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變換器原理解析

2020-11-27 電子產品世界

  系統採用電壓閉環控制方式,調節器採用變參數數字PI算法,實現了模擬系統難以實現的複雜算法和方便靈活的移相控制方案。通過一臺2 kW樣機進行了實驗,實驗系統的開關頻率為2 kHz。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523.htm

  引言

  移相全橋ZVS DCDC變換器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軟開關電路之一。作為一種具有優良性能的移相全橋變換器,其兩個橋臂的開關管均在零電壓軟開關條件下運行,開關損耗小,結構簡單,順應了直流電源小型化、高頻化的發展趨勢,因此在中大功率DCDC變換場合得到了廣泛應用,而系統數位化控制可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數位化系統具備完整的可編程能力,它使程序修改、算法升級、功能移植都非常容易,相對於模擬控制方式具有明顯的優勢。DCDC變換器的數位化控制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分析了主電路原理,採用TMS320LF2407作為主控晶片實現了ZVS DCDC變換器的全數字控制,並給出了實驗結果。

  1 主電路拓撲及工作原理

  ZVS PWM DCDC全橋變換器的主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其主要波形如圖2所示。由圖1可見,電路結構與普通雙極性PWM變換器類似。 Q1、D1 和Q4、D4組成超前橋臂、Q2、D2和Q3、D3組成滯後橋臂;C1~C4分別是Q1~Q4的諧振電容,包括寄生電容和外接電容;Lr是諧振電感,包括變壓器的漏感;T副方和DR1、DR2組成全波整流電路,Lf、Cf組成輸出濾波器,RL是負載。Q1和Q3分別超前Q4和Q2一定相位(即移相角),通過調節移相角的大小來調節輸出電壓。由圖2可見,在一個開關周期中,移相全橋ZVS PWM DCDC變換器有12種開關模態,通過控制4個開關管 Q1~Q4,在A、B兩點得到一個幅值為Vin的交流方波電壓;經過高頻變壓器的隔離變壓後,在變壓器副方得到一個幅值為Vin/K的交流方波電壓,然後通過由DR1和DR2構成的輸出整流橋,得到幅值為Vin/K的直流方波電壓。這個直流方波電壓經過Lf和Cf組成的輸出濾波器後成為一個平直的直流電壓,其電壓值為

  UO=DVin/K(D是佔空比)。Ton是導通時間,Ts是開關周期(Ts=t12-t0)。通過調節佔空比D來調節輸出電壓UO。

  

  圖1 變換器主電路結構

  

  圖2 變換器主要波形

  由波形圖可見,移相全橋電路控制方式的特點是:

  ① 在一個開關周期Ts內,每個開關導通時間都略小於Ts/2,而關斷時間略大於Ts/2。

  ② 同一個半橋中,上、下兩個開關不能同時處於開通狀態,每個開關關斷到另一個開關開通都要經過一定的死區時間。

  ③ 比較互為對角的兩對開關管Q1、Q4和Q2、Q3的開關函數波形,Q1的波形比Q4的波形超前0~ Ton/2時間,Q2的波形比Q3的波形超前0~ Ton/2時間,因此Q1和Q2為超前橋臂, Q3和Q4為滯後橋臂。

  2 控制晶片TMS320LF2407A

  TMS320LF2407A是TI公司設計的一種數位訊號處理器,具有接口方便、編程簡單、穩定性好、精度高、方便以及可重複性等優點。TMS320LF2407A部分功能如下:

  ① 工作電壓3.3 V,有4種低功耗工作方式。電路設計時需考慮電平轉換,不要超過DSP的工作電壓。

  ② 單指令周期最短為25 ns(40 MHz),最高運算速度可達40MIPS,四級指令執行流水線。低功耗,有利於電池供電的場合;而高速度非常適用於電動機的實時控制。

  ③ 擁有2個專用於電動機控制的事件管理器(EV),每一個都包含:2個16位通用定時器,8個16位脈寬調製(PWM)輸出通道,1個能夠快速封鎖輸出的外部引腳/PDPINTx(其狀態可從COMCONx寄存器獲得),可防止上下橋臂直通的可編程死區功能,3個捕捉單元,1個增量式光電位置編碼器接口。

  ④ 16通道10位A/D轉換器,具有可編程自動排序功能,4個啟動A/D轉換的觸發源,最快A/D轉換時間為375 ns。

  ⑤ 控制器區域網(CAN)2.0B模塊。

  ⑥ 串行接口SPI和SCI模塊。

  ⑦ 基於鎖相環的時鐘發生器(PLL)。

  ⑧ 41個通用I/O引腳。

  ⑨ 32位累加器和32位中央算術邏輯單元(CALU);16位×16位並行乘法器,可實現單指令周期的乘法運算;5個外部中斷。

  ⑩ 1149.11990 IEEE標準的JTAG仿真接口。

  很寬的工作溫度範圍,普通級為-40~85 ℃,特殊級為-40~125 ℃。

  3 系統的數字實現

  圖3為變換器硬體結構框圖。由圖可見,系統採用閉環控制方式,將變換器兩側的電壓、電流經霍爾檢測電路檢測並轉換成相應的電壓信號進行濾波,所得的反饋信號一方面送入DSP片內進行A/D轉換後進行閉環控制運算,同時送到故障保護電路。本系統電壓環採用PI調節器。數字PI調節器根據給定值和反饋信號值進行偏差調節,其輸出結果決定了超前、滯後臂之間PWM驅動波形移相角的大小,從而使控制量跟蹤給定量;DSP發出的驅動信號經電平轉換電路進行電平轉換後,送到驅動晶片M57962L形成最終的IGBT驅動信號。故障保護電路則對電流、電壓反饋信號進行判斷、處理,在故障發生時給出故障信號並從軟體上置 PWM為無效方式,硬體上立即封鎖IGBT驅動,對系統進行保護。數碼管顯示電路由帶SPI接口的MAX7219和多位數碼管組成。MAX7219適合標準的SPI通信方式,同時還具有解碼、驅動及數據鎖存功能。每片MAX7219能以掃描方式對4位數碼管進行智能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微處理器用於實時顯示的時間。

  

  圖3 變換器硬體結構框圖

  3.1 基於DSP的直接移相脈衝生成方法

  移相是滯後臂驅動相對於超前臂驅動之間的一個周期性延時,其延時角即為移相角。設PWM1/PWM2驅動超前臂開關管,PWM3/PWM4驅動滯後臂開關管,每個橋臂上下兩管之間的驅動互補且帶死區。在實現中

  

  圖4 基於DSP的直接移相脈衝生成方法

  可以固定超前臂的驅動在每一周期的T0時刻發出,那麼只要延遲移相角Φ對應的時間再發生全比較事件則可以得到滯後臂的驅動,可以實現0°~180°範圍內的自由移相。由圖4可見,定時器T1的計數方式為連續增減模式,在計數器T1CNT=0和T1CNT=T1PR時分別更新CMPR1和CMPR2的值,這一過程可以分別在T1的下溢中斷和周期中斷中完成。設移相角Φ對應的延遲時間為Td,顯然在0~T/2、T/2~T時間段內,CMPR1、CMPR2值的關係可分別表示如下:

  

  這種脈衝生成方法只需用到DSP的PWM1~PWM4的4個口,而且可以利用死區設置寄存器可編程地直接設置死區,因此非常靈活方便,簡單可靠。

  3.2 系統軟體設計

  系統軟體主要有主程序和中斷服務程序兩大部分。主程序主要是完成系統初始化、開關機檢測、開關機初始化,然後進入主程序循環等待中斷,圖5為主程序流程。中斷服務程序包括周期中斷程序、下溢中斷程序等。在周期中斷程序中完成讀取電壓採樣值、數字濾波、實施控制算法、啟動電流A/D轉換、調節器運算程序等工作。如果系統出現故障,則外部硬體產生信號去封鎖脈衝放大和整形電路,同時產生信號送DSP,產生中斷封鎖脈衝輸出。為了達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調節器採用變參數數字PI算法,其控制思想是按照電壓誤差e(k)的正、負及上升、下降趨勢,將反饋電壓一個周期的波動分為6個區間,在不同的區間調用不同的 PI參數,從而實現最佳PI 調節,其數學表達式為:

  

  其程序流程如圖6所示。

  

  圖5 主程序流程 圖6 變參數PI算法流程

  4 實驗結果

  根據前述方案搭建了實驗系統,實驗中採用三菱公司的智能功率模塊(IPM)PM200DSA120作為逆變器的主開關器件。它抗幹擾能力強、開關速度較快,功耗較低,具有驅動電源欠壓保護、橋臂對管互鎖保護、 過流保護以及過熱保護等功能。開關頻率為fs=10 kHz,開通時間為ton=1.4 μs,關斷時間為toff=2.0 μs。實驗波形如圖7至圖9所示。圖7為 PWM1、PWM2的互補波形,由圖可知,它們之間存在死區,該死區是可編程的,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圖8為PWM1、PWM3之間的移相15°的波形,該移相角可通過程序來控制,根據給定及負載的大小進行自動調節。圖9為T1管的驅動波形,正電壓大約為15 V,負電壓大約為9 V。

  

  圖7 PWM1、PWM2的互補波形

  

  圖8 PWM1、PWM3移相15°波形

  

  圖9 IGBT的驅動波形

  5 結論

  本文研究的是移相全橋全數字ZVS DC/DC變換器,具體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給出了其數字實現方案,並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說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基於DSP的移相全橋全數字ZVS DC/DC變換器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易於實現,調試方便,功能完善,動靜態性能與模擬變換器一樣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雙向dc-dc變換器是什麼 雙向dcdc變換器原理
    打開APP 雙向dc-dc變換器是什麼 雙向dcdc變換器原理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0 14:26:48 雙向直流變換器 雙向DC-DC變換器是實現直流電能雙向流動的裝置,主要應用於混合動力汽車和直流不間斷供電系統等 雙向直流變換器採用經典BUCK/BOOST電路拓撲,具備升降壓雙向變換功能,即升降壓斬波電路。
  • 電流模式控制倍流整流器ZVS PWM全橋DC-DC變換器的研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3501.htm2、改進型移相全橋ZVS DC-DC變換器主電路 改進型移相全橋ZVS DC-DC變換器主電路結構和各點波形對照如下圖2-1(a)和(b)所示:
  • 高頻開關電源中隔離降壓式DC/DC變換器的製作方法
    為此,本文將對高頻開關電源變壓器的設計,特別是正激變換器中變壓器的設計,給出詳細的分析,並設計出一個用於輸入48V(36~72V),輸出2.2V、20A的正激變換器的高頻開關電源變壓器。2正激變換器中變壓器的製作方法正激變換器是最簡單的隔離降壓式DC/DC變換器,其輸出端的LC濾波器非常適合輸出大電流,可以有效抑制輸出電壓紋波。
  • 基於BOOST型DC/DC轉換器的斜坡補償電路
    1 斜坡補償結構及原理1.1 BOOST型DC-DC變換器 BOOST型變換器也被稱為升壓型變換器[1-2],其傳統結構如圖1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8269.htm
  • 一種低壓DC-DC升壓電路的實現
    1.1 主要技術指標與工作原理  (1) 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表1 主要技術指標  (2) 工作原理。本電源採用的雙端推挽電路, 是兩個單端正激型的合併, 其變壓器工作在第Ⅰ、Ⅲ象限,提高了磁芯的利用率, 其原理框圖如圖1 所示。
  • 全面解析全橋DC-DC變換器的原理及應用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全橋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全橋電路結構如下圖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114
  • 單級BUCK-BOOST變換器實現APFC的原理及分析
    單級PFC可以採用BUCK-BOOST電路來實現,同時採用反激變換器(flyback conventer)隔離。APFC的原理BUCK-BOOST變換器是升降壓型電路,它使得輸入端電壓不必低於Vc,同時易於實現反激變換(flyback converter)。
  • INAMICS DCP 雙向直流變換器工作原理
    打開APP INAMICS DCP 雙向直流變換器工作原理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0 14:56:21 SINAMICS
  • 電源ac和dc有什麼區別_dc ac分別代表什麼
    打開APP 電源ac和dc有什麼區別_dc ac分別代表什麼 發表於 2017-10-28 17:18:58   AC:交流電
  • 雙驅動推挽DC-DC變換器方案分享之設計原理簡析
    此前我們也曾經為各位工程師們分享過幾種雙向型的DC-DC變換器設計方案,並獲得了良好的反響。在今明兩天的方案分享中,我們將會為大家分享一種雙驅動推挽DC-DC變換器設計方案,今天我們將會著重就其設計原理進行簡要分析。
  • DC-DC升壓型開關電源的低壓啟動方案
    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如照相機、攝像機、手機、筆記本電腦、多媒體播放器等都需要DC-DC變換器等電源管理晶片。這類可攜式設備一般使用電池供電,總能量有限,因此,電源晶片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電壓,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 DC-DC變換器非線性混沌現象研究
    ;(3)利用DC-DC變換器的混沌特性實現常規控制難以實現的技術,如利用混沌功率譜特性降低DC-DC變換器中的電磁幹擾、利用混沌同步特性實現DC-DC變換器的均流技術、利用混沌運動的初值敏感性提高DC-DC變換器的動態響應特性等。
  • 高性能混合集成DC/DC變換器設計
    雙路輸出是DC/DC電源變換器常有的輸出形式,通常,其輸出有主副路之分,對雙路輸出的每路1有一定的要求,諸如雙路輸出負載平衡或副路加載時主路不能空載等要求,即存在所謂的交叉調整率問題,使雙路輸出DC/DC變換器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要求DC/DC變換器雙路輸出沒有主副路之分,相互獨立輸出。
  • Buck電路原理
    導讀:Buck電路是只對電流參數進行變換的電路,Buck變換器是一種輸出電壓小於輸入電壓的單管不隔離直流變換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
  • 基於Buck-Boost電路的寬輸出電壓AC-DC電源設計
    BuckBoost電路是降壓-升壓變換器,也稱為反號變換器。其可實現對高頻開關電源的輸出電壓的升壓/降壓調節,基本拓撲結構如圖3所示。Buck-Boost電路主要有開關管Tr、電感L、二極體D2和濾波電容C4組成,L1和C2以及L2和C3構成了兩個LC濾波電路。Buck-Boost電路的工作原理:當開關管Tr導通時,電流Is流過電感線圈L,L存儲能量。
  • LLC諧振變換器的軌跡控制研究
    編者按:  摘要:針對LLC諧振變換器諧振槽有多個諧振元件、工作過程複雜、難以對其實現有效控制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最優軌跡控制方法,根據變換器的具體諧振過程,給出了其多諧振過程的時域方程,並以此推導出其軌跡方程,繪製了其狀態軌跡圖,給出了詳細的控制法則。
  • 基於DSP控制的數字式雙向DC/DC變換器的實現
    基於對全橋隔離型的雙向DC/DC變換器工作原理的分析,從簡化硬體電路的角度出發,設計了數字控制的雙向DC/DC變換器。試驗控制功能全部由軟體實現,電壓可調性和穩壓輸出都得到滿足。同時也由軟體實現電路的雙向運行,對蓄電池可以進行恆流充電。
  • BUCK DC-DC變換器臨界電感計算簡析
    無論是自動化控制還是電動汽車應用研發,亦或者是電源管理領域,BUCK DC-DC變換器都是一種應用頻率非常高的重要元件。對於新人工程師來說,牢牢掌握BUCK DC-DC變換器的基礎架構和運行原理,對以後的新產品設計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 中廣芯源推出dc/dc升壓型大功率LED驅動晶片
    中廣芯源推出dc/dc升壓型大功率LED驅動晶片
  • 電子鎮流器工作原理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電子鎮流器的工作原理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275.htm一、電子鎮流器工作原理- -簡介  電子鎮流器,英文名稱為Electricalballast,是一個將工頻交流電源轉換成高頻交流電源的變換器,是利用這種電子技術驅動光源來完成照明功能的一種鎮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