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冒險精神,最終導致的就是災難的到來。兩條本來栖息在海底,享受生活的巨齒鯊,就這麼被人類撈了上來,這就是《巨齒鯊》。
電影豆瓣評分5.7,如果你單純想體驗驚險刺激片,感受下特效的製作,那麼本片完全能夠滿足你。但如果你有再高的要求,則並不建議去觀看。一部標準的爆米花電影,無功無過,適合閒暇時間消磨時光。
一項海底調研項目,發現了溫躍層,而探險隊員也在下潛的過程中遭遇危機,被困海底。前海軍潛水專家泰勒受邀來此進行營救,期間與女科學家張蘇茵進行了一個良好的合作。
營救行動成功,卻導致更大的危機出現,巨齒鯊被從海底放出,整個人類世界將遭受滅頂之災。最終人類命運將走向何方,都將在此揭曉。
一部災難商業電影,只需要兩個要素,就能夠讓觀眾買單,一是特效,二是燃。
本片對於這兩個要素的把握還算不錯,無論是巨齒鯊瘋狂的撕咬,還是泰勒深入海底毒殺巨齒鯊,甚至是蘇茵自己獨身一人貿然潛入海底,都牽動著觀眾的心,整個心神狀態隨著緊張的氛圍而變動。
後半段本以為風平浪靜,又出現的一隻巨齒鯊,以及三亞遊玩眾人驚慌的狀態,爽點和燃點都能夠在此感受到。特效方面,中美合作的電影,特效水平逼真,代入感強,給人視覺和聽覺上的一種享受。
本片的硬傷也非常明顯,首先就是感情戲,災難片中的感情戲,一向讓人一言難盡。
不是說這種類型電影不該有感情線,而是感情線要合理,易於接受,而不是匆匆的就交代完畢,最後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受。
其次就是劇情上明顯存在邏輯上的BUG,一個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就赤裸裸地飛出水面,並且還能夠辨別出人物的方向。
男女主角的潛水方式,是完全錯誤的,在潛水後,極速上浮很大可能會造成氣泡栓塞,這是溺亡的最大成因。
第二條巨齒出現在三亞時,居然直接就穿過來了,三亞海邊沒有設立任何防護措施,這完全不符合現實的情況。
最後,則是中西方的語言差異,給人一種生硬之感。影片中的中文,就不能夠找個流利的配音,別讓觀眾出戲。
除了本身應該體驗到的驚險刺激以外,災難片其本質上來說,也是一部教育片,本片也淺談了關於生態保護的問題。
巨齒鯊,本來自由的生活在海洋深處,過著愉快的生活。可突然有一天,它被撈了出來,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海域,自然會暴躁,會對人類進行攻打。這一切恐怖災難的源頭,不還是人類對於大自然的肆意探索嘛。
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投入了13億,獲得了一個新的海底秘密,也為世界造成了更大的災難。這警示了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探索應該在合理的範圍內,要協調,要共存,不能夠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忽視對於環境的保護。
另一方面,巨齒鯊在攻擊船隻的時候,首次攻擊的是並不是普通的漁船,而是專門出海為了捕撈鯨魚,以獲得更大利益的船隻,這預示著現代社會存在著捕撈,肆意虐殺動物的現象。
對這類漁船的攻擊,相當於對這一現象的反抗,對社會海洋動物被濫殺的一種宣告。總之,本片作為一部中美合作的災難商業電影,還是不錯的,有問題,但卻也有亮點。要是熱衷於這類電影的人,還是可以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