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配電腦時,關注點大多是CPU和顯卡,實際上自己組裝電腦,每一個部件都很重要,今天盒子就來給大家聊一聊主板。
一般在購買主板時,比較關注性能的會查看主板有幾個內存插槽,USB接口有幾個,網卡是不是千兆,比較在乎外觀的會查看主板是不是帶RGB,顏色外觀是不是能和內存、顯卡等搭上。但這些都不是盒子今天要講的重點,今天盒子要講的是主板的電壓調節模組,簡稱VRM。
電壓調節模組可以看做是主板上的一個迷你電源,你的主機電源將220v的交流電降為12v的直流電,而電壓調節模組則重複這個步驟,將12v的直流電降至1到1.5v,然後提供給CPU,使CPU不會過熱。但不同於主機電源的是,電壓調節模塊不是一個很大很笨重的一個東西,它由幾個部件構成,首先是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它通常位於主板散熱器下面(下圖紅圈所示),環繞著cpu插槽。當CPU發出指令:我需要1.2v電壓時,MOSFET就會精準的為CPU提供電源。主板上還有電感,就是MOSFET旁邊的方形物體(白圈所示),用來穩定電流。以及電容器,用來臨時儲存電荷(黃圈所示),並在電壓突然升高時起保護作用。
我們需要了解到,供電質量對電腦有很大的影響,而低廉的電壓調節模組會導致輸入輸出電壓不穩定,從而影響到主板內存這些部件工作不正常引起電腦藍屏。一些粗製濫造的電壓調節模組甚至會擾亂電源傳輸,以致於燒毀你電腦上其他的昂貴部件。
電壓調節模組是主板上一項重要的規格參數,而當你在網上購買主板時,就會發現商品介紹裡卻很難找到它,相比於電壓調節模組廠商更喜歡宣傳主板上的其他東西。那麼我們在挑選主板時該如何去看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數一下主板上的電感數目,因為主板上的每一個電感連接著一個供電相位,而主板將傳輸到CPU的電壓分為多個相位,相位多就意味著電源有更多通路,而每個相位所承擔的負荷就會越小,就能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入門級別的主板通常只有三至四相CPU供電,更高端的主板會有6相、8相甚至更多的CPU供電。除了電感以外,還應該選擇固態電容的主板,固態電容與電解電容相比,避免了爆漿問題,還有更寬的溫度容限和更長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