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溫 室 大 棚
定 義
溫室大棚,又稱暖房。能透光、保溫(或加溫),用來栽培植物的設施。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能提供溫室生育期和增加產量,多用於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溫室大棚可實現智能無人自動操作,自動控制溫室環境,保障經濟作物的生長。通過計算機採集的數據可以進行準確的顯示和統計。可以自動控制為一體的現代化種植環境。
種 類
由於各地的氣候不同,溫室大棚的規格也不一樣。下面小編介紹當前最常見的幾種溫室大棚類型,助您更合理地選擇適用的溫室大棚。
常見溫室大棚種類
國內溫室大棚發展迅速,現在形成了各式各樣的風格,主要有7種不同的種類和用途,分別是日光溫室、生態餐廳溫室、生產溫室、病蟲害檢疫隔離溫室、商業零售溫室、試驗溫室、觀賞溫室。
日光溫室
日光溫室是一種我國溫室大棚發展中創造性的溫室,具有保溫效果好、性價比高以及實用性強等優點。
生態餐廳溫室
生態餐廳溫室又稱陽光溫室或生態餐廳,是專門用於公眾就餐的溫室,室內布置各種花卉、盆景、園林造景或立體種植形式,使就餐人員仿佛置身於大自然的環境中,給人以回歸自然的感覺。
生產溫室
生產溫室顧名思義就是以生產為目的的溫室。根據生產的內容和功能不同生產溫室又有育苗溫室、蔬菜溫室、花卉溫室、果樹溫室、水產養殖溫室、畜禽越冬溫室等等。
病蟲害檢疫隔離溫室
病蟲害檢疫隔離溫室是用於暫養從境外引進作物專門進行病蟲害檢疫的溫室。嚴格上講,這種溫室要求出入溫室的人員、物資都必須消毒,室內外空氣的交換也要過濾、消毒。
商業零售溫室
商業零售溫室是專門用於花卉等批發、零售的溫室。花卉在溫室內展覽和銷售能夠具有適宜的生長環境,但同時室內有大量的交通通道和展覽銷售臺架,便於顧客選購。
試驗溫室
試驗溫室是專門用於科學實驗的溫室,其中包括科研教育溫室、人工氣候室等。這類溫室的設計專業性強,要求差異大,必須進行針對性的個性化設計。
觀賞溫室
觀賞溫室是室內種植觀賞作物的溫室,且往往外觀建築的比較新穎。在植物園中見到的大量造型溫室、熱帶雨林溫室其實都是屬於觀賞溫室。溫室內部空間要求較高較大,以滿足室內種植高大樹木的要求。
主 要 裝 置
一種室內溫室栽培裝置,包括栽種槽、供水系統、溫控系統、輔助照明系統及溼度控制系統;栽種槽設於窗底或做成隔屏狀,供栽種植物;供水系統自動適時適量供給水分;溫控系統包括排風扇、熱風扇、溫度感應器及恆溫系統控制箱,以適時調節 溫度;輔助照明系統包含植物燈及反射鏡,裝於栽種槽周邊,於無日光時提供照明,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並經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呈現出美麗景觀;溼度控制系統配合排風扇而調節溼度及降低室內溫度。
性能
溫室大棚主要包括三大功能:透光性,保溫性,耐久性
溫 室 應 用
物聯網技術(拓展)
實際上,物聯網技術是將各種感知技術、現代網絡技術和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聚合與集成應用。在溫室環境裡,單棟溫室可利用物聯網技術,成為無線傳感器網絡一個測量控制區,採用不同的傳感器節點和具有簡單執行機構的節點,如風機、低壓電機、閥門等工作電流偏低的執行機構,構成無線網絡,來測量基質溼度、成分、pH值、溫度以及空氣溼度、氣壓、光照強度、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二氧化碳濃度等,再通過模型分析,自動調控溫室環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業,從而獲得植物生長的最佳條件。
對於溫室成片的農業園區,物聯網也可實現自動信息檢測與控制。通過配備無線傳感節點,每個無線傳感節點可監測各類環境參數。通過接收無線傳感匯聚節點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顯示和數據管理,可實現所有基地測試點信息的獲取、管理和分析處理,並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方式顯示給各個溫室的用戶,同時根據種植植物的需求提供各種聲光報警信息和簡訊報警信息,實現溫室集約化、網絡化遠程管理。
此外,物聯網技術可應用到溫室生產的不同階段。在溫室準備投入生產階段,通過在溫室裡布置各類傳感器,可以實時分析溫室內部環境信息,從而更好地選擇適宜種植的品種;在生產階段,從業人員可以用物聯網技術手段採集溫室內溫度、溼度等多類信息,來實現精細管理,例如遮陽網開閉的時間,可以根據溫室內溫度、光照等信息來傳感控制,加溫系統啟動時間,可根據採集的溫度信息來調控等;在產品收穫後,還可以利用物聯網採集的信息,把不同階段植物的表現和環境因子進行分析,反饋到下一輪的生產中,從而實現更精準的管理,獲得更優質的產品。
工作原理
溫室使用透光的覆蓋材料和環境控制設備形成局部小氣候,並建立有利於作物生長和發育的特殊設施。溫室的作用是創造適合作物生長和發展的環境條件,以實現高效生產。短波輻射為主的太陽輻射穿過溫室的透光材料進入溫室,溫室會升高室內地面溫度和溫度,並將其轉換為長波輻射。
長波輻射被溫室中的溫室覆蓋材料阻擋,從而形成室內熱量積聚。室溫的升高稱為"溫室效應".溫室利用"溫室效應"來達到作物生產的目的,並通過調節室內溫度為作物不適合露天種植的季節創造適合作物生長的環境,從而提高作物產量。
朝向及選址問題
以超越凍層為宜,溫室基礎設計是根據地質結構和當地氣候條件決定的寒冷地區、土質酥鬆的地區基礎相對深一些。
選址時應儘量選在平坦地塊,溫室大棚選址非常重要。地下水位不要太高,避開擋光的高山和建築,對種植和養殖業用戶來說,有汙染的地方也不能建棚。另外有強烈季風的地區要考慮所選溫室大棚的抗風能力。一般溫室大棚的抗風能力應在8級以上。
溫室的朝向對溫室內的蓄熱能力影響很大,對日光溫室來講。根據經驗南方地區的溫室朝向偏西一些為好。這樣便於溫室更多的積蓄熱量。如果建造多棟溫室,溫室間的間距不應低於一棟溫室的寬度。
大棚朝向即大棚的棚頭分別在南北兩側。這種朝向能使大棚內的作物分配到均勻的光照。
溫室的牆體資料只要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蓄熱能力的資料都可以採用。這裡強調的溫室內牆一定要有蓄熱功能,日光溫室的砌築要因地制宜。以便貯存熱量。夜間,這些熱量會釋放出來保持棚內的溫度平衡。磚牆、水泥抹灰牆、土牆都具有蓄熱能力。溫室的牆體一般採用磚混結構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