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宇宙和外星人的好奇與探索似乎從未停下腳步,對我們來說,尋找與研究外星文明已經成為了一項嚴肅的科研課題,而大多數科學家都是相信宇宙中存在著外星文明的。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旅行者1號,上面放著一個銅質鍍金磁碟唱片,還有一個金剛石留聲機針,據說即使過了10億年也可以正常使用。
這無疑是人類向宇宙文明邁出的一大步,但是,霍金卻多次公開警告人類,不要尋找外星人,更不要試圖和他們取得聯繫——這樣很有可能讓人類文明毀於一旦!
關於霍金,20世紀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一生非常富有傳奇性。在他看來,人類與外星生命進行接觸,對於地球來講將會是災難性的。霍金認為,外星人如果知道地球的存在,可能會襲擊地球,並掠奪地球上的資源,並將地球文明毀於一旦,而他的依據是,看看地球自己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代社會經歷了什麼,就可以想像外星人會怎麼對待地球人了。
而對於這個問題,劉慈欣早在10年前的著作《三體》中,就把原因告訴我們了:
1.人類還很弱小
對於地球,人類算是萬物之靈,似乎主宰著這個星球上的所有資源,從現實來講,人類的科技雖然經歷了幾次大的飛躍,但無論是對自己的了解,還是對地球的了解,還並不夠深入,只是停留在表層。
而劉慈欣《三體》的價值觀是,在宇宙星辰大海中人類是渺小的,是虛妄的,是沒有價值的;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才是主宰。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破壞,終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2.外星人不一定友好
當一個強大的文明遇到一個弱小文明的時候,對於弱小的文明,就可能是一場屠殺。這仿佛已經是宇宙中的定理了,而在《三體》中,正是因為主人公忍不住回復了外星人的信號,結果引發了一場戰爭。
既然外星文明能找到我們,自然是科技更勝一籌,從生物鏈的角度來說,被奴役也是正常的,如同人類對待動物。所以不回復外星人是實現自保的途徑,因為不回復,外星球人雖然高科技,但是在浩瀚的宇宙尋找起來也需要一定光年,這些光年足夠我們繼續發展科技。
無論是霍金還是劉慈欣,無非就是擔心地球回應無線電信號引起外星人的覬覦!可能在部分人眼裡,這些警告聽上去有些"誇大其詞"。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渺小的人類對於宇宙來說不過是一條"陰溝裡的蟲子"罷了,我們應該永遠對宇宙以及外星文明心存敬畏之心!
正是因為劉慈欣在《三體》中的這些言論,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才會十分震撼,並感慨道:"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所以國內書評家才會說:"劉慈欣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到世界級水平。"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
劉慈欣的著作《三體》獲得了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一時在國內引起轟動。欣喜之餘,最讓人驚訝的是《三體》不僅被科幻迷熱捧,還獲得諸多大佬,如柳傳志、馬化騰、雷軍、周鴻禕、李彥宏、扎克伯格和歐巴馬這等大佬的推薦而更受關注。
作為中國當代最為知名的科幻小說家,在劉慈欣先生的筆下從不缺乏深刻的洞見和歷史維度的前瞻。很多人看完《三體》,都被劉慈欣迷住了。
記得竇文濤也是看了《三體》,成了劉慈欣的粉絲,竇文濤說:劉慈欣不僅是個科幻小說家,還是一個哲學家。
《三體》裡,除了那些腦洞大開的科學幻想,還有許多耐人尋味的經典句子:
"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們沒必要相互理解。""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未向塵世外望一眼。""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這些都是劉慈欣的高度吧,每一句都值得我們細品。正如劉慈欣說的,我們在忙碌之中,也應該給自己留下仰望天空的時間。
在工作生活之餘,讀一讀劉慈欣的《三體》,感受一下把歐巴馬都迷住的《三體》的魅力,在《三體》中,仰望宇宙天空,思考宇宙人生,然後就會發現,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一顆微小的塵埃,我們的那些煩惱,真不是什麼。
這套書3本加起來也不過百,比一頓肯德基還要便宜,相比想買都買不到的海外來說,實在是太划算了!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