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幾千年來做人處事的智慧結晶幾乎都歸納在一本書裡面,這本書叫《菜根譚》,如果想做一個世事洞明通達的人,那麼《菜根譚》一定要讀。《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編寫的一本關於修身、處世、待人、接物的經典語錄集,書中語錄對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本書曾經在日本的刊印次數僅次於《論語》,」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企業管理的專著可以不讀,但《菜根譚》不可不讀」。
有人很奇怪《菜根譚》為何起名叫菜根呢?這裡的「菜根」原本是吃蔬菜被丟掉的根,但洪應明卻喜歡吃用菜根醃製的鹹菜,而且做出來非常好吃,後來還有人評價「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意思是說人生只有經歷過艱苦磨鍊才能獲得成功,「菜根」二字由此得來。
《菜根譚》對人生價值、個人修養、處事之道等都有精闢獨到的見解。為人處世告訴我們「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察覺到別人的狡詐時,不要說出來;接人待物時要「待善人宜寬,待惡人當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修身方面懂得「快意須早回頭,拂心莫便放手」,當一個人在志得意滿時就要見好就收;齊家方面,告誡我們「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都對我們提升精神修養與人生價值有很多啟發和指導。
我看過幾個版本的《菜根譚》,手上的善品堂藏書出品的這部《菜根譚》對書中每一句智慧語錄都有非常詳細的「精注+精譯+精評」,可以幫助大家快速汲取書中智慧,大家讀完之後能對人生、事業、家庭有更多獨到的見解,新的思考和新的感悟,實實切切的改變我們的心態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