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學修電學專業的人之外,相信很多人不知道一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相信網友對這個名字有點眼熟,沒錯,特斯拉,一款電動汽車。不排除這款電動汽車的創始人為了紀念這位科學家以他的命字命名。這位科學家,他的一生,他的創造發明,他的實驗,無一震驚了當時的人們,甚至他的發明令現代的「科學鬥士」感到慌張,因為,他的科學成果,太令人不可思議,而他的一生所做所為,亦令人感到不解。
最重要的發明
尼古拉·特斯拉一生之中最重要的發明,可以說是交流電(放棄此專利)。愛迪生發明了直流電,他曾經是愛迪生的同事,他飽受愛迪生的迫害。可以說,如果沒有交流電,單靠愛迪生的直流電,人類無法進入現代工業文明。所以,單是他發明的交流電,足以稱得上是偉大的科學家。然而,前文提過,他的發明,足以令現代人感到震驚。
人造地震實驗–差點毀了紐約
1935年,特斯拉在其實驗室打了一個深井,並在井內下了鋼套管。然後,他將井口堵塞好,並向井內輸入不同頻率的振動。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頻率時,地面就會突然發生強烈的振動,並造成了周圍房屋的倒塌。當時的一些雜誌評論說:「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誘發的地震,幾乎將紐約夷為了平地」。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實驗。這種小輸入強輸出的超級傳輸效應稱為特斯拉效應。下面是他的原話:「我可以把這個世界劈開,但我永遠不會這麼做,我的主要目標是傳播新的設想,讓它們變成現實,我非常希望它們能成為未來研究者的一個起點」。
當人們飽受地震災害時,這位科學家卻說能把地球劈開。或許,很多人認為用科技造成的人為地震是不可想像的,甚至可以說是謠言,然而,尼古拉·特斯拉的實驗,無疑給了這種觀點的人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無線能量–無線電能傳輸
喜歡閱讀科學資訊的人或許注意到,最近,有不少國外企業在研究無線充電技術。當然,不排除有些人認為這是一項不成熟的技術。但追根溯底,這項技術的先驅應該算是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死光與無限遠距離傳輸1億伏電裝置。特斯拉早在1891年證實了無線能量傳輸,特斯拉效應(以此紀念特斯拉)是用來闡述這種類型的電導應用的術語(即能量穿過空間和物體的運動並不只是像穿過導體的電流一樣)。1889年,特斯拉遷往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因為那裡有可以讓他做高頻高壓實驗的地方,並開始在那兒搞研究。到達後不久他向法國記者說,他正在做用無線傳電將訊號從派克斯峰(他附近的一座山)送到巴黎的實驗。特斯拉的日記有著他跟電離層及地下經縱波或橫波傳播的地電流相關的實驗說明。在實驗室中,特斯拉證明了大地是導電體並製造出了人工閃電(放出的電有數百萬伏,最長的有135英尺長)。特斯拉亦有研究大氣層電力,觀察他用接收器收到的閃電訊號。由複製品可見,特斯拉的接收器及金屬檢波器電路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複雜性(例如:分散式高Q螺旋共振管、無線電波反饋、原外差效應及再生技巧)。特斯拉聲稱他這時觀測到駐波。在科羅拉多實驗室裡,他「記錄」到他相信是外太空電波訊號的訊號,不過他的宣稱和數據都被科學社群給否決了。他提到從他接收器的數據中有著重覆的訊號,跟他已經提及過的雷電及土壤幹擾上得到的訊號本質上很不同。他以後更明確地重提那些訊號是一組組地出現,一個、兩個、三個及四個地合出一起的組。特斯拉的後半生都在嘗試向火星發訊。1996年科拉姆發表了一篇木星上的等離子環形圓紋曲面訊號分析,當中指出了科羅拉多的火星沉落,和特斯拉仍在的1889年夏季的木星訊號中止一致。此處多為後人的推測,因為特斯拉很多事情都是不被人們知道的,充滿了神秘色彩,所以人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將一些具有傳奇色彩的事情安在特斯拉身上去解釋,一方面增添了神秘色彩,另一方面造成對特斯拉的以訛傳訛,是對其名字的侮辱。
美國的軍方從1945年已可以隔空傳輸太陽能約一百五十公裡,但是電力極其微弱,直到後期有驚人的突破,可以從地球去點亮位在月球上的60瓦燈泡,超越「理論科學界」至少五十年的科技水平,而部分科技則交由美國航太總署使用。這個是當代最為懷疑的事情之一,美國航天局從來沒有做過這種實驗,而且阿波羅登月時也沒有帶上什麼燈泡。所以廣大讀者請不要相信,除非有一天美國航天局或美國政府親自承認有這個實驗。
他創造了死亡射線–一種粒子武器
更準確的說,是尼古拉特斯擁有了死光的錯綜複雜的設計方案—,名叫「Teleforce」(超導力量)的—束粒子/定向能量武器,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消滅了一整個軍隊。
特斯拉表述他的發明道:「[武器噴嘴將]通過自由空氣的粒子發送集中光束,使用這種巨大的能量,他們就能從距離200英裡意外降低10000部敵人艦隊飛機,從而來捍衛國家的邊境,這也可能會導致軍隊死掉。「直到他死的那一天,特斯拉才有了Teleforce(超導力量)的工作成果。
沃登克裡弗塔曾被美國媒體稱為「百萬美元的廢物」。但事實上,如果把地球電離層看做線圈,全球傳輸並非不可能,只是存在效率問題。如今美國軍方的主動極光工程(HAARP),通過巨大的天線陣列向電離層發出高頻電波,激發部分電離層,以研究電離層在發展無線電通訊增強技術和監視技術的潛力[9],就來源於特斯拉的設想。
不過,說到讓特斯拉披上神棍外衣的發明,那就非遠距打擊(teleforce)莫屬。這是一種帶電粒子束髮射器,最初發表在1934年7月11日的《紐約太陽報》和《紐約時代周刊》上。它由特斯拉線圈和特製開放性真空管組成,根據特斯拉的設想,它可以把液態的鎢或汞粒子加速到音速的48倍,通過靜電斥力把粒子定向射出。
雖然特斯拉提出的概念極度超前地預言了如今的粒子武器,但它一直是一種設想,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種設備真的存在過。他曾向自己的祖國前南斯拉夫推銷這種發明,提出了建設死亡射線設備的地點,後來又為美國國防部和英國做出了方案,但都沒有得到採用。最終成為了情報局的收藏品。
附錄:成就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和電機工程師。他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 並因主持設計了現代廣泛應用的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對電力學和磁力學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專利和理論工作依據現代交變電流電力系統,包括多相電力分配系統和交流電發電機,幫助了他帶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是1882年,他繼愛迪生發明直流電(DC)後不久,發明了交流電(AC),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交流發電機,並創立了多項電力傳輸技術。他是一個絕世天才,也是一位被世界遺忘的偉人。之後被大家稱為「科學超人」1943年1月7日在紐約人旅館(The New Yorker Hotel)孤獨地死於心臟衰竭,享年87歲。特斯拉一生致力於全世界而不是為特定某個國家效力。
結語:
在他死後,特斯拉的大部分物品被外來財產的辦公室沒收——儘管他是合法的美國公民。材料多到被人形容為一個「裝載著特斯拉材料的火車車廂」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的家人被告知了一些項目,其他的則保留在特斯拉博物館,位于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他的骨灰也在哪裡)。特斯拉的一些文件和論文仍然是機密,雖然有人通過《信息自由法》請求解釋項目,就算被公開的這些項目也都是經過修訂了。最後,人們往往不知道誰是尼古拉•特斯拉,也不知道在他死亡之前,他已經領導開發了自由能源。
尼古拉·特斯拉一生的許多發明和著作,至今仍掌握在美國軍方手裡,被視為最高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