富鋰巨星其實都是紅團簇星,而不是傳統上所認為的紅巨星。
  •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其鋰元素含量超過恆星演化理論值的上千倍是怎樣形成的,這一備受天文學界關注、事關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大案」,又將帶來哪些最新認識?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中方專家,請他們講述這一宇宙「大案」破獲背後的故事。  「新興」元素  說到鋰元素,現代人並不陌生,無論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還是無人機、電動汽車,都在使用鋰電池供電。
  • 科學大爆炸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科學大爆炸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北京時間10月6日,中國、日本、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表。
  • 中國破獲外國間諜大案:原子彈核心機密險遭盜竊,兩隻老鼠成關鍵
    大就都知道,我國是現代核武器五常國家之一,因為中國有了核武器,才徹底避免了被外國軍事侵略的可能,因此中國這時才可以不遺餘力的發展我國內部自身的經濟。直到現在為止,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國家還不到兩位數,有了核武器,在軍事能力上就是質的飛躍。在中國擁有核武器之後,世界上也有許多國家覬覦我們的技術,千方百計想搞到核武器的圖紙,弄清其中的秘密。
  • 雲南破獲走私野生動物大案 暴利超過毒品軍火
    犯罪嫌疑人   華夏經緯網6月9日訊:據新華網消息,雲南森林公安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走私販賣野生動物案。森林公安局經過對當地野生動物銷售網絡長期排查,在昆明市郊發現了一個與境外勾結走私販賣野生動物的犯罪團夥。6月1日上午,森林公安局等待時機成熟之後,決定出動40名警力,兵分5路,把這個團夥一網打盡。
  • 進口松香實為琥珀 深圳海關破獲8億琥珀走私大案
    深圳海關對外公布,近日破獲一宗偽報品名、低報價格走私琥珀大案,摧毀一個走私、加工琥珀的團夥,案中走私分子通過將進口琥珀偽報成松香、樹脂以及低報價格等方式,共計走私進口琥珀原料逾232噸,案值8.28億元,涉嫌偷逃稅款1.2億元。目前,該案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 中國海警破獲特大非法採礦案 創同類案件歷史記錄
    近日,中國海警局破獲一起特大非法採礦案,成功摧毀一特大宗族式盜採海砂犯罪集團,抓獲涉案人員90名,初步查證涉案海砂超5000萬噸,總案值逾20億元。該案涉案海砂數量、涉案金額、凍結贓款均創海警同類案件歷史記錄。
  • 海關破獲最大蟒蛇皮走私案 總案值3.1億(圖)
    蟒蛇皮中國經濟網海口3月18日訊 海口海關日前破獲一起通過低報價格和繞越設關地偷運走私進口蟒蛇皮大案這是海關總署「國門利劍2016」聯合專項行動以來破獲的又一重大走私犯罪案件,也是目前為止全國海關最大一起走私蟒蛇皮案。2015年1月,海口海關緝私部門通過情報綜合分析發現,海南某蟒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進口的越南產蟒蛇皮申報價格偏低,存在以低報價格進行走私的重大嫌疑。
  • 20起大案首次公開解密,浙江「禁毒檔案二十年」正式封存
    ,成功破獲公安部督辦的「捕鯨行動」特大跨國製販毒案。是浙江第一個製販氯胺銅的大案,該案破獲成功斬斷了一條從台州通往香港的販毒通道。032009年,金華禁毒部門破獲陳某義等人運輸、販賣毒品案,繳獲7177.86克含亞甲雙氧甲基苯丙胺成分毒品。通過與臺灣警方合作,臺灣警方又繳獲60包重59968.43克K粉,抓獲包括臺灣籍毒品犯罪嫌疑人8人。
  • 天文學家覺察到可疑現象,這是宇宙高級文明發出的信號?
    科技是人類最厲害的東西,人類文明最大的貢獻可能是科技,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外星人的科技可能比人類的,要厲害得多,他們或許就在別的維度上俯視著我們,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覺察到他們。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根本不存在外星人,這個宇宙只有地球才有生命存在,人類才是唯一生命,其他都是假的。天文學家的猜想l 天文學家的猜想不過天文學家猜想,如果人類在未來能夠利用引力波,說不定就大有希望找到其他的文明,因為引力波這個東西實在是太厲害了,這個愛因斯坦有關,簡而言之,就是時空的波動,兩個黑洞合併的時候,那個引力很大。
  • 天文學家聽到清晰的宇宙心跳,證明外星人真實存在
    在全世界範圍內,外星人的觀測現在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科學項目,很多國家的科學家以及天文學家都在進行深入研究,就連非常厲害的物理學家霍金,目前對於外星人的探尋也只是停留在比較表面的階段,所以並沒有特別多的證據證明外星人存在。
  • 中國主導國際團隊揭秘富鋰巨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北京時間10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布了一項由我國天文學家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成果。喻京川/繪製,中科院國家天文臺 供圖據國際科研團隊主要領導者之一、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剛介紹,鋰元素是宇宙中最早產生的元素之一,但它在多種天體中的含量均與理論預測存在較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