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通訊員 徐春浩 汪莉霞
「『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從來沒覺得我和祖國分開過,我的歸宿在中國。』作為一個至誠無私的愛國者,黃大年時刻惦記著養育他成長的這片土地,他的脈搏時刻和祖國一起跳動,祖國是他最大的眷戀!」11月29日,全國「時代楷模」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首次走進河南,來到「中國礦業高等教育的發源地」——河南理工大學,奏響了一曲激情、奉獻與夢想的讚歌。
報告會上,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原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黃忠民,黃大年科研團隊成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平等5位報告團成員分別以《戰略科學家的中國夢》《地質宮不滅的燈火》《留學報國的時代楷模》為主題,用樸實的語言和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講述了黃大年同志感人至深的先進事跡。
「全校師生員工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新時代教師的傑出榜樣,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用『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既教書又育人,甘為人梯,忘我工作,樂於奉獻,做好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奮力加快國內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進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鄒友峰說。
報告會後,報告團與河南首批「全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河南理工大學瓦斯防治技術及裝備研究所教師團隊進行了親切座談,雙方就團隊發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教書育人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黃大年是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家。2009年,他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懷著一腔愛國熱情義無反顧返回祖國,帶領科研團隊辛勤奉獻、頑強攻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1月,黃大年同志不幸因病逝世,年僅58歲。2017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