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孝莊皇后,你會想起誰的演繹,潘迎紫,寧靜,斯琴高娃,可要說到大玉兒的情感,寧靜版本的大玉兒更深入人心。
那個大玉兒,活潑靈動,美麗高貴,作為科爾沁草原的格格,擔得起滿蒙第一美女。
她的一顰一笑,一舞一動,無意間撩撥了一個多情痴心的男子,從此他們命運糾纏,他的目光追隨了她一輩子,他就是清朝權傾朝野的攝政王——多爾袞。
他出生高貴,是努爾哈赤的寵妃所生,排名十四,皇太極的弟弟。
野史上說,努爾哈赤有意傳位給這個最寵愛的十四子,卻突然去世,他去世後,大權在握的皇太極,威脅多爾袞的母親,只要她願意陪葬,他就會保證多爾袞的安全。
就這樣,多爾袞在失去父親庇護的同時,也失去了母親的疼愛,隨之而來的,他會失去越來越多,而日後最讓他痛徹心扉的,是失去了此生最愛的姑娘——大玉兒。
《孝莊秘史》的片頭曲《你》,歌詞鏗鏘有力,剛柔並濟,唱出了多爾袞對大玉兒一生愛而不得的纏綿痴戀。
①一眼萬年:
你從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馬背上,如玉的模樣,清水般的目光,一絲淺笑讓我心發燙。
大玉兒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子,她美貌無雙,心思靈動,豪爽熱辣,就像草原上明豔的霞光,閃耀了多爾袞的眼眸,讓他心潮澎湃。
他們在草原上策馬奔騰,感受著自由的風和戀人快樂的氣息。
那時以為是一輩子,卻不知卻是一輩子的遺憾。
②生離:咫尺卻天涯
你頭也不回的你,展開你一雙翅膀,尋覓著方向 ,方向在前方,一聲嘆息將我一生變涼。
大玉兒和多爾袞情投意合,敖包相會,正是最甜蜜的時刻。
可作為科爾沁的公主,她的婚姻從來由不得自己,她們生來就是為了聯姻而活著的,她的美名傳入皇太極的耳中,他一心要娶到大玉兒,既是覬覦美貌,也是需要科爾沁部落的支持,本就忌憚多爾袞的他如何能讓多爾袞與大玉兒聯姻,威脅到皇權的穩定。
多爾袞和大玉兒得知分離消息,騎著馬卻走不到天涯海角,不得不分離,這是生在帝王家的命運,無人能逃脫。
騎馬離去這段說不出的悲涼,跟做夢一樣。
從此以後,朝氣蓬勃的草原火鳳凰大玉兒不見了,取而代之是深宮中端莊得體的莊妃。
③心疼她,卻早已沒有了保護她的資格
你在那萬人中央,感受那萬丈榮光,看不見你的眼睛,是否會藏著淚光。
嫁入帝王家,也許是榮耀萬丈,也有可能是萬丈深淵,她被寵愛過,也被冷落,被脅迫過,大起大落過。
她冷靜地清楚,那個人不是他的丈夫,只是她平安活著的倚仗,她的兒子不只是他的一個皇子,也是要挾拿捏她和多爾袞的一顆棋子。
皇太極讓她去勸降洪承疇,她滿眼震驚,不可思議,皇太極視海蘭珠如珠如寶,唯恐她受一點委屈,卻視她如衣服般隨意,關乎尊嚴,她再難泰然處之。
多爾袞憤怒不已,託人帶話,「我不忍心,你不要去。」
這等關切焦急,這等光明磊落,戰場廝殺是男人的事,靠男人的能耐去解決,他求而不得的心上人,卻被棄之如蔽履,心中更添憤懣!
可當皇太極拿她的兒子要挾時,她妥協了。那樣驕傲的大玉兒,大清的莊妃,為了兒子,吞下屈辱,扮成洪承疇的愛慕者,手捧酒壺款款走近,溫言軟語將他降服。哪怕違背本心,為了更好生存,她也會拋棄自尊,只要母子倆平安活下去。
④一生愛而不得,她是他非死不能癒合的傷口
我沒有那種力量,想忘也總不能忘,只等到漆黑夜晚,夢一回那曾經心愛的姑娘。
即使皇太極去世,他們也不能在一起了,他們之間早已隔著家國江山,隔著權力算計,隔著福臨的深深的恨意。
她提防他,試探他,假裝溫柔逢迎他,精明如他,怎會察覺不到她的雖近猶遠呢?
他喃喃自語,「玉兒,玉兒,我愛了一輩子的玉兒, 追我魂索我命的玉兒, 能不能告訴我,我這半生馬上鞍上, 刀裡槍裡,所為何來? 該我的,我竟然一樣都討不回, 我不明白,我真的一點都不明白。」
不是他不明白,只是愛的太深,分不清解藥毒藥,哪怕得不到,只要能靠近她,感知她的喜怒哀樂,也好過從前。他怕大玉兒傷心,一直在奪取皇位和迎娶大玉兒之間閃躲,搖擺,直到玉兒詛咒多爾袞應誓,他震驚,失望,心神俱碎。
當年大玉兒預感到多爾袞的野心,命蘇末爾送去一件東西和一句話。蘇末爾拿出大玉兒親手刺繡的荷包遞給多爾袞說——這是格格讓我給你的,她還讓帶給你一句話,她說,這個禮物或許沒有江山貴重,卻是她的一片真心。
此後,她繡的香包,他一直帶著。放在胸口,離心臟最近的地方!
他一直在皇位和大玉兒的愛之間掙扎,可是掙扎到最後,還是選了大玉兒,選了戰死沙場。
死別時,他容顏如睡,而她正從夢中驚醒。
大玉兒:這次是真的了,任憑月亮再圓一千回一萬回,他也不會回來了。
戰死沙場,他永遠是大玉兒心中那個意氣風發的策馬少年郎,還是那個視她如命的英雄。
他一生在失去,一直在爭取,掙扎半生,權力的誘惑終究敵不過他愛大玉兒的,直到倒下這一刻,一切都結束了。
在夢裡,如果可以,他只想和她做一對草原的雄鷹,高飛在廣闊天地!
最不被看好的備胎卻打出了王炸——《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選角內幕
《偽裝者》「明臺,抱抱我」,那個一生渴望被珍藏的倔強女孩
《何以笙默蕭》剖析昔日戀人久別重逢後,各自的心理活動
跨過青春跨不過思念,原來你還在這裡——《最好的我們》耿耿餘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