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假如你往銀行裡存了400元錢,當年這筆錢能蓋一套房子、買400斤豬肉、1818斤麵粉、727盒中華香菸或50瓶茅臺酒。而今天,你取出這筆錢,連本帶息835.82元,僅夠買420斤麵粉、40多斤豬肉或1瓶茅臺。——這就是通貨膨脹,在瘋狂地吞噬著我們本應擁有的財富。為了使個人財富增長值超過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抗通貨膨脹,很多人選擇理財,而投資股票則是大多數人的首選,很多投資者很容易坐過山車,明明持股是盈利的,怎麼到賣出時就變成了保本或者虧損呢?我們拿某隻股票來舉個例子,希望大家以後能輕鬆避免過山車。 如下圖:
這隻股票從最高16元下跌到6元附近經過反彈、調整、上漲至14元附近,最終又跌回8元附近。從6元至14的過程中出現短期見頂信號有4次(標圈處:下拉大陰線,墓碑線等賣出信號),具體表現參考分時圖,按照技術,每次出現見頂信號應賣出,再等待進場信號出現買入持股。特別是第四次,應賣出(頂部信號出現,遇到前期壓力區域)如若沒賣,則沒有像前3次那樣幸運可以繼續吞掉上長影。而是持續下跌,從而導致過山車將本應到手的盈利全部吐回去。
那有些投資者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在14元賣呢?我要說的是除了沒有按照見頂信號出現賣出,還有一部分是心理在作祟,中國很多投資者賣股票一般是越跌越不賣,等著解套。如分時圖所示,原本股價漲到9.45%,這時肯定是持股等待漲停,結果是沒有漲停,是回落調整,這時的心理是:「調整一下肯定還會漲停的」,結果是:繼續調整回落下跌,跌到均線,從即將漲停賺9個多點到只賺4個點不到,很多人心裡會認為:「啊呀少賺5個點,9個點沒賣,4個點賣豈不是虧了5個點,不賣「。各位記住,這9個點在沒賣時錢還不是你的,還在別人口袋裡,4個點賣的話,只是少賺一點點而已。
當最終股價回落至1個多點時,心裡又想:」我賺9個點時都沒賣,怎麼會在只賺1個點是賣呢,不賣,不賣「。然後心裡還會存在僥倖心理:」明天一定會像前幾次一樣會繼續上漲的,就算不上漲,衝高一點再賣也可以啊「。可是次日結果是下跌,心裡又想:「會漲起來的,可能還會破前高,肯定是主力故意在洗盤想把我洗出去,不賣「。結果連續下跌,這時心裡表現是:我在14元都沒賣,現在11元、10元怎麼能賣呢,不賣。最終跌到8元附近,從原本翻倍到最後只賺一點點,成功的坐了一次過山車,最後懊悔不及:「我怎麼14元不賣呢」。所以,出現短期見頂信號不賣再加上心理僥倖心態作祟,這兩者就導致了過山車的出現。希望以此案例能讓投資者們清醒。有盈利是好事,但出現賣點必須得平倉,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將利潤收入到自己的口袋內才是真錢。
很多投資者無論什麼行情都比較樂於短線頻繁交易,以此獲取投機差價,更是喜歡追漲殺跌,兩天不漲,立馬換股。事實上,短線進出往往耗費了大量精力與時間成本,好在現在手續費已降,放在以前會因為進出頻繁而支付大量手續費最後得不償失。因此許多經歷過股市大風大浪的投資者會發現,比起那些整天在股市裡追逐小利的股民而言,持有高成長的績優股不放的投資者大部分能成為贏家,就像投資大師所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坡的長度,決定了最終雪球的大小。
投資是一項長期的、需要耐心的工作。它除了需要定期的儲蓄和追求高報酬率以外,還需要長期的等待,我們應當把握大的發展趨勢,順勢而為,跟隨上漲趨勢,遠離下跌趨勢,震蕩行情幅度較大可以少量參與。行情不好,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做並等待。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歡迎關注本號,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一點點用的話請分享,點讚,評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