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大選是民族主義與全球主義之戰

2020-11-2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4日發表題為《2016年川普與希拉蕊之戰是民族主義與全球主義之戰》的文章稱,專家學者和評論人士以及政客和預言家都會指出五花八門的政治分歧來解釋唐納·川普與希拉蕊·柯林頓之間即將展開的大戰,這是川普與女人之戰,是基督教新教徒與希拉蕊之戰,是沒上過大學的中產階級美國白人與拉美裔之戰,是傳統主義者與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圈子之戰。這些都重要,但並不十分重要。要真正了解這場選舉,就必須認清那個將美國推向嚴重政治震蕩期的巨大政治分歧點。它是民族主義者與全球主義者之戰。

全球主義者早就俘虜了美國社會的相當大一部分,其手段是通過俘虜該國的大批精英機構——媒體、學術界、大公司、大財政、好萊塢、智庫、非政府組織、慈善基金會。這些機構本身實力雄厚,其集體力量更是非同一般,因此掌管它們的那些精英以為,他們的政治勝利是徹底的、終極的。

川普顛覆整個局面

隨之而來的是唐納·川普登場並顛覆整個局面。這個富豪政治新手拋給精英們的幾乎所有重大問題都是反對全球主義而傾向民族主義的。這是促成他出人意料迅速崛起的最最重要因素。

不妨舉幾個例子:

移民:民族主義者認為,凡是真正的國家都必須有明確劃定並得到保護的邊界,否則就不成其為國家。他們還認為,他們國家的文化遺產是神聖的,應當受到保護,而來自遠方的大規模移民會破壞國民對這個遺產的堅守。全球主義者不在乎邊界。他們認為,民族國家已經過時,他們主張世界一體化,讓信息、資金、商品和人員在全球加速流動而不太顧及傳統的國家和邊界概念。

外交政策:全球主義者充滿人道主義衝動。在他們看來,全世界人民的權利和福祉高於美國民眾的權利和福祉。在倡導外交政策冒險主義時,全球主義者不假思索地將波羅的海、喬治亞或烏克蘭的事件與美國的國家利益混為一體,但這其實是出於全球主義者主宰世界大勢的衝動。民族主義者不在乎主宰世界大勢。他們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並有廣泛的軍事影響力,但主要是用於保護美國的國家利益。每當有人提議在外國冒險時,他們通常會問一個根本性問題:為了這樣那樣的軍事倡議讓美國人付出鮮血和財富是否符合國家利益?世界上其他國家人民的命運無論多麼令人心碎也通常不會引起民族主義者的很大關注。美國的命運才是關鍵。

貿易:作家兼評論家託馬斯·L·弗裡德曼是他那一代人當中著名的全球主義者,他曾讚頌美國是「全球一體化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世界楷模。但是,今天的美國民族主義者看到了弗裡德曼所稱讚的那種「全球化」帶來的後果,認定是它掏空了美國的工業核心。不管正確與否,他們關注的是生活和生計在很多情況下也已被掏空的美國公民。於是,一股強勁的貿易保護主義潮流席捲全國,奉行全球主義的精英落荒而逃。

政治正確性:全球主義者掌控著這個國家的精英機構並常常利用其權力地位嘲笑和排擠由普通公民構成的所謂「美國中產階級」,而後者恰巧是民族主義者,往往在政治和文化上感覺處於被動地位。多虧了川普參選,我們開始明白他們對政治正確性政客的出現有多麼憤怒,這些人告訴他們應怎麼想、怎麼看當今政治問題以及他們如果不聽話會受到怎樣的看待(種族主義者、憎惡同性戀的人和排外者是常見的稱謂)。全球主義者不太在乎這個現象,因為它基本代表了他們的看法和哲學觀,包括他們的全球主義情懷。但民族主義者非常在乎。他們送孩子上大學是為了提高素質,卻發現政治正確性頻頻敲打他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向其灌輸的看法和價值觀。他們的看法和價值觀在校園的任何思想自由交流場所都沒有容身之地,未及發表便被宣布是不恰當、不能容忍的。

文化遺產:民族主義者在意他們的民族遺產,視之為祖先留下的智慧和經驗教訓寶庫。全球主義者不那麼在乎。民族主義者為我們文化遺產中那麼多巨匠受到攻擊憤憤不平。而全球主義者正是發起攻擊的人。

在所有這些分歧點上,我們看到,近年來壓力與日俱增,奉行全球主義的精英們卻認定相關問題要麼已經解決要麼在控制之中。

撼動了整個政治體系

但現在他們擔心了,而川普是傳遞這一信息的人。他不僅攻擊在移民問題上的失控,而且在這樣做時暗示只有一位政治家真正打算為此做點什麼。儘管他的一些言論非常粗鄙,不過也許恰恰因為這樣,美國的民族主義者變得群情激奮、鬥志昂揚。在外交政策方面,他提出了別人都不願提出的問題:既然不再有蘇聯對歐洲構成威脅,我們為什麼還需要現在這樣的北約?既然美國人可以輕鬆保護自己,為什麼還要為有錢的歐洲人支付防務費用?既然近年來的經歷告訴我們不加選擇的政權更迭政策通常會造成災難和混亂,美國為什麼還繼續奉行這樣的政策?精英們為何不能認識到並承認伊拉克戰爭所帶來的地區混亂?川普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讓精英們感到厭煩,但結果卻是許多美國人都在問同樣的問題,並且認可川普給出的答案。

與此同時,希拉蕊是全球主義精英的化身——總體上開放國界,實施人道主義幹預,向來主張自由貿易(不過近幾個月來也開始在這個問題上作出模稜兩可的表態),與政治正確性的潛在情懷完全一致,踐行身份政治,這也正是她攻擊民族遺產的核心所在。柯林頓基金會再清楚不過地體現了這種身份政治,這是一項了不起的計劃,通過獲得境外大筆資金來資助目前正在運轉的政治機器的基礎。

在目前的政治季早期,還不能說代表新民族主義的競選人川普是否真的有機會問鼎總統寶座。不過,不管他是輸是贏,都撼動了整個政治體系,引入了一種強有力的新論調,也在民族主義和全球主義之間開闢了一個新的分歧點,而這種分歧在近期不大可能消失。對於美國的全球主義精英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

相關焦點

  • 中國3G應從技術民族主義變成全球主義
    10月23日上午消息,在新浪網獨家全程直播TD高峰論壇,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表示,我國3G下一步應該從技術民族主義,變成技術全球主義;並且這一次經濟危機就會加速中國和美國間縮小差距,促使中國電信產業加速超過美國。
  • 美媒:2020美國大選結束……撕裂的創傷未結束,美國離團結還很遠
    美媒:2020美國大選結束...撕裂的創傷未結束,美國離團結還很遠美聯社報導,選舉本意是用來化解糾紛,但2020年美國大選卻火上澆油;11月初大選結束至今,不少選民雖認為美國終於重回正道,但也有部分選民對選舉結果仍憤恨不平,或備感失落。
  • 美國被成功分裂?美媒:普京是2020美國大選最大贏家
    今年,國際政治領域最為惹人關注的事件之一,自然是美國總統大選了。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美的情況下,川普能否成功連任成為了人們非常關心的事情。 美國社會正在持續分裂‍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進行了選舉人團的投票,最終結果顯示,拜登最終贏得了總統大選,將會成為下一任的美國總統,
  • 【美國大選最新消息】拜登勝選,美國大選落敗者如何退場
    【喬治亞州「翻藍」在即,美媒:川普僅領先拜登665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按照當下開票預測,截至北京6日15時50分左右,川普在喬治亞州的優勢持續縮小,目前僅領先拜登665票。 【川普選舉夜後首次公開露面,美媒用一個詞形容他:沮喪】當地時間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選舉夜後首次公開露面並發表講話。
  • 德媒:世衛組織警告疫苗民族主義
    原標題:德媒:世衛組織警告疫苗民族主義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德媒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周四對「疫苗民族主義」發出警告,稱如果一國未來試圖壟斷新冠病毒疫苗,那只會延長疫情。
  • 美媒密集猜測拜登內閣名單,美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國防部長?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鄭可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儘管川普還沒承認敗選,但是美媒已經開始關注「當選總統」拜登的內閣成員名單。被拜登任命為白宮辦公廳主任的羅恩·克萊因22日證實,拜登將於當地時間24日宣布首批內閣任命名單。
  • 彭斯宣布拜登正式贏得美國大選 美國大選對股市的影響
    摘要:據外電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再次主持國會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大選選舉人團的投票進行清點和認證。在參、眾兩院報告認證結果後,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拜登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
  • 【美國大選直播】拜登目前獲選票數為歷屆總統候選人之最(更新中)
    【喬治亞州「翻藍」在即,美媒:川普僅領先拜登665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按照當下開票預測,截至北京6日15時50分左右,川普在喬治亞州的優勢持續縮小,目前僅領先拜登665票。【川普選舉夜後首次公開露面,美媒用一個詞形容他:沮喪】當地時間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選舉夜後首次公開露面並發表講話。講話中,川普抱怨起了這場大選,指責民主黨「偷竊選票」,並稱大選中存在「鬼把戲」。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關這場講話的報導中,《紐約郵報》卻用了一個極為罕見的詞來形容川普當天的狀態——Downcast(沮喪的)。
  • 民族主義解釋
    「民族主義」,筆者認為簡言之,即指將自我民族作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主體而置於至上至尊價值觀考慮的思想或運動。美國學者漢斯·科恩認為:「民族主義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應該被看作是一種思想狀態。」英國學者愛德華·卡爾認為:「民族主義通常被用來表示個人、群體和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一種意識,或者是增進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財富的一種願望。」英國民族學家安東尼·史密斯認為:「民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運動,目的在於為一個社會群體謀取和維持自治及個性,他們中的某些成員期望民族主義能夠形成一個事實上的或潛在的民族。」據美國學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統計,近代以來至少存在有200種以上的不同含義的民族主義。
  • 反思民族主義回潮與反全球化影響
    盤點去年國際大事,隨著英國「脫歐」公投、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歐洲多個國家右翼政黨的支持率不斷上升,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世界各地民族主義思潮表現得更加明顯。就其積極意義而言,民族主義在推動各民族追求民族解放、反對外來壓迫和侵略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消極角度來講,它導致了各民族之間的衝突和民族分裂主義等現象的產生。  當前全球政治中的民族主義則正在演變成民粹主義。同民族主義將整個民族或國家作為認同對象不同,民粹主義將一個民族或國家中的「平民」作為認同的對象。
  • 全球主義思潮的當代困境
    【摘要】全球主義的晚近困境絕不是全球主義本身的困境,而是歐美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主義實踐的困境,其根源在於歐美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主義模式存在問題,而非全球主義的價值和趨勢存在問題。
  • 13人密謀綁架密西根州長被起訴,美媒:極右翼仇恨情緒在滋長
    與此同時,美媒評論稱,身為國家領導人的川普不應放任美國國內反政府情緒和恐怖活動的滋長。 密謀推翻多州政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報導,針對13名嫌疑人的起訴書指出,這些人試圖「推翻包括密西根州在內的美國幾個州的州政府」,嫌疑人認為這些州的州長與政府存在「違反美國憲法的行為」。
  • 文匯早讀|大法官「補缺」之爭給美大選添變數
    金斯伯格於1993年由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任命。近年來,她一直是美國最高法院自由派中最資深的成員,在墮胎權、同性婚姻、移民、醫療保健等問題上,都曾投下支持票。金斯伯格現年87歲,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按照規定,大法官將一直履職直到去世或自願退休。近年來,健康問題一直困擾著已經高齡的金斯伯格。此前(2019年8月)金斯伯格曾接受過胰腺癌治療。
  • 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左翼,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比羅比詹猶太復國主義是這些文化民族主義運動之一。它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把自己嫁接到英國殖民主義上,這種關係在1917年的《貝爾福宣言》中得到了明確的體現,實際上它試圖從英國的殖民地——巴勒斯坦託管地——中建立一個國家,並利用英國的殖民主義來幫助它在中東建立自己的國家。《貝爾福宣言》本質上是利用大英帝國達到自己的目的。
  • 美媒:美國大選結果將影響全球氣候治理走向
    氣候危機,不僅是這次美國大選中選民關心的問題,也是全球聚焦的關鍵問題。 據CNN新聞11月2日報導,在地球面對「生死攸關」的氣候威脅之際,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和活動人士一致認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在未來四年所做的事情,將對全球氣候能否避免出現最糟糕的變化產生深遠影響。他們表示,世界需要一位關心氣候變化的美國總統。
  • 美國大選塵埃漸落,歐巴馬乘勝出擊,說了一句川普最不愛聽的話
    11月初舉行的美國大選,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勝選」落下帷幕。但對於大選結果,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卻以「選舉存在舞弊」為由拒絕承認。不過讓川普沒有想到的是,在多州針對選票問題提起的訴訟失敗後,其身邊人開始建議川普認輸,其中就包括川普的妻子與女婿,與此同時,民主黨人也展開行動。
  • 近上千名抗議者衝擊首都,美國大選誰贏都沒用
    在美國主流媒體宣布2020年美國大選勝者為拜登以後,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就不止一次的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而近日美媒的一篇報導則表明,在美國參眾兩院即將舉行聯席會議確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之際,川普及其支持者將有所行動。
  • 美媒:賓夕法尼亞州或將重新計票
    美媒:賓夕法尼亞州或將重新計票 2020-11-07 16:07:26 來源:央視新聞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美媒:賓夕法尼亞州或將重新計票】據美媒,當地時間6日,本次美國大選關鍵州之一的喬治亞州宣布,該州已統計完99%的選票,但因兩名總統候選人的得票率差距過於接近,將重新計票,並調查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 川普連遭三重打擊,大選關鍵指望破滅!又開始對中國出手了?
    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報導,美國專家檢視全美進展最快的莫德納公司的數據後認為,美國疫苗不可能在選舉日前後準備就緒。美國彭博社網站也在11日的報導中指出,供大部分美國人接種的疫苗可能在2021年才能準備好。
  • 北美觀察|直擊大選:攸關宗教與未來,美國大法官「補席戰」涵義關鍵
    可以說,圍繞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後的空位補席問題,共和黨與民主黨間之角力不斷。實際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問題,絕不僅僅是一個司法問題、一個兩黨爭鬥問題,其本質上體現了美國社會中人數眾多、極端保守的基督教福音派白人的政治訴求,而福音派民眾又是川普總統地位的堅實基礎,因此,川普必然會用盡策略,讓更多保守派大法官進入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