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莽山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時,在保護區內發現了一種通體白色的蘭科植物,而且在約2平方米的範圍內有6株。經植物分類專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喻勳林教授鑑定為湖南新記錄物種——虎舌蘭。這一發現意味著湖南物種記錄又增加了一個新記錄屬、新記錄種。
虎舌蘭(Epipogium roseum),是蘭科虎舌蘭屬,腐蘭植物。腐生蘭花中最知名的是天麻,廣泛用於藥材。它們不進行光合作用,通體無葉綠素,依靠地面腐殖土中的養分生存。此次在莽山發現的虎舌蘭,比天麻更加罕見。虎舌蘭,植株高20-45釐米,地下具塊莖;莖直立,白色,肉質,無綠葉;花白色,不甚張開;花果期4-6月。生於林下或溝谷邊蔭蔽處,主要分布於中國臺灣、廣東、海南、雲南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這次在湖南莽山發現,不但進一步豐富了莽山保護區野生蘭科植物資源種類,也是湖南植物資源的新成員。湖南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加大了本底資源調查力度,既與國內外專家單位進行合作,保護區也在培養自己的調查力量。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虎舌蘭的發現,就是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山調查過程中發現的。
喻勳林教授介紹,腐生蘭的生境要求較苛刻,一定要原生闊葉林保存完整的林區才有其生存的條件。腐生蘭一般難以人工栽培成活,保護區將全力保護好野生的虎舌蘭,並擬作長期觀察,保護區內作進一步調查,期待發現更多的植株。據記載,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發現60多種野生蘭科植物資源,且均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保護物種。
瀟湘晨報記者 錢燁 通訊員鄧國杏 劉贊 圖片 鄧國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