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過山車一樣。」
波什在回顧整個常規賽的時候說。確實如此,熱火本賽季的戰績起起伏伏,連勝後面可能就緊跟著連敗,12月時防守質量曾達到聯盟第一,後來又一度鬆懈下來,連主帥斯波爾斯特拉都一再嘆息「不穩定是我們最大的問題」。事實上,不穩定的不僅僅是這支球隊,也包括外界輿論對他們的評價:
在賽季開始之前,眾人爭論的是「三巨頭」能否帶隊打破公牛當年創下的單季72勝紀錄;但隨後現實襲來,他們只取得了9勝8負的開局,於是輿論一百八十度地轉彎,變成了「他們這樣是無法成功的……他們有天然的缺陷」。在11月最低谷的時候,幾乎所有媒體都炒作斯波爾斯特拉要下課的時候,韋德說「等我們12月開始連勝,你們又會開始吹捧他競選年度最佳教練了」。這真是十足諷刺,因為等熱火真的在12月打出12連勝時,記者們的觀點確實如同韋德所預言的那樣,紛紛將斯帥放到最佳教練的位置上去。
這就是2010-2011賽季的邁阿密熱火的縮影,既高調華麗又波瀾起伏,既是萬眾焦點又是全民公敵。他們沒有理由責怪媒體對他們每一個細節的嚴格審視和過度解讀,畢竟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命運,從「三巨頭」組建的那一刻即已註定。
於是就在這偉大與失敗的往返波折中,在浮誇讚譽與刻薄批評的交替聲浪裡,在媒體的顯微鏡下,熱火開始了他們的進化。
突破從來源自於困境。
回到2010年的11月,任誰都知道,熱火遇上了大麻煩:他們遭遇了三連敗,而且是五場中輸了四場;更糟糕的是,在「三巨頭」合作的前17場比賽中,他們的成績僅僅是9勝8負,勝率剛剛超過五成。「這一點也不有趣。」詹姆斯說。
人們紛紛開始討論「詹姆斯和韋德不兼容」的話題,麥蒂也參與其中,他說:「詹姆斯和韋德真的無法兼容,我的意思是他們是兩個風格不同的球員,他們無法實現互補。」
人們紛紛開始質疑斯波爾斯特拉的執教能力,「斯波下課萊利出山」的呼聲愈演愈烈,甚至連湖人主帥傑克遜都跳出來說了「假如熱火的戰績在短時間內無法有所提升,那當年範甘迪的事件會再次重演」這樣的話。
在一團紛亂之中,最糟糕的事情發生了。在輸給小牛的比賽中,電視鏡頭捕捉到了一個「詹姆斯場邊怒撞主帥」的鏡頭——小牛在第三節開始階段打出一波13-0的高潮,詹姆斯在走向板凳時相當不快地用肩膀撞了主教練斯波爾斯特拉——這個鏡頭很快被網友截下來傳到了網上,隨後ESPN的新聞裡也反覆播放並分析,第二天就在媒體上演變成了一場嚴重的「內訌」,並被命名為「撞肩門」。
ESPN隨後爆料稱以詹姆斯為首的球員團體已經開始與斯帥作對,「斯波爾斯特拉失去了球員的信任」;而雅虎首席專欄作家沃納羅夫斯基則乾脆宣稱,整個事件都是詹姆斯及其幕後團隊策劃的,因為「詹姆斯與他的團隊希望在本周之內,能把某人送上審判席。因為在12月3日,他將返回克利夫蘭,屆時他將會成為眾人審判的對象。他們希望在那之前,至少可以找來一個替罪羊分散注意力。」
五個月之後,斯波爾斯特拉在回顧整個賽季的時候說,「我真慶幸我們經歷了11月,那些磨難讓我們變得更團結了。」確實如此,因為就當ESPN和雅虎這兩家全美最大的媒體瘋狂炒作著「撞肩門」和熱火內訌的時候,在達拉斯的客場更衣室裡,球員們進行了一場開誠布公的會談。「作為朋友,我們本來都有些顧忌,生怕踩到別人的痛處,」韋德說,「但那次會議,我們說出了很多心裡話,直率坦誠地進行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詹姆斯還去找斯帥進行了單獨的30分鐘密談,澄清了他們之間的所有誤會。隨後,斯帥祭出了一種「回饋機制」,他告訴球員們,如果他們在防守得好,能夠逼迫對手投丟然後搶到防守籃板,或者通過製造對方失誤而拿到球,那麼他們在接下來的進攻回合裡就可以想怎麼打就怎麼打;而,如果對手投進了球,那麼他們就必須根據斯帥在場邊比出的戰術手勢來打。
那之後他們打出了黃金般的表現,他們連續贏了12場,贏下了22場中的21場,實現了客場13連勝,包括在萬眾矚目的聖誕大戰中以96-80大勝湖人。熱火以一個單月裡連勝10個客場的表現創造了NBA的紀錄,同時,球隊也創造了單個月裡勝場最多(15場)和客場勝利最多(10場)的兩項紀錄。他們甚至有連續9場淨勝對方10分以上,而在整個12月,他們淨勝對手191分,場均淨勝接近12分。
這樣的成績讓斯波爾斯特拉贏得了12月最佳教練的稱號,而且,韋德和詹姆斯還共同成為了單月最佳球員。
天下焉有常勝將軍?他們說,傷病是不可避免的,輸球也是不可避免的。
結束了12月的完美旅程,傷病立刻就找上了熱火隊。詹姆斯、波什和韋德輪流倒下,其中,詹姆斯缺席了對公牛和掘金那兩場,波什是在對公牛的比賽受傷後連續缺席了四場,而韋德則是被偏頭痛困擾缺席了一場,還帶病打了一場。人員不整的熱火很快就在六場比賽之中輸掉了五場,還遭遇到了四連敗。
事實證明,即使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也並沒有過多炒作這一段連敗。畢竟他們剛剛經歷了一波堪稱完美的連勝,而且所有正常的球隊都會這樣:獲得一波連勝,然後輸幾場,然後再重新出發。稍微引發了一些騷動的大概是,這波連敗剛好發生在詹姆斯對騎士「天理循環報應不彰,人在做天在看」的評論之後,所以在失利接踵而來之時,詹姆斯也被狠狠地嘲笑了一番。除此之外,就是斯波爾斯特拉略微暗示了對球隊陷入過多單打獨鬥的不滿:「打到最後時刻,我們在場上往往陷入個人單打,因為我們可以在我們的進攻端靠天賦和技術水平做出驚人的表現。但我想我們都明白,我們球隊在關鍵時刻的信任水平必須有所提升。」比起十一月的滿城風雨來,外界對於這一段連敗的態度簡直稱得上平靜。
但這並不代表失利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相反的,相反的,這些失利恰好暴露了熱火的最大弱點:深度不足,尤其是內線深度不足。由於哈斯勒姆在賽季初開始就一直因傷缺陣,所以當波什也無法上場的時候,斯波爾斯特拉就只好把詹姆斯推到了大前鋒的位置上去。
與人們慣常的認知(波什只能算半個巨頭,他跟詹姆斯韋德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不同,事實證明,就算波什不是三巨頭中最好的那個,也不是觀賞性和渲染力最強的那個,但他是最不可替代的一個。在輸給老鷹之後,ESPN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韋德和勒布朗在沒有波什的情況下一共一起打了153分鐘,而在這153分鐘內,熱火得到了298分鐘,而對手得到了332分。沒錯,當這兩名頂尖球員一同在場的時候對手一共比熱火多得了34,換成一場比賽48分鐘倆人都一同在場上來說的話,球隊淨負11分(93-104)。與此相比,當韋德在場下,而勒布朗和波什在場上的時候,每48分鐘熱火淨勝1.2分;而當勒布朗在場下,韋德和波什在場上的時候,每48分鐘熱火淨勝5.4分。
斯波爾斯特拉隨後承認波什的重要性超過人們的想像,因為「我們的戰術有2/3需要經過克裡斯的手」;所以,在失去了重要的軸心後,熱火的進攻出現停滯、乃至於《太陽哨兵報》的專欄作家戴夫-海德撰文批評詹姆斯太過迷戀單打獨鬥,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在全明星之後,邁阿密熱火終於迎來了他們最大的挑戰,他們接下來的14場比賽中有12場對陣的是能進季後賽的球隊,包括連續11場的「魔鬼之旅」。要知道,整個賽季熱火都在被詬病「欺軟怕硬」,所以這段賽程對他們來說相當不好過。
一開始,他們果然沒有辜負媒體給他們貼上的「欺軟怕硬」標籤,順利贏下國王和奇才,卻接連輸給公牛兩次(其中一次發生在波什著名的18中1之夜),領先15分被尼克斯翻盤,領先24分被魔術逆轉,慘敗給馬刺30分,最後不敵開拓者,成就了一段五連敗。
然而最被媒體關注的,還是斯波爾斯特拉在輸給公牛後說的那番話:「我們有兩個球員在更衣室裡哭了。」此話瞬間引來媒體和其他球隊成員的一片嘲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然還是最擅嘲諷對手的「禪師」傑克遜:「這裡可是NBA,不允許有男孩進來。男人可不會哭泣。不過如果你真的想哭,那就躲到沒有人看見的廁所裡去哭吧。」甚至還有媒體借這次「哭泣門」從頭到尾把熱火分析了一遍,說他們沒有耐心,說他們不夠成熟,還興致勃勃地分析到底誰才是在更衣室裡流淚的人。
一切都像是11月噩夢再度上演,也許不僅如此,至少詹姆斯就承認「這感覺比11月更糟,畢竟現在已經是賽季的後半段了」。更糟糕的是,熱火對陣聯盟「精英球隊」的戰績奇差無比,當時,他們對陣東西部前三的戰績僅僅為1勝9負(0-3公牛,0-3凱爾特人,0-2小牛,0-1馬刺,1-0湖人);還有,他們贏不了分差在五分之內的球。FireSpo.com(邁阿密球迷要求炒掉斯帥而製作的網站)的點擊率再度躥高,韋德當著詹姆斯的面抱怨自己在關鍵時刻拿不到球權,而波什則開始抱怨自己都沒法參與到進攻中去。
「我們只是需要一場勝利,就是這麼簡單。」詹姆斯說。然而在五連敗、七場中輸了六場的時候,他們下一個對手,正是洛杉磯湖人,那支在全明星周末之後尚未輸過的紫金軍團。
然後他們獲得了勝利。在那場比賽中,韋德接管了關鍵時刻,而一個新戰術設計——詹姆斯跟韋德打擋拆——則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你怎麼防守他們倆人的擋拆?他們倆人擁有足夠的能力殺死你的防守,你顧得了這個就顧不了那個,擺在你面前的就是個『你想要怎麼死』的問題。」ESPN的評論這樣寫道。數據為證:在熱火前14次運用這個戰術時,他們總共得到了25分,平均每個回合1.78分,這的確高得驚人。
帶著及時的勝利,他們在魔鬼賽程的後六戰中取得了五場勝利,包括以30分復仇了馬刺。然後他們擊敗了凱爾特人,鎖定東部第二的位置——他們在最後18場比賽中取得了15勝。
在經過一整個賽季的進化之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熱火是什麼樣的呢?他們是東部第二,也是聯盟成績第三好的球隊。「想想吧,那些人們堅信比我們要強的球隊,現在成績排在我們後面。」韋德說。
「他們的皮變得更厚了。」加內特如是說;而斯波爾斯特拉則驕傲地宣告:「從賽季初到現在,我們大概是全聯盟進步最快的球隊。」
然而季後賽降臨,一切又從頭開始。他們將迎來新的挑戰,以及,新的進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