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已過,石家莊依舊烈日炎炎。
附近新建一個小公園,悠悠順路進去看了看。
時近中午,陽光正強,感覺都要被曬冒煙了。
奈何公園裡面都是新種的小樹苗,年幼冠小,尚不能遮蔭。
頭頂大太陽快速逛了一圈兒,早已汗流浹背,直到出口附近,才看到一片樹蔭。
趕緊過去降降溫。
涼快!
是誰在幫我遮擋陽光?
抬頭一望,原來是它。
以生長迅速、枝葉濃密而著稱,被尊為「行道樹之王」的懸鈴木。
今天我們就說說它。
它叫懸鈴木,自然是有「鈴」了。
樹上的「鈴」是它的很多小果實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果球。
我國目前引進了三種懸鈴木,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二球懸鈴木和三球懸鈴木。
三者如何區分呢?
看似送分題,實則送命題。
一旦你按腦子裡想的方法去數「鈴」,就會發現問題。
看上圖,在同一棵樹上,既有單獨一個「鈴」的情況,又有一串兩個「鈴」的情況,你說它到底是幾球懸鈴木呢?
想辨別它們,需要從樹皮、樹葉和果實三方面來綜合比較判斷。
因為比較複雜,對一般人來說也沒有多大意義,咱就不細說了。
我們知道它是某種懸鈴木就可以了。
除了樹上掛「鈴」之外,它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皮膚很差」,愛掉皮。
記住這兩點,基本就不會認錯。
有的樹小塊兒掉皮,有的大片掉,有的甚至掉光光,看似裸奔了。
人可以不要臉,樹不能沒有皮。
因為樹皮除了起保護作用之外,還負責輸送樹葉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物質。
所以懸鈴木也不敢不要皮,只不過是因為它生長過快,需要經常用新皮換掉舊皮而已。
外面舊皮剝落,裡面新皮長成,皮總是要有的。
作為行道樹,懸鈴木無疑是很稱職的。
瞧這濃密的大樹冠,既能遮蔭,又能阻擋沙塵。
有時候,它也給人們帶來一點兒小麻煩。
春夏季節,它會飄絮。
春季飄的是葉子背面叫做芽衣絮的一種毛毛,夏季飄的是上一年所結果實的果毛。
看,這是去年的果實,現已成熟,開始炸毛了。
和綿軟的楊柳輕絮不同,它的毛毛若是飄入衣領或眼睛,會扎得人挺難受。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城市裡很少見三球懸鈴木吧。
懸鈴木是城市裡很常見的行道樹,然而卻很少有人能喊對它的名字。
人們不論幾球懸鈴木,通常都叫它法國梧桐,簡稱法桐。
然而它和梧桐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樹。
上面是懸鈴木,下面是梧桐。
僅是葉子,就有很大不同。
另外,懸鈴木「皮膚很差」,掉皮掉得亂七八糟,而梧桐樹則顯得乾淨,樹皮青綠色。
至於人們為毛叫它法桐,此外,還有英桐、美桐,它們分別對應哪種懸鈴木?
這些由於人們胡亂命名而引發的混亂問題實在沒有什麼意義,不說也罷。
有時間不如多出去走走,熱了累了,站在懸鈴木的樹蔭下乘乘涼,欣賞一下這種生命力旺盛的大樹。
一、二、三球懸鈴木
懸鈴木科
懸鈴木屬
落葉喬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悠悠植物記