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15日電(徐銀 朱筱麗 郭穎)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3月15日,第三屆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大賽在bilibili「青春上海」直播間雲啟動,並將「升級」為全國邀請賽。無人機、智能駕駛、人形機器人、編程算法……八大賽道緊扣人工智慧主題,融入機器視覺、自動規劃、智能搜索、自動程序設計、智能控制、機器人學、機械結構設計等知識,激發學生無限想像、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直播現場來了熟面孔,為觀眾探秘
直播現場,記者遇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盧灣第一中心小學的張宸軒同學。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閉幕式上,5位從幼兒園到大學朝氣蓬勃的青少年來到現場,發出「人工智慧青少年倡議」:「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我們要繼續關注、學習和發展人工智慧,為無限可能的未來做好準備!」張宸軒代表小學組上臺宣誓,現在,他已是兩年級。
這次在開幕式直播現場,張宸軒演示的是「拼笑臉」比賽,就是操縱機器人把球放在指定的位置,拼成一個「笑臉」。「我今天第一次操作就成功了。」戴著口罩的張宸軒笑眯眯。自從大班那年開始學習樂高課程後,他就迷上了編程,他喜歡搭建、探秘類遊戲,但並不影響學習成績,他偏愛數學。去年獲獎後,今年第二次來參賽。
除了張宸軒,升級為小學生的位育實驗小學的周信言、華二寶山實驗學校的許澤芃、復興高級中學的張譯引都來到了雲啟動直播現場。他們和主持人一同體驗了創意搭建、機器人編程、機器人格鬥等AI項目,讓更多的小朋友觀眾了解AI領域與青少年的交集。現場,四位同學也成了屏幕前觀眾「答疑解惑」的小助手,各色各樣的問題,在現場一一「交卷」。
團市委書記王宇祝所有參賽選手成績棒棒、收穫滿滿。「人工智慧也要從娃娃抓起,本次大賽是廣大青少年學習人工智慧,開拓思維,相互交流的重要平臺。」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英則希望參賽選手通過本次大賽,不僅能學習到AI是什麼,更能思考到AI為什麼,還要探索AI用什麼,充分領略智聯世界無限可能的人工智慧之美,收穫學習成長之樂,樹立報效祖國之志。
八大賽道提升綜合素養,後續人才跟蹤培養模式新穎
相較去年,本屆八大賽道呈現諸多亮點:一,賽道設置緊扣AI主題,從無人機、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編程算法等板塊,多元呈現人工智慧的魅力。二,挑戰任務難易適度,從物理拓展到綜合素養,符合各年齡層的認知規律,達到育人目的。三,項目內容豐富多樣,從天上到地面,以趣玩性、思維性、競技性、綜合性等側重點,激發學生的無限想像。 四,賽事升級為全國邀請賽,上海青少年將與全國青少年碰撞科學火花。
賽道全面梳理革新,以嶄新面貌呈現AI魅力。不僅如此,在賽前賽後主辦方也動足了腦筋——賽前,將舉辦「AI大咖在線說」科普講座、AI公益培訓課程,定期開展線上前沿科技交流活動,進行AI科技的普及。賽中,舉辦AI嘉年華,讓學生在賽後體驗高精尖的AI產品;同時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舉行青少年人工智慧分論壇,讓更多優秀青少年登上高規格舞臺,一展風採。賽後,優秀選手將進入上海少年科學院人工智慧分院,進行跟蹤培養及項目孵化,探尋青少年AI人才培養模式。
「我們根據入校課程,反思孩子對人工智慧的認識,以及人工智慧對孩子的幫助,今年在去年基礎上,我們設計了更符合孩子們的人工智慧賽道。」支持單位之一哥林教育總經理侯文奇告訴記者,今年的賽道則加入電子編程。「比如,通過紅外線識別進行聯網,讓無人駕駛車動起來。更重要的是給有興趣的孩子展示的舞臺。」
記者看到,AI未來之星創意搭建的賽道,圍繞「創意搭建」展開「我的城市2030」和「無人駕駛車」兩個比賽項目,包含簡易編程、站點過關和現場演說等部分組成。
「我們讓小朋友表達設計理念,遇到困難如何解決。孩子們真的很厲害。」侯文奇忍不住為參賽選手點讚,「我們設計出符合比賽要求的器材,從孩子和學校的角度來思考,讓他們以此學習校本知識和課外知識,加強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對孩子們進行啟發和引導。」 據悉,賽道承辦方根據賽題規則錄製了視頻,為學生解析賽題要點,助力學生們更好地完成挑戰任務。
「人工智慧是當今科學技術前沿,它有助於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有助於提升社會的生產效率,它幫助人類改變未來。」市科委巡視員季曉燁希望各位參賽選手,通過參加本次大賽提高對人工智慧技術的認識,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在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可以被運用在所有已知和未知的行業,這些技術的進一步開發和完善,就等待著青少年們的潛心研究,本次大賽可以讓孩子們為無限可能的未來做好準備。」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副校長毛軍發說。
本次大賽將於4-6月接受報名,全國邀請賽暫定7月舉行
本屆大賽參賽選手將分為4個組別:幼兒組、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參賽選手可個人申報,也可團隊申報。為防控疫情,本次大賽將於4-6月接受報名。上海區域賽以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年報社為主體,根據中小學開學情況,進行線上組織發動,優先推薦有相關技術背景的團隊和個人參賽。各賽道比賽開展後,由評審委員會根據選手比賽表現,以及賽事任務完成度,確定各組入圍總決賽的選手。上海區域選拔賽根據疫情形勢確定開展形式。
全國邀請賽暫定7月舉行。屆時將邀請全國各地在人工智慧創新方面表現突出的青少年,與第三屆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大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選手,共聚上海進行全國邀請賽。
本屆大賽將整合高校、企業和研發機構的資源,共同組建大賽專家評審委員會,由人工智慧領域的學者、企業研發人員、投資人、科普專家等組成。同時組建上海少年科學院人工智慧分院,並在青少年宮系統和區學校設立人工智慧分院(區級、校級)。
主辦方表示,本次大賽的宗旨是響應國家「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的號召,以大賽為載體,營造人工智慧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把上海建成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地、產業集聚地和人才高地添智助力。同時把人工智慧教育活動輻射到全國,帶動全國青少年加入人工智慧學習運用中,為人工智慧領域儲備青少年人才基礎。
AI嘉年華是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大賽的品牌活動,今年也是亮點多多:將邀請少科院人工智慧分院展示AI圍棋賽道表演賽,參賽選手及全市青少年將共同參與由人工智慧領域企業帶來的前沿科技。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大賽還將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舉行青少年人工智慧分論壇。以「人工智慧與青少年成長發展」為主題,結合第三屆上海市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大賽、AI大咖在線說、網絡公益培訓課程、AI體驗嘉年華等配套活動內容,邀請來自世界的AI大咖及行業領軍人物、AI教育工作者、青少年代表等,分別從行業發展、成長方向、參與體驗等各方面,共話人工智慧與青少年教育的新篇章。
本次大賽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上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年報社主辦,得到了哥林教育、懋星教育、映卡文化、南懋文化、摩贏十機器人、化蒙文化的支持。(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徐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