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海底珍寶

2021-02-27 硨磲佛家之寶

【新朋友】添加公眾號「硨磲佛家之寶」了解更多內容。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硨磲(學名:Tridacnidae spp.):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共有1科2屬9種,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1米以上,重量達到300千克以上。 硨磲貝殼大或特大,殼質厚重,殼面很粗糙,兩殼相等,殼面有強大的隆起的放射肋,肋上常有鱗片或棘,有的種類肋上長有粗大的鱗片。外韌帶,通常有一個大的足絲孔。鉸合部有一個主齒和 1-2個後側齒。外套痕完整,前閉殼肌消失,後閉殼肌近中央。 硨磲外套膜內有大量的蟲黃藻,藉助膜內玻璃體聚光,使蟲黃藻大量繁殖而作為自身養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關係。 

       硨磲為雙殼類中個體最大的貝類,硨磲貝殼略呈三角形,殼頂彎曲,殼緣呈波形屈曲。表面灰色,上有數條像被車輪輾壓過的深溝道。外套膜大,十分粗糙,具有 5條粗大的覆瓦狀放射肋,生長輪脈明顯,在貝殼表面形成彎曲重疊的皺褶。貝殼內面為白色,但富有光澤,有與放射肋相應的肋間溝,鉸合部狹長,兩殼都有主齒和後齒各一個。主齒短,後側齒弱。 

       硨磲的外貌並不漂亮,但在海裡張開貝殼時,體內色彩豔麗,它們的外套膜極為絢麗多彩,不僅有孔雀藍、粉紅、翠綠、棕紅等鮮豔的顏色,而且還常有各色的花紋。


如喜歡這類文章請按右上角按鍵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我:硨磲佛家之寶

諮詢微信:1178856171

相關焦點

  • 硨磲「玉化」和「玉化」硨磲是兩回事!真實的情況其實是這樣的!
    硨磲的尷尬處境硨磲的名聲遠揚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作為「佛家七寶」的在列的品類,在名氣、地位、材質都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這樣的優秀的背景、悠久的歷史本應該大紅大紫的硨磲如今的處境卻是十分尷尬,要說無人問津可能是有點過分但是知道的人多了解的人少可以說是如今硨磲準確的現狀!
  • 硨磲為何被視為珍貴寶石?這3點優勢讓它寶石屬性「名至實歸」!
    硨磲這個物件了解文玩或者珠寶的玩家可能並不陌生,其也算是名聲在外的貴重珠寶!但是硨磲這個詞對於普通大眾來說甚至都不知道怎麼讀,那麼如此生僻的物件為何能夠躋身寶石行列被人視為珍寶呢?珊瑚如今因為顏值過高遭到的大量捕撈麵臨滅絕,所以早已經納入到了違禁品的範疇之內被禁止買賣交易,而硨磲也緊隨其後進入了限制交易的模式!原因同樣是因為過度捕撈!那麼硨磲到底是個啥?珊瑚大家都知道是珊瑚蟲,那麼硨磲又是個什麼生物呢?硨磲其實就是深海的一種大貝殼,這貝殼有多大呢?
  • 【每日一物種】——大硨磲
    Tridacninae屬: 硨磲屬 Tridacna種: 大硨磲 T. gigas分布: 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大硨磲體內色彩豔麗大硨磲,又稱巨蚌、庫氏硨磲,是最大型的雙殼貝類動物,重可達300公斤,殼寬可達1.3米。
  • 「硨磲、海柳、玳瑁」被市場低估的海中靈寶
    硨磲 硨磲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珍寶,也是長期被低估的海中靈寶,就在幾年之前,硨磲還是不值錢的貝殼,甚至被當做建築材料。而如今,硨磲的價值翻了幾番,論克賣都很難找到好的。
  • 大西洋馬尾藻海附近的海底珍寶公墓,噴霧洞的傳說!
    在幽深的海底,為什麼會有比人們想像還要多的財寶呢?這是因為在歷史上,每隔29個小時就有一艘船隻葬身大海。在16世紀,每100艘從美洲殖民地運往西班牙去的金銀船隻中,就有45艘被海盜和風暴擊沉到了海底。直到19世紀初,被海盜和風暴擊沉的貨船仍達30%0%。每一艘沉船幾乎多多少少都帶有一筆財寶。
  • 如果于謙這串是玉化硨磲,違法嗎?
    然後就有人硨磲違法…… 咱姑且算這條是玉化硨磲, (到底是啥材料咱也不清楚) 硨磲和玉化硨磲有啥分別嗎? 硨磲是什麼?
  • 玉化硨磲和老硨磲到底有何不同?
    市面上出現的大多數玉化硨磲並不是老硨磲,難道說老硨磲的形成時間更長嗎? 先看看看什麼是玉化硨磲,什麼是老硨磲。玉化硨磲: 其實現在大多數的硨磲都是玉化硨磲,玉化硨磲如同天河石裡的冰種,是新出現的概念。關於玉化的過程,是有科學依據的。 科學研究指出:物質在一定條件是相互轉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 --硨磲知識普及--
    硨磲(學名:Tridacnidae spp.):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共有1科2屬9種,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被稱為「貝王」,最大體長可達1米以上,重量達到300千克以上。殼質厚重,殼緣如齒,兩殼大小相當,內殼潔白光潤,白皙如玉。外韌帶,通常有一個大的足絲孔。
  • (視頻)「硨磲」的讀音及來由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在空港旅檢渠道查獲1宗違規攜帶瀕危貝類動物硨磲進境情事,現場查獲硨磲5件、重約1.2千克。據了解,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現場關員在對一架飛抵廣州的入境航班進行監管時,發現一名男性旅客行李箱的X光機檢查圖像顯示異常。
  • 硨磲化石隱藏古代天氣秘密 硨磲為何有潛力成為古天氣研究載體?
    硨磲為何有潛力成為古天氣研究載體?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硨磲。硨磲是全球最大的雙殼類貝殼,自始新世(距今約5000萬年)以來便一直是熱帶太平洋-印度洋珊瑚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硨磲壽命能達到甚至超過100年,其碳酸鹽殼體生長速度非常快,幾十年就能長到1米以上。
  • 來自深海的那一抹白——南海硨磲
    硨磲是一種海洋貝類軟體動物,形如蚌蛤,殼大且厚,略呈三角形,大者直徑約有二米,體重可達三百多公斤,它的外殼上有形如車輪外圈的溝紋,故被命名為硨磲。粉壓硨磲用工藝處理方法使大家在小珠子上很容易觀察到車輪紋,且色澤呆板無任何天然紋路為貝粉粘膠壓制而成,價格低廉幾十元不等。 二、看礦跡:天然的硨磲一般外觀有裂和蟲孔,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開裂或產生表面不光潔的現象(生物死後貝殼自然風化導致,粉壓硨磲內有膠質不容易出現這種狀況)。也有完美的,但價格較為昂貴 。
  • 由生物所衍生的有機寶石,珍珠、琥珀、珊瑚、象牙、硨磲、煤玉
    在炎熱的夏季,人體汗液比較多,不適宜佩戴珍珠飾品珊瑚珊瑚是一種分紅白兩色的一種海底腔腸動物生物化石,紅珊瑚比較貴一些,用於盆景工藝的白珊瑚,基本上已經絕跡的白珊瑚,價格不菲的黑珊瑚,還有外表清晰可見斑點的金珊瑚。含液會腐蝕珊瑚,所以流汗儘量不要久戴珊瑚,不宜接觸含有化學原料的東西。
  • 地質氣象站--硨磲如何記錄過去天氣變化
    講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有兩個小問題需要關心:首先第一問題,硨磲的日生長紋層是連續的嗎?是否有缺失呢?驗證是否缺層,最好的辦法是進行硨磲培養實驗,目前我們也正在進行,暫時還沒有結果。除了培養試驗外,有兩個證據可以支持南海硨磲基本不存在缺層。
  • 硅藻泥 :沉睡百萬年的珍寶
    大自然為人們留下了許多純天然的珍寶。有些珍寶沉睡了千年,直到被人們發現才重現風採。
  • 【rlyl物種說】今日--無鱗硨磲(Southern giant clam)
    >屬:硨磲蛤屬 Tridacna種:無鱗硨磲 T. derasa分布:太平洋無鱗硨磲,也作扇硨磲,是簾蛤目硨磲蛤科硨磲蛤屬的一種。成年無鱗硨磲為雌雄同體。通過蟲黃藻轉化二氧化碳和溶解氮,銨等,為碳水化合物為其提供營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
  • 貨櫃裡的硨磲(chē q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貨櫃裡的硨磲(chē q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12年04月11日 10:34:37 貝殼大而厚,整體呈白色,殼面粗糙,有天然隆起的放射狀肋紋,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庫氏硨磲。  硨磲又稱車渠,因為殼表面有渠壟如車輪之轍所以得名,是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動物。世界上已知的硨磲僅有9種,大都生活在熱帶海域的珊瑚礁環境中,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
  • 夜讀|硨磲化石裡,竟藏著這麼多古代天氣秘密
    活體硨磲。硨磲為何有潛力成為古天氣研究載體?晏宏介紹說,硨磲是全球最大的雙殼類貝殼,自始新世(距今約5000萬年)以來便一直是熱帶太平洋-印度洋珊瑚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硨磲壽命能達到甚至超過100年,其碳酸鹽殼體生長速度非常快,幾十年就能長到1米以上。硨磲殼體通常具有年生長紋層甚至日生長紋層,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高解析度全球變化歷史研究載體。
  • 地環所南海硨磲種群數量與氣候變化研究取得進展
    硨磲是全球最大的雙殼貝類,其南海北部種群數量近幾十年來急劇下降,已很難在珊瑚礁盤中找到大個體的活體硨磲樣品,部分品種已處於瀕危的境地。南海北部硨磲種群數量的急速下降是氣候、環境變化的結果還是人類過渡捕撈導致?為區分人類活動與氣候、環境變化對硨磲種群數量的影響,更好地理解「現代南海北部硨磲瀕危」,制定更有效的種群保護、種群恢復政策,有必要了解人類過渡捕撈之前的歷史氣候時期硨磲種群數量的變化。
  • 為了修復退化嚴重的珊瑚礁 我們在海底「造林」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平時潛水,一個氧氣瓶可以用40分鐘到1個半小時,但幹『海底打錘』這樣的力氣活時,20分鐘就能把一瓶氧氣耗盡。」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張浴陽研究員出現在央視《家園·生態多樣性的中國》第一集中,紀錄片展現了他和他的團隊在海底「種植珊瑚」的場景。
  • 《金炳萬的叢林法則》嘉賓食用一級保護動物硨磲,或將遭牢獄之災
    目前節目組和李烈音已經道歉,承認沒有充分了解當地相關法律和規定,今後會多加注意,節目官方網站也已刪除包含捕撈、煮食硨磲場面的視頻。但泰國方面表示將不會撤銷指控:「這是明顯的犯罪行為,我們不會撤回指控,即使她不在泰國也會通過警察找到她。」公園方面還表示計劃對其他出演嘉賓或電視臺相關人員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