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 DIY用戶中,有一個群體被稱作「跑分黨」。他們對於各類理論測試軟體的跑分樂此不疲,同時也非常願意將理論測試成績作為性能的唯一體現。當然,不同的理論測試軟體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偏重點,且理論與實際往往存在差距,因此「跑分黨」這個詞在很多場合下是有些貶義的。
不過就像很多人所說:高考制度存在很多缺陷,但卻是目前中國選拔人才最合適的制度。測試軟體跑分儘管並非萬能,但它們仍然是判定硬體性能的最權威及最佳方式。
不同的測試軟體針對不同的硬體,而整機性能的評定軟體同樣少不了。專業軟體方面有全面的PCMark,而針對廣大普通電腦用戶來說就要數魯大師了。不過,各位其實無需安裝任何額外軟體就可以知曉自己平臺的性能,這便是Windows體驗指數所能實現的功能。
Windows體驗指數首次出現在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上。記得Vista系統剛上市之時筆者正在上大學,而在那時同學們都會將自己的電腦評分並互比高下。看來即使並非專業用戶,也會對「跑分」非常熱衷,這也是為什麼魯大師的評分系統能夠一直火熱至今。
不過達到Win7系統分級的滿分卻是筆者剛剛才完成的任務。
最低1.0分最高7.9分,然而想要達到處理器分項滿分卻似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先來看看何為Windows體驗指數:Windows體驗指數是Windows系統對PC硬體性能的一個評估,共5項,分別為處理器、內存、圖形、遊戲圖形和主硬碟,每一項分數為1.0到7.9,越高越好。最終,系統會將最低一項分數作為整臺PC的評定分數(木桶效應)。
Windows體驗指數組成(Win7)
一般來講,採用機械硬碟的PC在主硬碟這一項最高只能獲得5.9分,而只有採用SSD才會突破5.9(也有人說機械硬碟採用RAID 0會提升該項分數,不過筆者並沒有嘗試過)。其它項目並沒有「壁壘」,無非就是越好的配置分數越高。
各項分數都能夠達到7.9的滿分——唯獨處理器子分數項除外。它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即使筆者曾經嘗試過採用各種高端CPU包括SNB-E和IVB-E處理器,然而卻始終無法達到滿分7.9分。
Win7問世至今已有將近6年,處理器卻仍然無法餵飽它的系統自帶體驗指數。而對Win7體驗指數全滿分的衝擊也成為了很多愛好者所嘗試的項目。況且在Win8及Win8.1中,體驗指數的滿分已經升至9.9分,在Win10將至的情況下,Win7仍然沒有滿分確實是個大遺憾。
8核心16線程的i7-5960X最終完成了Win7處理器7.9分滿分的衝擊任務
在最新的旗艦平臺Haswell-E發布之後,筆者依舊沒有忘記Win7體驗指數之痛,繼續向滿分發起了衝擊。當然就如前文所說,最終筆者成功了,但是這其中卻並非一帆風順。接下來,筆者就來帶各位看看究竟如何才能滿足這一「成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