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的春晚,好評超過往年。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個場面壯觀,
氣勢磅礴的節目—《少林魂》?
4分多鐘的節目,兩萬人參演。
爆起了晚會的一個小高潮。
被網友評為
2019年央視春晚最震撼的節目。
中國人愛和平,也熱血尚武。
大多數男孩兒時都曾拿根木棍,
假裝自己是獨孤求敗,是張三丰,
白衣勝雪,仗劍走天涯;
或是用一根雙節棍裝成李小龍、成龍,
皺著眉頭,哼哼哈嘿;
或是幻想從天而降一本《如來神掌》,
從此神功護體,替天行道。
這種深植內心的想要當英雄的衝動,
在《流浪地球》電影裡吳京為拯救人類,
拼死點燃木星時,
又被喚醒了一次,
讓我有了想表達的衝動。
吳京一直以來都很低調。
江湖上鮮少有關於他的傳說。
在《流浪地球》前,
吳京還沒有脫離過打星的角色。
這一次,因為投資和參演了
中國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吳京才再一次成為焦點。
1974年,出生武術世家的他,
從小就喜歡上了舞刀弄棒。
因為練功,受傷也成了家常便飯,
6歲開始鼻子斷;
8歲腦袋開瓢;
14歲下肢癱瘓,險些成為廢人;
17歲腳斷,身上縫針100針;
就連結婚都是拄著拐杖去的。
傷疤是習武之人的勳章,
吳京自己都說,
他能夠活生生站在大家面前,
是一個奇蹟。
14歲時他因意外受傷癱瘓在床,
整整兩個月沒有下過地,
他絕望地以為自己將永遠與武術無緣了。
若是常人,大多也就放棄了,
愛好歸愛好,何必跟身體過不去。
但習武之人,都是硬骨頭。
小小年紀的吳京,
展現出了超出常人的毅力。
手術治療後,吳京完全靠著手臂力量,
將自己撐起來,坐在床上,
再忍著鑽心的痛下床進行康復訓練。
第一天,走出兩步,
用了半個小時,
就這樣一步一步。
吳京人生中第二次學會走路。
3年後,
他又一次獲得了,
全國武術比賽槍術、對練冠軍。
吳京說:
「如果我可以重新走路,
我還有什麼做不到。」
當14歲的吳京還在與「走路」死磕的時候,
同門師兄李連杰
已經是享譽華人圈的功夫巨星。
吳京出生那年,
11歲的李連杰獲得全國性比賽的武術冠軍。
之後蟬聯5年全運會冠軍,一時傳為佳話。
李連杰的武術造詣頗深,
一次楊瀾採訪甄子丹時問:
在與你合作過的明星中,
成龍、李連杰、洪金寶、吳京、元彪中,
你認為誰最能打?
甄子丹的回答是李連杰。
人們習慣於將成功歸功於天分。
但每每被贊天才,李連杰都搖搖頭。
回憶自己兒時的練武經歷,
連說多遍:太苦了,太苦了……
教練吳彬說:
無論酷暑寒冬,李連杰全然不顧,
連續做一個動作幾百上千次,
練得腳腫腿疼,上床困難,也不叫苦。
一天高強度的訓練後,
李連杰晚上睡前,
還會自覺地將白天學過的動作複習一遍。
舞槍弄棒,運臂走刀受點傷難免,
手磨出血泡,血染紅了槍身,
李連杰視若無睹。
19歲那年,李連杰訓練中受了重傷。
醫生告訴他,
如果堅持練武,腿免不了還得斷。
建議他開一個三級殘廢證明,
這樣至少一輩子都不會餓肚子了。
李連杰天之驕子身負眾望,
豈是混口飯吃了此殘生的人?
幸好李連杰不放棄,
才有了後來《少林寺》裡的覺遠小和尚,
掀起全球武術熱。
當年的《少林寺》有多轟動?
在1982年,內地票價只有1毛錢的年代,
累計達到一億元人民幣的全球票房。
與之相比,
即使是《戰狼》系列也有所不及。
80年代的李連杰,
嘗試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中華英雄》。
有著明顯內地文化烙印的李連杰,
為當時的香港武術電影,
注入了新的精神內核:
——家國情懷。
之後的《黃飛鴻》系列,
《精武英雄》等等都有了國讎家恨的元素。
武俠電影內涵變得更豐富,
也有了更動人的力量。
這一點,吳京與李連杰有相似之處。
吳京在《戰狼》系列裡,
在《流浪地球》裡,
用中國軍人的角色,
詮釋另一種英雄主義。
從《戰狼》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到《戰狼2》的
「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吳京的戰狼系列電影,
燃爆了每個國人身體裡的中國魂。
《流浪地球》則超越了國度、種族,
讓人類為拯救共同的地球,
做了一次英雄。
香港武打片的代表,
當然是成龍的電影。
成龍的電影有著清晰的時代印記。
從80年代的《警察故事》《A計劃》,
成龍還是屬於香港的城市英雄,
在街頭巷尾,電車裡與匪徒搏命。
進入90年代,
《飛鷹計劃》《紅番區》裡開始對抗洋人,
成龍式英雄的文化本位,
開始由香港變為整個中國。
再後來,
《寶貝計劃》不再是孤膽英雄,
開始有了更多的溫情,
成龍整個人也變得柔和了。
與後輩的李連杰和吳京都是科班出身不同,
1954年出生的成龍,
以近乎小混混的方式,
在香港街頭踉蹌長大。
成龍家境艱難,
小時候性格頑劣,
常常打架鬧事,
因為住在山頂領事館區,
附近儘是法國人、美國人,
成龍經常跟外國小孩子打。
一年級讀完了,學校就不願意留他了。
剛六歲的成龍被父母送去學京劇武生,
拜于占元為師。
這段經歷讓成龍練就了一身武藝和表演技巧,
戲曲的誇張表達也適合發展喜劇。
成龍藝名叫元樓,
與元龍(洪金寶)、元華、元彪等人
組成了「七小福」。
師傅于占元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戲行的規矩,
管束孩子做事、練功的方式就是打、罰。
不到四天,成龍就後悔了。
最初的那段日子,
成龍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
那時與洪金寶搶飯吃,
是他為數不多的童年快樂之一。
70年代開始,
成龍從事武師的工作,
主要在邵氏擔任跑龍套的角色。
與師兄弟元彪元華爭著做替身,摔來摔去,
「別人不敢做的動作,我們敢做;
別人不敢跳的樓,我們敢跳。」
為了生存,演屍體,被火燒,
每天清晨6點就跟著師兄去等工,
車子一開動,
就說明今天有了工作——去片場挨打,
今天能賺5塊錢。
到如今滿臉皺紋,老了的成龍,
依然飛天遁地,
拿命換來了一座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一心要與前輩們看齊的吳京,
在電影上的拼命程度,
與成龍大哥相比也毫不遜色。
在與甄子丹拍攝《殺破狼》時,
兩人都是功夫高手,
沒用替身,貼身肉搏。
吳京用自己的手,
打斷了甄子丹三根棍子。
為了拍《戰狼》,
吳京到特種部隊服役兩年,
每天跟特種兵一起吃住,
聽子彈從耳朵旁邊飛過,
體驗坦克從身上開過去的感覺,
那兩年他熟悉了各種槍械,
學會布雷排雷、跳傘。
吳京在拍攝《戰狼》期間腿部嚴重受傷,
導致婚禮都要拄拐進行,
傷勢嚴重到,
一度可能「告別婚禮動作片」的地步。
拍《戰狼2》時需要潛水,
吳京背著沉重的鉛塊,
因為實在太累,
背著鉛塊之後急速下沉,
吳京感到眼前灰了,無法呼吸。
救生員及時趕到才撿回一條命。
即使是在綜藝節目玩起遊戲來,
也拼得比別人狠。
吳京「殺氣」更甚成龍,
不用說「佛系」儒雅的李連杰了,
吳京更像是《水滸》裡武松式的玩命英雄。
可能是從小受過太多白眼和欺負,
成龍一輩子除了電影,
最看重的就是「大哥」這個稱號。
在香港日新月異的娛樂圈,
這是他的專有名詞,甚至不用加上姓名。
有一段時期,
香港黑社會勢力像烏雲一樣籠罩在演藝圈。
成龍第一個站出來叫板,
對小演員們說:
「你們來找我,別怕他們。
對黑社會,你一怕,他們就步步緊逼,
你往前衝,他們一定往後退。」
成龍曾帶大隊人到警察總署去抗議,
要求加大力度保護藝人,
組織藝人協會。
成龍說:
導演協會有什麼問題,來找我,
沒錢買房子,我來買;
武行協會有什麼情況,我來;
那時我也沒文化,只知道花錢、講義氣,
「兄弟,來,你要我支持什麼,都給。」
武道中人通常都有著很強的愛國情結。
80年代成龍闖蕩好萊塢時,
香港還未回歸。
一個美國很有名的明星,
見到成龍時用日語問『你好』,
成龍連忙用英語解釋『我是香港人』。
但她還是堅持用日語和成龍交流。
在國外參加首映禮因為要穿西裝,
大家會問成龍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
「我是哪個國家的人不知道怎樣解釋。」
回歸之後成龍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說:
我是中國人,我來自中國香港。
成龍很興奮:
「我們非常幸運,
國家變強大了。
到了人生這個階段,
我應該多做慈善、環保,
能幫國家做多少事就做多少事。」
2003年,
成龍獲得「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稱號;
2005年,
成龍捐款50萬港元給東南亞受海嘯地區;
2008年,
成龍飛抵四川震區探望災民
為四川災區捐款1000萬元;
2009年,
成龍捐獻電影《大兵小將》部分票房,援建北川中學。
04年底的那場海嘯,
李連杰就在現場。
吃了早餐後,李連杰帶著兩個孩子和保姆去海邊玩。
海嘯來時,他奮力將女兒們拽回了酒店後再回頭看大海,
一分鐘內,海灘上什麼都沒了。
「是老天爺沒讓我死。
如果水再高一尺,我就死了。
你擁有的名也好,利也好,
別人拿什麼形容你,都沒有用。」
劫後餘生的李連杰,
開始虔心向佛,
傳播太極文化。
李連杰將自己在美國的基金會,改名為「壹基金」
——每個人每月拿出1塊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08年5月,
李連杰奔赴汶川地震第一線抗震救災。
2008年12月,
李連杰因其在汶川大地震上的貢獻
獲選美國《讀者文摘》2009年「亞洲英雄」。
2009年8月,
李連杰代表壹基金深入臺南地震災區。
2010年8月,
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李連杰率先帶領演藝界捐款捐物,
組織「壹基金」救援隊向舟曲運送物資,
進入舟曲進行人員救助。
2011年1月,
李連杰以國際紅十字會
「親善大使」身份訪問越南,
出席捐血活動。
李連杰當了一輩子的「俠客」,
老來,成了真正的掃地僧「覺遠」。
正如傳統武俠小說裡的大俠的最好結局,
終將是歸隱山林或修佛濟世。
在08年汶川震後,
吳京主動申請,
成為靈山慈善基金會在災區的一名志願者,
救災時,吳京一樣拼。
跟武警官兵一起扛包救災,搬運物資。
和當時救災的解放軍戰士們同吃同住,
累了就在花壇上躺一躺。
酷暑烈日下曬落了一層皮,
開著爛貨車去重災區,
工作太辛苦,早上要吃七個饅頭,
晚上就睡在羅漢寺大殿屋簷下.....
《戰狼》上映後,
這些照片被網友曝光出來,
人們跟帖留言:
活該吳京成為大明星,
活該吳京票房幾十億。
吳京表示自己在做慈善這件事上,
會向師兄李連杰看齊,
一定將慈善進行到底。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直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進階哲學。
武道精神也有很多層次。
第一層強身健體;
第二層以武助人;
第三層保家衛國;
第四層博愛濟蒼生。
懷有一顆慈悲心,
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一直都是最高級的英雄主義。
成龍、李連杰、吳京們,
靠著過人的天分和超人的努力,
活成了我們心中遙不可及的英雄。
而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
在走出電影院時,
合上武俠小說時,
面對的不過是上下班;
回到家不過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就像周星馳電影裡,
壯著膽喊出一句「我養你啊!」
實際上心虛不已,
畢竟自己只是個跑龍套的,
一輩子上臺當主角的機會,
怕是只有婚禮和葬禮。
朋友遇到難處,
想要幫忙卻發現兜裡空空;
老闆少給了獎金,
話到嘴邊又硬生生吞回;
老公出軌想離婚,
想想自己未必能掙錢養活自己還是算了 ;
堵車時遇到口出惡言的人,
蠢蠢欲動想下車揍他,
考慮自己手無縛雞之力還是踩油門走為上策。
最後,
只是在朋友圈裡發了句牢騷,
「都是普通人,
何必逞能當英雄!」
安慰自己:
慫,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我想說:
拯救人類的太空人是英雄;
奮勇抗敵的軍人是英雄;
懲惡揚善的俠客是英雄;
叱吒體育場的運動健兒是英雄;
但世上還有一種英雄主義,
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有一位網友說過:
哭著吃過飯的人,
是可以走下去的。
英雄就在你我身邊。
年幼的她承擔起了照料奶奶的責任,
她,是奶奶的英雄。
多年如一日照料癱瘓的兒子,
她,是兒子的英雄。
渾身溼透而不自知的他,
是兒子的英雄。
為哄害怕做手術而大哭的小姑娘的他,
是她的英雄。
森林大火後,幫考拉餵水的他,
是它的英雄。
車流中守護受傷同伴的它,
是它的英雄。
病房前守護主人的它,
是他的英雄。
寒冬中手凍到開裂依然堅持學習,
他,是自己的英雄。
扛水泥滿臉灰塵的姑娘,
是她自己的英雄。
為夢想而努力的你,
就是你自己的英雄。
成龍,李連杰已經漸漸老去,
70後的吳京也已經45歲。
歲月的車輪轟隆而過,
留下一個個影像片段和故事,
成為後來人心中的火種。
借用《羅輯思維》的一句話:
英雄就是能超越父母,環境,血統,身份,
掌控自己命運的人。
有愛,有夢想,
並付諸行動的每一個你我,
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