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天幕劇場好戲不斷。比較「搶眼」的有火星衝日、獵戶座流星雨、土木雙星伴月、天王星衝日、年度「最小滿月」等一系列重要天象。下半年,火星是夜空的一大「主角」,在10月14日衝日前後,它的觀測條件將達到今年最優。
10月2日將發生水星東大距天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員、北京古觀象臺專家王玉民介紹,這次水星東大距是今年的第三次東大距、第五次大距。屆時,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達到26度,是今年東大距中最大的一次,水星的亮度為0等,位於室女座。由於這時水星的赤緯為-15.7度,比太陽低約12度,所以日落時水星地平高度很低,只有8度多。「天黑後,很快就落到地平線以下了,不太適合觀測。不過緯度越低的地區可觀測時間越長。」王玉民說。
10月3日將發生火星合月天象,屆時火星在月球以北0.72度。在南喬治亞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火地群島以及南極半島可以看到月掩火星現象。「我國不可見掩星,公眾可在晚間21時左右向東方的天空觀望,在月亮的右上方有一顆紅色而明亮的星星,這就是火星。」王玉民說,到時月亮與火星相距約4.6度,火星的亮度為-2.5等,非常明亮。
10月14日將發生金星合月的天象,屆時金星在月球南約4.35度。王玉民提醒公眾,天亮前朝東方天空觀賞,一彎殘月與金星相依相伴。這兩個夜空中最明亮的天體,在黎明前的夜空中格外的顯眼。
10月14日,「星幕」還將上演火星衝日天象。王玉民解釋,在地球上看去,當火星公轉運行到與太陽黃經相差180度時,稱為「衝日」。此時,地球正處在火星與太陽之間。因而在衝日前後,太陽一落山它就從東方升起,至次日早晨,太陽升起時它才從西邊落下,人們可整夜觀測。繼2018年7月27日後,今年10月14日7時26分火星再度位於衝的位置。火星的視星等為-2.6等,可謂光彩奪目。視直徑為22.32角秒,「若用高倍望遠鏡觀測,可看到火星表面的許多細節。」
10月21日,獵戶座流星雨將迎極大。根據預測,極大期獵戶座流星雨小時天頂流星出現率大約在20左右。這個流星雨的母體彗星是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流星特色為高速明亮。輻射點位於獵戶座的東北側靠近雙子座處,21日晚間21時30分輻射點升起,沒有月光幹擾,可觀測到清晨。王玉民提醒,觀測地點可選擇光害低,視野大的地方。
10月22日至23日,今年以來,每月都會出現的土木雙星伴月天象又將登陸天宇。王玉民介紹,本月木星與土星之間的間距逐漸變小,10月22日晚間在西南方天空可看到月亮在木星之下,土星在木星之上,月亮與木星的間距約5.6度,木星與土星間距為6度,三顆天體成直線排列。到了23日,月亮將移至土星的左側。與土星的間距為4.5度,木星與土星的間距為5.9度,又比前一天又接近了一點。
2016年12月1日在洛陽拍攝的「雙星伴月」天象奇觀,月亮和金星、木星同時出現在夜空中。
到了10月31日,年度「最小滿月」將出現在夜空。王玉民解釋,由於月球繞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月亮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有遠有近,距離最近的位置稱近地點,最遠的位置稱遠地點。10月31日2時45分月亮通過遠地點,這時地月距離約406394.3公裡,而滿月時刻為22時49分,兩個時間相隔很近。滿月時的視直徑僅29.4角分,月亮距離地球40萬6166.7公裡,這是今年最小的滿月。王玉民說,本次「最小滿月」相對4月8日的「最大滿月」,視直徑小了約13.76%。
10月31日還將發生天王星衝日的天象。王玉民介紹,10月31日20時50分率先發生的是天王星合月天象,天王星在月亮以北3.21度的地方。3小時後,23時53分發生天王星衝日,視直徑3.8角秒,視星等5.7等。他說,我們平時肉眼看不到天王星,但衝日前後,在遠離光汙染的晴朗夜晚,目力好的人用肉眼也可見到。「不過這次天王星衝日是在滿月旁邊,用肉眼肯定看不到了,需要藉助望遠鏡和星圖尋找。若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看,可隱約看到其呈藍綠色的圓面。」
此外,王玉民介紹,秋夜星空的重要標誌是「飛馬座正方形」,這是由飛馬座α、β、γ三顆星和仙女座的α星這四顆亮星組成的一個大正方形。它的位置也很正,每條邊都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所以過去中國民間也把這4顆星叫做「定星」。「在這個正方形的左上角向外找,可以看到距離我們230萬光年之遙的仙女座大星系M31,它的視星等約為4等,用肉眼就可以勉強看到,呈現白矇矇的一小片,用簡易望遠鏡會看得更清晰。」
原標題:期待!10月星空將迎火星衝日、雙星伴月、「最小滿月」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樂琪
流程編輯:u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